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 乐享天年
2002-04-29孙建康
孙建康
百岁寿星樊老太,本姓张,出身穷苦,自幼无名。长大成人后,因生得俊,又聪慧,嫁给了教书先生樊利民。为了世面上的名分,丈夫给她取了个名字叫蓝石。寓意她像蓝色的宝石闪闪发光。樊家几代人都与我家有所交往。因此,我对樊老太的情况较为了解。她长我父母十岁许。我们习惯称她为"樊师母"。这个樊师母,尽管未念过书,没有文化,却温文尔雅,知情识理。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她是一个俊秀俏丽的文弱女子。想不到,经过大半个世纪之后,耄耋之年的她,除了头发转白,额际、眉梢刻上了些许皱纹,容颜依然清秀,神韵一如当年,见人还是那么彬彬有礼。她体质不强,又一生坎坷,可却那么精神,而且奇迹般地长寿。老人生于1900年农历2月28日,逝于1999年2月29日,按照我国民间计算寿命的传统,(虚岁)正好百岁。要问其长寿的秘诀,她的儿女们回顾其一生,总结为十六个字:心胸开阔,一生小劳,粗茶淡饭,知足常乐。
心底宽阔,真气内守
《太平经》讲:"人无忧,故自寿。"张蓝石老人从来未进过学堂,不知道《太平经》为何物,但对"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的民谚深信不疑。她常说:"人最忌生气,生气会伤身,生气会损寿。"还说,"人一辈子要想遇不到生气的事是妄想,要紧的是要融化气团。"事实上,她一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少的,但她都以乐观的态度一一化解。早年她自己从地主那里租了几十亩地务农,辛苦经营多年,好不容易置了一些家业,却横遭土匪洗劫和日本鬼子掳掠,一家人愁容满面,她却镇定地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新中国成立后,正当一家人安安生生过日子的时候,晴天霹雳,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58岁的她稳住了破碎的心,对子女们说:"人死了不能复活,活着的还要好好活下去。"带领全家老小撑持下来。
一生小劳,形与神俱
老人在困难面前,坦然以对,无怨无悔。与人交往时也是豁达大度,宽厚仁爱。家业兴旺时,从不趾高气扬,而是平等待人,助人为乐;自家落难时,遇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衣食物资助别人。
老人出身贫苦人家,勤劳是她的本色。不论粗活细活,她都干在前头。常常头顶烈日背朝天,一直忙到日落西山。她干活做事,不仅能够吃苦耐劳,而且有很大的适应性。丈夫教书时,她除了烧茶做饭、缝补浆洗、带好孩子,还经常旁听上课,帮助管教学生;丈夫做生意时,她还学会了打算盘,帮助丈夫盘账、料理店务;年逾古稀时,还无师自通,掌握了缝纫手艺,时常帮助儿子为大队缝纫组赶工做活。到了耄耋之年,仍然坚持扫地、拣菜、洗碗筷以及小缝小补之类力所能及的劳作,从不贪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清福"。她常边劳动边向人家说:"外边空气好,早上起来在院子里做点事,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又活动了筋骨。""在厨房里忙忙,身子骨变得轻便,吃起饭来也有味。""饭后洗洗碗,涮涮筷,吃的东西就不会老搁在肚子里,能治胃病呢。""闲下来到地边转转,看到那些又嫩又绿的青苗,心里就喜欢。"
饮食有节,积精颐生
老人在饮食上坚持合理卫生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三个"不多不少":一是细不多食,粗不少食。无论大米、白面,还是蕃薯五谷,她都让家人搭配着做饭,从不挑拣;二是荤不多吃,素不少吃。无论鸡鱼肉蛋,还是萝卜青菜,她都一样喜欢吃,适量食用,决不偏废;三是羹不多喝,汤不少喝。无论特制的补羹,还是普通菜汤,她都上桌必用,适可而止。
第二,坚持"八不":一不违时。一年365天,除了早、中、晚定时用餐外,无论何时何地,决不中间加餐,也不吃零食。二不超量。年轻时是"二一二",即早、晚各两碗粥,中午一碗饭;晚年是"一半一",即早晚各一小碗粥,中午半碗饭,从不超过这个标准。三不贪快。每次用餐,总是细嚼慢咽,从不大口吞食,猛吃猛喝。四不食冷。她在年轻时曾因饥饿吃了冷食,患了胃病。有了这个教训,以后再也不吃冷东西。即使盛夏酷暑,也是一样。五不食生。她说:"生的食物往往沾细菌,吃了容易生病。"六不吃馊饭菜。隔顿的冷饭冷菜,一定要热了再吃。一旦变馊,坚决不吃。七不吃死鱼死虾死禽死畜的内脏和肉做的菜。她认为已死的动物内脏和肌肉都有毒素,即使煮过了,也还有毒,万万不能吃。八不喝浓茶和烈性酒。她说:"浓茶耗神,烈酒伤身,不要自找苦吃。"
第三,坚持"三必":(1)饭前必须小动,必须洗手,必先喝一点汤。她说:"饭前动动,人有精神,吃起来胃口好;洗了手,不会把脏东西带下肚;喝了汤,喉头和食道滋润了,吃东西不会咽塞。"(2)吃饭时必不说话。她认为吃饭时说话又分神,又容易呛着。(3)饭后必定漱口,把吃饭时散布在口腔角落和牙缝里的饭屑菜末剔除干净;必定散步,帮助消化;必定小睡,让机体得到休息调整。
樊老太虽已仙逝,但她的养生经,让后人读起来,仍感回味无穷,但愿我们也像樊老太一样,做个百岁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