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华阁诗话
2002-04-29朱铭
朱 铭
无锡惠山忍草庵有贯华阁,为纳兰成德(容若)与顾贞观(梁汾)去梯玩月之地,时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据张荫麟先生《纳兰成德传》(刊《学衡》杂志)所记,是年十月,容若随康熙南巡,“顾贞观方居里,容若访之于其家,与贞观及姜宸英偕宿惠山忍草庵。庵右有贯华阁,容若赏月夜与贞观登阁第三层,屏从去梯,作竟夕谈。容若诗有《桑榆墅同梁汾夜望》,即咏此时事。时容若年甫三十,丰采甚都。贞观长性德十八岁,须鬓已苍,两人往来空山烟霭中,携手相羊,人望之,疑为师若弟,而不知其为忘年交也。濒行,为书贯华阁额,并留小像而去。”翌年,容若卒,顾梁汾将贯华阁装修一新,改名香界,即取容若诗“无月见村火,有时闻天香”之意。嘉庆末年,阁毁,容若题额及像均不存。
民国十四年(1925)冬,无锡名人杨味云在原址重建贯华阁。味云(1868~1948)名寿楠,晚号苓泉居士。善于理财和搞实业,曾任山东财政厅长,财政部次长,天津新华纱厂经理等职。能诗,尤擅骈体文,晚年以文史自娱,刊有《云在山房类稿》等书。“九一八”事变后,作《秋草》四律,海内和者百余家,辑为《秋草唱和集》,因有“秋草诗人”的美称。
新阁动工,樊山老人为作《贯华阁赋》,杨味云所撰《贯华香火记》中说:“阁既成,乃于第三层设两龛,上龛祀梁汾、容若两居士,下龛附祀乡先生若干人。”他还请江南名画师吴观岱绘《贯华阁图》长卷,在给友人的信中,杨氏说:“觚庐老人(吴观岱)贯华阁画卷,经营惨淡,历三年而始成。闻其作画之先,时掉轻舟,或携筇屐,遍历湖滨山麓,风月烟云之趣,滂沛于胸中,然后伸纸落笔。一展卷而惠山全景如在目前,是此老平生杰作。近见北京某报载某君《贯华丛录考》,于梁汾、容若事迹蒐采极富,考证详于拙著,颇有修正处。盖贯华胜迹,日下名流传为雅谈,觚庐之图益增声价矣。”(载《云薖书札》)又在《复廉南湖书》中说:“比奉手教,并题贯华阁二律,古抱今情,芬芳悱恻,烟霞不老,山水有灵,异日把臂入林,当与阁下过草庵登高阁,煮茗清谈,续去梯玩月故事也。阁址已经营,度觚庐画本亦将脱稿,原拟俟弟回里落成再征题咏,而名流投赠已盈箧衍。樊山之赋,闇公之记,传诵一时,合诸佳什,鼎足而三矣。”廉南湖名泉,工诗,也是无锡人。以上可见重建贯华阁时的盛况,这些题诗和画卷,一直未能刊印出版,诗则散落在各人的诗集中,不易搜集。
到了1962年,味云子杨通谊整理家藏遗留文献,发现一封章士钊(孤桐)佚札,信写于二十多年前,中有答应杨味云为《贯华阁图》题诗的话。时味云已病故,为了完成先人的遗愿,杨通谊托人将原图携往北京,请章士钊补题,以了宿诺。章于是年夏为题三绝,前序云:
《贯华阁图》,先尊君在时,屡促题识,卒以人事差池未就,阅今二十余年矣。通谊老弟忽托人将图带至北京,求为补题,即此足证杨氏一门恩谊之重,掷笔怃然。
旧梦重温祗惘然,贯华高阁矗孤烟。死生师友无穷恨,寄与梁汾一线缘。(原注:“死生师友”字见梁汾词)
红泥碧树镇相依,池上闲房映远晖。漫把恩私比飞絮,红窗吹出便难归。(原注:词意本容若柳枝词)
光宣耆旧尽于斯,把臂推心各有期。算我耄荒成孟殿,关西重与数杨知。(原注:题图者近百家,同时贤豪长者皆争执笔)
经章士钊引荐,杨通谊又求得沈尹默、汪东二先生题诗,都是用的章氏原韵。沈老诗云:
通志堂空叹渺然,珊瑚阁坏委荒烟。却教江上三重构,再结人间未了缘。
月照高林倦鸟依,江南塞北共清晖。山灵应记深宵语,落叶满天何处归。
白老居然梦在斯,不因生死负心期。身名等是一陈迹,除却湖山世岂知。
汪东和诗前序云:
通谊属题《贯华阁图》,并录先兄遗篇及章沈二君巨笔,东所不能继也。然文献所关,重以世谊,又不敢辞。遂于病中勉成三绝。
忍草庵荒迹渺然,贯华阁好比凌烟。信知异代风流接,人与人间别有缘。
