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2003-04-23石晓煦何文军

人民教育 2003年5期
关键词:深度成员实验

石晓煦 何文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由于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运用时会出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值得探究的。本文仅从理科教学的角度简述几条组织策略。

丰富讨论形式

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得最多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课堂讨论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譬如,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一些程度好的学生常常会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使得其他程度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去了。再如,若课堂讨论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会渐渐地对讨论产生厌烦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许多解决的方法。

1.协商法。

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打靶子。

在小组中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以他的意见为靶子,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教师也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全班,即确定某一小组的意见为靶子,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3.互相提问。

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这种方法多应用于由课本或教师提供材料的课堂讨论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或材料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也可男女生互相提问。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总期望能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他们阅读得比以往更认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已知的,有的是大家都不懂的,有的问题甚至可延伸到课外,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讨论的兴趣。

4.动态分组法。

在课堂讨论中,还可采用小组成员动态编排。如让女生固定在小组的座位,上,而让男生流动,比如第一组男生到第二组,第二组男生到第三组……也可单数或双数组互换女生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断地有机会了解更多同学的观点,也可以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学生在组内起控制作用,有的学生则处于从属地位的态势,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及时调整合作方式

在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后,实验探究就成为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确定了实验方案后,在进行合作实验的过程中,又会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适时地给予指导,灵活调整学生的合作方式。

有一次,在进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时,我发现,研究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这—猜想的小组,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实验结论:(1)根据味完全浸没时,弹簧秤读数随浸入深度增加而减小的事实,得出俘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的结论:(2)根据完全浸没后,弹簧秤读数不随浸入深度而变化,得出俘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结论,从而无法确定猜想是否正确。而研究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这一猜想的一个小组,由于他们在设计实验时无法控制深度不变,只让物体的体积变化即无法排除浸入的深度对实验的干扰,从而无法做实验。这时,我鼓励这两个小组的同学合作,一起讨论、设计并实施这两个实验。果然,通过两组同学的合作,终于圆满地解決了问题,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等待、观望,或者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合理的指导,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环节的教学。

调用学生资源组织分层学习

习题教学在理科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不同,解题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习题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无疑又是一个难题。因此,在习题教学中,我用得较多的是分层学习法,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均由解题能力不同的四位同学组成,再把各小组成员按解题能力从弱到强确定为甲、乙、丙、丁。然后教师给出由易到难的四道题目A、B、C、D。由甲同学做A题,其他同学给予批改或指导:由乙同学做B题,其他同学生要(是丙、丁)给予批改或指导:由丙同学做C题,其他同学(主要是丁)给予批改和指导:由丁同学做D题,若丁同学遇到困难且本组同学无法解决时,可向老师求助。教师还可把率先完成任务的小组确定为智囊团,由他们协助教师到各组指导。这样,既能够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学习,各层次的同学都得到了满足,又充分地利用了学生本身这种最可利用也最应利用的课程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但是,它和任何其他的学习方式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倡导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是去替代和抛弃其他的学习方式,而是让它和其他学习方式一起,丰富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

猜你喜欢

深度成员实验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两只挂钟
最强新成员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我家的新成员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课题组成员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