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闻对于生活的建设
2002-04-29周晓枫
我向往与异性建立至清无鱼的友谊,在讲求实效的今天,或许它几近童话关系,纯净得失真。但根据我的偏见,这是暖人的惟一能够长久存活并且不造成丝毫损耗的美好感情。性别溶解在大背景下,而非跃然纸上;彼此的好感维持在祝福里,又不激发占有欲。对“爱慕”绕路而行,虽然无缘看到险境中的奇景,但也就此避免了那些望梅止渴的焦灼,叶公好龙的狼狈,困兽犹斗的惨痛,曲终人散的哀伤。谁不愿行走江湖了无挂碍?一贯中性作风的我,最近得知,自己意外当选了一桩小小绯闻的女主角。
人们关怀单身汉和禁欲主义者,异性活跃的姿影或可让他们枯木逢春,只有此种情境,绯闻绯红的脸色增添了节日到来的喜庆。除此之外,习语中的绯闻,因为大多与不妥当的感情相关而被当事者避之不及。绯闻是私人事件呈现在公共场所,总归不得体,就像无论怎样精美的睡衣都不应穿到客厅里。
传言是种繁殖率惊人的动物,随时产下青出于蓝的后代;绯闻搭建一座宏伟的海市蜃楼,几乎不需要什么材料的准备。常常,绯闻凿凿,当事者还不明就里。担名一桩假绯闻特别不值,由于双方认为交往中无甚秘密含量,根本就不会采取什么保护措施,活动缺乏隐蔽性,看起来比真的还像真的。尽管男女在一起,能做的事不仅只房事一项,可道理说来明白,一到应用领域,群众还是习惯先到床边转一转。
坦率地说,当你不幸受困绯闻,斩草除根的解决手段几乎为零。观众和听众都“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情况下,澄清事实的努力成了越抹越黑。即使是那些与事实有着巨大出入的绯闻,你也百口莫辩……辩驳随即介入绯闻的扩大化过程,强化绯闻的延续性。因为大家心里早有了标准答案,所以他们只接受一种态度:那就是承认,除此之外的任何说辞和举动都被视作掩饰。假设受到蓄意的恶毒的绯闻中伤,情况就更糟,有点儿像当街挨了泼妇的耳光,无论扭作一团最终制服了她,抑或唾面自干冷笑着离去,你都摆脱不了难堪。
语言能够成为改变现实的力量,从绯闻的功绩上可见一斑。传播着的绯闻会扭转一桩情谊原本的演进方向,甚至导致突然的终结。绯闻很少味精香油地增味添色,一般像粗大盐粒,让当事者体会到不能承受的咸涩。掩起锅盖也不是办法,别人会从溢出的香味里做出自以为是的准确判断,炖鸡烧鱼,他们不用尝,鼻子嗅一嗅,就了然于心。他们忽略了,牛羊之间,味道具有相似性很容易被指鹿为马。可怜的绯闻主人公,你们就在火上慢慢地被煎煮着吧。
绯闻以不断的乘法来传播,当事者虽然占据源头,但对运算出来的庞大乘积贡献甚微。如果一种感情关系最初被误解了,那它只能越来越被误解下去,当事者喊破了嗓子,音量也无法覆盖那么辽阔的幅员,抵达那么遥远的行程。历史上著名的昭雪事件是关于窦娥的,连天下最有权势的老天爷都肯出面替她说话,六月天里生生下了鹅毛大雪——那又怎么样?泣血喊冤的窦娥还不是身首异处,死得难看!
谁都得从生活的大碗里讨口饭吃,绯闻如同米里挑得不干净的沙子,会硌了你的牙,扫了你的兴,妨碍你的食欲,难道,你就因此绝食?嗡嗡嗡,耳畔绯闻围绕,缺乏经验的当事者不会认为那是花边新闻上的小蜜蜂,而将之视为逐腥而来的苍蝇。他们或进行内幕揭穿后的掩饰,或仓皇择路地逃亡,或感到五内俱焚的委屈,或横眉冷对的愤怒……其实,何种作为都不若冷静的态度更能提供帮助。
不要急于追究谁在飞短流长,先省察自身。如果同志们说得对,只能证明群众雪亮的眼睛明察秋毫,他们且热心,想对你的生活参与部分意见,对别人的关怀你有什么抱怨的?如果同志们说得不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是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都出现失误,逐一校正,不仅耗工耗时,而且收效甚微,你的懒惰加上不够雄辩的口才,使你不能独立为事由正名,对自己的无能你又能抱怨谁呢?你的个人事件其实只与极少数人相关:亲人和敌人,对亲人或许有解释的必要,对敌人或许有防范的必要,其余人等,大可忽略不计。其实,令你畏之虎狼的绯闻至多只是别人饭后齿缝间的肉屑,谁拿它当大菜;除了当事者自己,谁还有胃口把它再吃一遍?
