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调查研究带活工作全局

2002-04-26梁远邦

中国民族 2002年5期
关键词:州委州政府民族团结

梁远邦

“调查研究是民族工作的‘饭碗,民委不搞调查研究就没有饭吃”,这句老话道出了新中国党的民族工作成就辉煌的原因,也一直是我国民族工作者引以自豪的传家宝。90年代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十多次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有20多项研究成果被州委、州政府和上级机关采纳,基本做到了党委政府满意、上级主管部门满意、基层和群众满意。州民委也因此连续几年被国家民委评为信息直报点先进单位,被省民委评为先进单位,被州政府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在实践中,我们切身感受到,调查研究不仅过去是,而且现在依然也是民委工作的“饭碗”。

一、通过调查研究出政策。

在省民委的指导下,我们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帮助民族地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采纳。少数民族群众激动地说:“感谢民委啊,你们给我们办了大好事!”一首民歌不胫而走:“四道八处唱山歌,不败喉咙不累脚,只因民族政策好,蜜蜂搬糖自做窝”。为使民族地区能够最大化地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我们还积极为州委、政府出谋划策,并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主要做法有三:①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之后,我们和州委、州政府领导一起,及时向国家民委表达了“入西”的请求,得到了国家民委的关心和支持。使我州最终成功“入西”。②通过省民委向省委、省政府呼吁,并得到国家民委的帮助,争取到除了州府所在地吉首市以外的7个县都进入国家新一轮扶贫重点县名单,而“八七”期间只有3个县。③坚持每年开展一次稽查活动,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

二、通过调查研究出思路。

团结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两大主题。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进一步理清了新形势下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思路。①以“民心工程”为载体,抓住“三个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扶贫攻坚是我州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管好用活有限的民族资金,实现效益的最大化,1998年,我们通过对历年民委资金使用效益情况的跟踪调查和对各类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集中投入,重点投入,连续投入”,组织实施“民心工程”,抓好专业村、扶贫村建设的工作的思路,逐渐摸索出以“三个结合”(即与专业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村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为核心用好用活民族资金的办法,走出了一条民委参与扶贫攻坚,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治穷致富的路子。②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收效显著的活动,有利地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即开展正面典型调查研究,表彰和宣传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和先进单位;开展边区不稳定因素调查研究,加强协作、增进友谊;开展区域特殊矛盾调查研究,消除隔阂、化解矛盾。

三、通过调查研究出形象。

形象是靠实干和在实践的检验中树立起来的,它体现在部门的具体工作当中,体现在每一个成员的身上。我们明确提出进一步转变作风,实现三个目标:①在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中树立民族工作的形象;②在部门单位中树立民委的形象;在各族人民中树立少数民族的形象。在国家民委和省民委的指导下,我们正在不断地努力接近目标。例如永顺县民委提出树立“五个形象”,提出领导干部“三三制”等等。总之,我们通过调查研究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争取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办了一系列的好事实事。通过调查研究摆正自身的位置,找准了切入点,形成了工作的新思路,通过调查研究带出了一支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民族工作队伍。

猜你喜欢

州委州政府民族团结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用心用情结硕果 赠送牌匾表感激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黔东南州委书记黄秋斌看望老干部
黔南州召开州直单位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情况通报会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