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发生的“龟头恐惧”
2002-04-29陈仲舜
陈教授:您好!我1965年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里,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又忙于生计,对子女的关注不够。我从小由姐姐带着,行为举止多受姐姐的影响,女孩气较重,性格较柔弱。
1976年地震时,我年仅11岁。住临时搭建的棚子,旁边住着一个20来岁的男青年。他趁我家没人,有一次把我压在了身下,捋开了我阴茎的包皮。事后我很害怕,也不敢告诉家人。从那以后,有时我的包皮就会自动上翻,我很恐慌。
即将小学毕业时,我的父亲发现我哥(当时我才17岁左右)的包皮上翻,并有遗精,就对他进行了责骂,并说男孩子结婚前包皮翻上去的都不是好人。我听着父亲训斥哥哥,心里更加紧张,害怕父亲知道了我的情况,也会骂我的。我更怕别人看见我的包皮上翻,就会知道我不是好孩子了。
于是我想办法不让包皮上翻,我用牛皮筋系住包皮口。结果在系的时候,我的阴茎没勃起就出现了泄精。我当时害怕极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随后我又长出了阴毛,我更加恐惧和不安。我觉得自己与别的同学不一样了,我就用父亲的刮胡刀刮去了我的阴毛。一两天后又长出了粗黑的阴毛,我越发地紧张与不安,惟恐被别人看到。
现在想起来,这一切都是我的无知造成的。上中学以后,由于我气质上的女性化及声音较细,所以常被同学嘲笑,而我愈掩饰就愈不自然,与人交谈还经常脸红。
这时,我更加害怕别人见到我包皮上翻的情形。上厕所时,总找角落或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小便前,总在裤子里把包皮拉下来,又害怕别人看出我手伸入裤口里时的多余动作。渐渐地,我在熟人面前小便时就有些不畅。有一次小便时,一个同学与我开玩笑,拍了我的屁股一下,我的尿流随即中断了。从此我在人多时,或熟人面前就时常出现排尿困难。为此,我觉得很自卑。
后来我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别人都高高兴兴地交朋友,而我却害怕与异性接触。今天我鼓足了勇气给您写信,把我内心里那么多灰暗的、难以启齿的东西第一次毫无保留地揭示出来,渴望您能给我信心,使我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衷心地感谢您!
××大学柯望
柯望先生:你的经历展示了一个心理变态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应当肯定地说,是性无知导致你对身体自然现象的误解。羞于见人是幼稚的心理状态,假如你去厕所小便时,想到“我是个男人,和所有其他男人一样,男人有什么我也有什么。他们敢暴露于众,我又为何不敢面对同性去小便?”你就不会在公厕里紧张得解不出尿来了。再者,包皮是男性生殖器的组成部分,包皮上翻露出龟头,是正常并代表着健康的标志,可是你却觉得这是不可告人,更不可见人的丑事。在男孩子的青春期,出现这种发育上的变化,不只是你一个人。我们知道,性发育因人而异。有些人包皮不易上翻,有些人结婚后还须手术切下一段包皮以利于性生的和谐。
当前的措施是,既想当男子汉,就要有男子汉的行为和发挥男子汉的角色作用。起码,到了一定的年龄,应当结婚,为什么要找借口推辞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果说面对同性你有自卑感,面对女性你又有什么自卑可言?你是个生理发育十分健全的男人,你肯定也有性的冲动和唤起,常言道,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尝看。你不结婚,怎能体验你男子汉的角色。一旦体验到了,你也就有了男子汉的气概,从而可以走一条良性循环的生活之路。由于你不同于那些带有某些遗传背景的同性恋者,纯粹是性无知造成的误差,所以通过实际生活锻炼,心理的偏差一定可以转变正常。越怕越胆小,一旦突破这层薄似纸的迷宫,你就会豁然开朗起来。关键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你没有去请教心理医生,以致延误了治疗。
最后,明确地告诉你:结婚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有了正常的两性生活,“龟头恐怖”自然消失。没有了对龟头的恐怖,泌尿恐怖也就成了无根的草,与人交往上的困难岂不迎刃而解了吗?千万不要在某一细小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要从大局着眼,从人生最根本的行为入手。须知,人的种种心态和行为方式,基本上是学来的。性问题也是如此,既然消极的条件反射轻易地建立起来(如当周围有人时不能撒尿),积极的条件反射也同样可以建立起来,即使难些,只要坚持到底,也有功到自然成的希望。因此,你不要独自在心里兜圈子,要有行动,还是抓紧解决你的婚姻大事吧。
陈仲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