画里精魂梦暂依,题诗我愧谢玄晖。松风万壑浑无恙,丁令何年化鹤归。(原注:“何不化鹤一来归”,又“同听松风万壑秋”,皆先兄衮甫题诗中语。)
师友遗篇亦萃斯,九重泉路尽交期。(原注:借杜句)莫愁前辈凋零甚,二子声名薄海知。(原注:谓孤桐、尹默)
汪东兄汪荣宝(衮甫),他的《题杨味云重修锡山贯华阁图》诗写于1927年,见载《思玄堂诗集》,刊集时对诗句有所改动,故与汪东诗中所引之句稍有不同。这首诗较长,写得却很生动,《思玄堂诗集》今难得,特录出:
霜天埽出青芙蓉,云涛翻动千虬龙。林虚涧幽不知处,中有楼阁刚三重。幅巾二客笑相视,鬓丝禅榻皆机锋。推琴掩卷万籁寂,但闻流水声淙淙。海壖七月苦烝溽,对此何异抱冰玉。只疑此境非尘寰,不知元在故山曲。九峰杳蔼澄江南,高秋日日腾烟岚。苍崖深处人不到,负岩临谷标孤龛。落叶满山听似雨,旧是梁汾栖隐所。北客南来共月明,水天一夕清如许。侧帽乘风去不回,空桑此地同飞灰。山僧指点旧游处,百年履迹荒苍苔。异代何人领鸳社,味云词笔今健者。卅年京国走缁尘,梦回依旧书岩下。香界来煮松苓泉,门前积翠还中天。寄沤缩手写不得,独辟幽径寻寒烟。风廊露槛侵云起,落日川原见百里。扶藜试上最高层,持比画图得谁似。仙纵缥缈不可希,清风仿佛生岩扉。寒泉秋菊足嘉荐,合有笙鹤时来归。微雨潇潇响林薄,云卧此中真不恶。只愁四海要为霖,未许垂天专一壑。闻道江乡兵小休,我亦倦作凌沧游。何当从子丹梯上,同听松风万壑秋。
因章、沈、汪三位诗坛重量级人物的出场,杨通谊产生了为《贯华阁图》第二次征诗的想法,次年他写的《贯华阁图补题征诗启》中说:“今世不乏吟坛耆宿,博雅君子。古月今月,本来同此高寒。前贤后贤,不妨尽情领会。”这样,为《贯华阁图》又增添了新的一章,补题的人还有叶恭绰、潘伯鹰、夏承焘、瞿宣颖,陈器伯、陈声聪、冼玉清、周炼霞等数十家。
叶恭绰题了二首词,其一《解珮令》,论及容若词事,可补文献不足,是不可多得的文字。其词云:
解珮令并序(纳兰容若风流文采几冠当时,其好与诸名流纳交,余以为别有气类之感,以其上代金台吉部固为后金所殄灭也。余昔诵其词,有“兴亡命也岂人为”句而憬然。又明珠族虽极贵盛,然初籍固由俘获。容若好与内务府汉军籍人往还,其亦有芝焚蕙熯之感欤。施世纶题《楝亭夜话图》有“纳兰心事几人知”句,其后刻入《南堂集》,此句乃改为“纳兰小字几曾知”,余有其墨迹,故知之也。漫为小词,以申余见,不必以词论也。)
楝亭夜话,贯华夜话,信人生岂得常无谓。(原注:此本李义山句,容若赠梁汾词曾用之)怀古思乡,应感念,山河殊异。问何人,冷吟闲醉。
江南风景,江东才俊,有谁知,个中情味。秋月春花,叹寻梦、槐柯何世,销尽沉积书岩里。(原注:积书岩在惠山白石坞下,梁汾读书处也。)
螺川女史周炼霞,有倾城之貌,能诗善画,出自朱古微之门,她题了二首《菩萨蛮》:
玉关不遣征人老,生还都仗填词稿。赎命为怜才,当筵屈膝来。忘年相尔汝,侧帽神仙侣。知己意何如,太湖千顷波。
三层画阁凌云起,去梯把盏人同倚。吟啸响空山,阑干和月弯。清才杨妹续,重写生绡幅。满院散天香,披图诗梦凉。
第二首提及的“杨妹”就是旅美著名女画家杨令茀(杨味云之妹),她也画过有关贯华阁的画并题诗。周炼霞与杨令茀是画友,两人最后都香消异域。
近见北京现代出版社出版《纳兰一派》,谓北京有五六千名青年纳兰爱好者,我曾读过影印毛批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其中有批语的都是容若词,可见伟大领袖也是“纳兰一派”。饮水词人的无限魅力,感动了几代人。坊间已出了好几个《饮水词》的新笺本,翻检一过,很少提及杨氏的佳话,特别是章士钊等人的第二次题诗。这些出自名家的篇章,极具欣赏价值,任其流失,十分可惜。如有识者为之辑集付印,将是纳兰爱好者的福音,我写这篇诗话的目的也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