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萨的网络和网吧

2001-12-30

中国民族 2001年3期
关键词:网吧拉萨西藏

唯 色

网络在拉萨

可能谁也不曾料想网络在西藏会以那样快的速度被接受着并运行着。换句话说,当地理上的封闭致使外界的信息往往受阻的西藏也被互联网的千丝万缕所连结的时候,网络那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魔力之大由此可见。且不说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是如何被网络所覆盖和穿透,单就拉萨这个虽说著名实则不算大的城市而论,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成为现实。

西藏互联网的建设始于1998年,至1999年8月,拉萨的上网人数不过300多人,2000年1月达到700多人,年底的网民人数约1500左右。这一数量虽然无法与内地的任何一所城市相比,但就人口比例和递增速度来看应该说是较为可观,反映了信息化在西藏的发展势头或者说西藏对于信息化的渴望。

在拉萨,网络的最早使用者只是个别企业与有关单位,当时上网费用较高,许多人对网络也很陌生,基本上没有什么认识,随着网络知识的逐渐普及,个人触网者也逐渐增加,以机关人员、企业白领、教师和文化人为多。比如在西藏文联就有一个较大的网民群,不少作家和艺术家被一网打尽,有的还是资深的大虾级的网虫。也有寺院里的喇嘛上网的。如今在拉萨个人购买电脑和上网的多起来了,而且许多人购买电脑的目的就是为了上网。

从拉萨的电脑市场来看,最早只有雪域电脑公司一家独占鳌头,如今已经风起云涌地出现了很多私人电脑公司,娘热路一带几乎已是电脑一条街,另外还有江苏路一带。由此也可以看出拉萨对于电脑的需求量较大。从价格来说,与内地比较费用较高,这是由于西藏特殊的交通运输状况决定的,因为都是从空中运来的,空运费自然不薄。

与国内的网络设备比较,西藏最初的拨号服务器是MAX4000,可谓相当落后。于1998年成立的西藏电信局数据机房在1999年底当用户上升较快时,原有的拨号服务器便很难运行了,于是在2000年3月开始扩容建设,从最早的30多个端口上升到720个端口,从当时只能拨号上网60个用户增加为720个用户。目前使用的拨号服务器基本上与内地如北京、上海等地同步。另外光纤扩容工程准备将原本只有两个2兆的出口带宽扩容到两个155兆,在2000年底完成,大大提高了拉萨上网的网速。

相应的,西藏电信局于2000年8月成立了西兴网络公司,起初只是一个网络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拉萨的网络市场正在初成规模,于是就作为一个以网站建设和维护为主的实体独立出来。西兴公司主要定位在局域网的建设这一块,为一些单位和企业内部做网络建设和维护,以后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将建立虚拟服务器、服务器脱管业务、服务器代理等等。该公司系统集成成功案例为"西藏网"。数据机房和西兴公司的骨干都是由上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派来援藏的技术人员。该公司是上海最大的数据通讯公司,承接的有"上海热线"、"上海163"、"上海168"等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在多年的援藏项目中这次是第一次派数据技术人员,这也是出于西藏网络事业发展的需要。

拉萨目前最主要的网站为"西藏网"(http://www.tibet-web.com)和“西藏在线”(http://www.tibetonline.net)。"西藏网"是由西藏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在西藏本土表现西藏大文化范畴最为丰富和权威的综合性文化网站。没有任何一个西藏网站可以与之相比,是如今反映和宣传西藏的一个最大的窗口。辟有自然生态、藏学文库、文学风景、摄影旷野、美术殿堂、历史宗教、旅行西藏、藏医藏药、民间文化、雪域妙音、秘境探秘、网上展销等十八大版块。用出任其艺术总监的著名作家马丽华的话来说,我的理想就是把"西藏网"办成一个西藏文化的巨大资料库和超级阅览室,让所有关心西藏以及对西藏有兴趣的人,通过"西藏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西藏在线"是由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主办的一个政府官方网站,由北京一家网络公司代维,以介绍西藏的政治、时事、经济、旅游和文化为主,及西藏各地区电信系统的局域网状况。另外还有一个名为"你好,西藏"的网站,由援藏基金会主办,是西藏第一个雏形的电子商务网站,但尚未具备真正的商业网站的功能,内容也比较单调。

从网页方面来讲,在拉萨,专职网页人员相当少,而且现有的网页制作者多是这两年内出现的,现学的,大部分只能做简单的制作,不能做编程和特效。但也有做得非常出色的,比如"今日西藏"(http://tibettoday.go.163.com),这是堪称网络与电脑专家的一位在西藏多年的摄影爱好者做的西藏摄影专页。还有"西藏之家"、"走进西藏"、"西藏起点时空"、"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等,这些制作者都是在西藏工作和生活的汉族青年。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内地学习的西藏学生做的网页,如黑龙江省粮食学校198班的西藏孩子们做的"西藏学生网",是于1999年10月开始的,设计与内容虽说不乏稚拙,但显然是西藏未来网络的主力。至于内地的许多西藏发烧友做的有关西藏的网页,那就不胜枚举了。