如果没有混成阮玲玉那样的腕儿,被绯闻打倒的形象因其造型太过夸张对你就不适用。困惑、恼怒和恐惧,我们能否改良面对绯闻时这些惯常的反应?既然粪便都能成为农作物的营养,我们为何不能因势利导,将绯闻变废为宝?前几年,一个成功策划的绯闻案例迅速打造出一位媒体宠儿,贼喊捉贼的王美人果真吸引了众人视线,从寂寂无名一跃而成一线名模,然后她像电视上不可思议的洗衣粉广告那样,把渍迹洗得及时又彻底,岁月不留痕。榜样事迹难以效仿,好在某些因素可资借鉴,起码说明,绯闻并非绝对陷阱,运用得当,就可以抓住它在危险中提供的机会,享受偷税式的额外利润。下面,让我们尝试着揣测一下绯闻的建设作用和积极意义。
假设你一直芳心暗许又无勇表白,绯闻借众人之口向对方提出方向明确的建议,你可以据对方的情绪反应来调节策略,进退自如,不会在冒险表白中伤及自尊。假设你们之间泾渭分明,也不用反应过激,以便为自己保留亲密的可能性。大凡被传有绯闻的,不管有无男女之实,至少过从甚密,不要一听别人说自己已经开了花,就气得把手里的种子煮熟了证明给大家看。谁知道绯闻传播者是不是春天的预言家?况且,恼羞成怒另有贻害,你又辩解又抗议的,与对方扯上瓜葛如蒙奇耻大辱,这不是看不起人吗?为了尊重对方,你可以流露一副卑怯之中受宠若惊的表情:凭我,怎么、怎么能高攀上你?那不是大蒜想跟水仙同居,蝙蝠想和燕子结婚吗?如此这般,虽然对方的声名受到绯闻所累,可虚荣心得到弥补,原来平庸的交情可能因此提升为不凡,在患难中缔结盟约,建立起风雨同舟、颠扑不破的牢固关系。
如果绯闻属实,公开化反而帮助剧中人克服惴惴不安的心理负担,从此随心所欲,风行水上,而且,把绯闻作为检验感情真伪的试金石也未尝不可;如果它是一则假消息,姑妄听之,好像看到别人彩排自己的追悼会,只要你活得好好的,体会的就绝非悲怆而是滑稽,你比别人更能心领神会人间的诸种荒谬——并且,如果它是假消息,还可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声东击西地掩护一些内心真正的秘密。持续受困在一个绯闻中你不必喟叹逃匿无门,至少,这个长期有效的绯闻阻碍着另一个绯闻的到来,从而整体降低绯闻的发生频率,使人生相对稳定。持续受困一个绯闻,相当于雨天躲在一把破伞里,尽管你在这种保护里难免沮丧。
更乐观的看法是绯闻可以从侧面说明我们的魅力,巩固我们的自信。别人传递着关于你的绯闻,无非是承认你还有激情或堕落的能量——年轻之所以被视为危险,年迈之所以被忽视,皆以此种能量为出发点和判断值。一个好玩儿的段子说,某老汉被控强奸,他承认了,随后老汉又否认了那名妇女原告的说法,别人问他为何出尔反尔,老汉腼腆地说:“上次,我以为,她夸我呢。”同性对你抱有妒意、异性对你心怀企图——我一向将之视为年轻和成功的标志。有人贞洁归因于一辈子没有受到诱惑,有人单纯归因于缺乏对计谋的构想才华,有作恶的条件和能力但你自觉放弃它们从善如流,善是选择的结果而非被迫的听从,此时的善才成为真正的善。同理,一个人没有绯闻之扰也许是清修自持的结果,也许是味道寡淡的缘故,莫衷一是。僧人受到尊重,太监遭到耻笑,一个出于愿望,一个受制能力,两者的禁欲天差地别。所以,假设你热衷为自己塑造一副节妇或圣徒的肖像,我建议你在丛生的绯闻中守身如玉,较比荒山野岭里的顾影自怜,更具说服力。
绯闻中的受害者容易因为无辜而多有怨怼,觉得生活的部分宁静毁损于某些没有口德的家伙。但是,这些受害者果真清白无染?包括我自己在内,难道不是对别人的私生活抱有浓厚的超过必要限度的了解兴趣?青春痘长在别人脸上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但都别幸灾乐祸得太早,既然我们对彼此的绯闻都抱有秘而不宣的好奇,谁也免不了,要经历一场恼人的青春期。
多事之秋,禁果丰收,有人说它甜美多汁,有人说它味道苦涩,还有人警告剧毒。都没说谎,因为每个人的味蕾和消化系统不一,吸收率和抗药性有别,当然也与禁果的食用量密切相关。绯闻制造和传播者可能是从我们残留唇边的果肉来推定偷享过程,可能见我们身在果园却心如止水错猜必已尝鲜在先,即使我们对绯闻避讳不谈也会被认作最初的中毒症状。那么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浊不分的时候我们就在浑水里取乐。绯闻是个艳色,用得险是险点,如果不露怯的话,倒可以给灰暗乏味的日子提提神。佛家讲求“云在青天水在瓶”,重要的是逍遥、从容与清醒。愚汉和智者区别在此。猪八戒吃人参果,咽都咽下去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有人一次也没经历过,却搞成了行家里手——不信,你就听听哲学家谈论死亡。
周晓枫,作家,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收藏和斑纹》、《鸟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