西藏网络虽然较之内地发展速度慢得多,而且有相当的差距,然而潜力很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央对此也有指示,希望加快西藏的信息化建设,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主题之一。当然网络在西藏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与普及。人人上网虽不可能,可让人人知道网络应该不难,至少可以知道一个词:Internet。不过,除了力求吸引越来越多的个人触网以外,其他诸如开办网站必须做到统筹安排和规划完善,不能蜂拥而上,比如已经有了"西藏网"这样一个大型的文化网站,再建类似的就无必要了。但在远程教育方面目前尚是一个空白。

实际上,方兴未艾的网络在西藏具有无法估量的意义。古老的西藏将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焕发勃勃的生机。

总而言之,Internet使西藏和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近在鼠标点击之间。

网吧在拉萨

作为西藏的首府,拉萨是个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所以最早兴起的网吧都定位在旅游方面,消费者也以国内外游客为主。那是1998年5月,位于大昭寺广场右边的八角咖啡厅里出现了第一家网吧,只有四台电脑,尽管收费高达40元/小时,但生意好得让人不敢相信。大概老外们也为世界屋脊上居然出现了Internet而万分激动吧,竟络绎不绝,纷纷排队上网,甚至到了冬日的深夜一两点也是"猫"叫不止。仅大半年,十多万元的纯收入乐坏了从成都来的网吧老板。

随后,拉萨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记本999年不过四家,目前已是遍地开花。且不说高级饭店或一定规模的宾馆以及普通旅社里设有可以上网的电脑,街头上不时出现的网吧甚至与发廊或超市相邻,其规模与档次实际相差无几。

通常人们去泡网吧,不外乎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到那里上网去搜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收发E-mail以沟通与外界的联系,另一个则是专门到那里去玩游戏的。当然也有人仅仅只是迷恋网吧所特有的一种氛围。

因此,总观拉萨的网吧其实也不外乎这两类,一类是比较纯粹的网吧,以收发E-mail为主,兼浏览网上信息等,通常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光顾,而且几乎都是金发碧眼的老外,很难见到本地人。不过也有喇嘛和在国外生活过的藏人或导游来上网。这类网吧基本上集中在帕廓街周围。或者有专门的门面,很简单但很干净,最多不过八九台电脑,如三个藏族女孩办的沸点网吧。或者与特色餐厅连为一体,如八角咖啡厅的网吧、玛吉阿米餐馆的网吧。或者是设在旅馆里的,如在旅游者中间名闻遐迩的亚旅馆、吉日旅馆、八廊雪旅馆等。这些网吧的收费标准如今都是20元/小时,旅游淡季时下降至10元。所有的门上都醒目地写着一个花里胡哨的"E"或"E-mail"。

应该说,在拉萨所有的网吧中,这一类网吧是最有意思的。而在这些网吧里,值得一提的是设在别具一格的玛吉阿米餐馆里的网吧。那是一个名叫卓玛的藏族女孩自己开的,算得上是拉萨资格最老的网吧之一了。其实关于卓玛开网吧的经历完全可以写一篇十分有趣的故事。这个汉语和英语几乎与藏语一般流利的十分上进的藏族女孩,1998年毕业于长春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回到西藏后在工作之余先是创办了一个英语沙龙,吸引了不少和她一般年纪的藏族青年,也有在拉萨工作的汉族青年。1999年初夏,她在位于帕廓街东南角的玛吉阿米餐馆办了一个网吧,基本上都是老外光顾,不过收益一般,半年后正好是三台电脑的费用。而她办网吧主要是出于学习和交流的目的。她还做过一个以专门介绍西藏女性为主的个人网页。目前受聘于"西藏在线"网站从事专职网络工作。她计划在2001年扩大自己网吧的经营规模,增加网吧的服务内容,丰富网吧的文化氛围,但这很可能是缺乏经济实力的卓玛的一个美好的梦想。

也有网吧借助一些社会活动来扬名的。2000年4月,八角咖啡厅的网吧与上海“麦网”及西藏电信网络部合作,举办了网上商品展销活动。上海"麦网"是一个跨国际的无店铺的商业网站,近来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开展网上商品展销活动。当时在拉萨发出一百多份邀请,结果来了两百多人,云集在八角咖啡厅的网吧,纷纷上网看"麦网",场面甚为火爆,也算是对网络的一种宣传和普及,而这家网吧也就更为人所知了。

另一类网吧则丰富得多。不但电脑多,经营范围也多。实际上在这类网吧里很少看到游客,相反更多见的是本地的年轻人。藏族和汉族都有。里面尽是一片轰鸣声或爆炸声。那是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电脑游戏呢。其实这已经不是网吧了,而应该改名为电脑游戏吧。这里的收费通常是5元/小时,当然如果上网的话,则是8元/小时或10元/小时。虽说也有不少人着迷于上网聊天,结识各方朋友,但喜欢玩游戏的更多。至于有无其他暧昧的节目尚不得而知。

也正因为这种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的变相的游戏机房,已经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和批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拉萨既是一个旅游热点,同时也是一个敏感话题,所以网吧的规范化与安全化的管理对于政府而言无疑相当迫切。为此成立已经三年的拉萨市公安局计算机监察处正式于2000年6月份开始对网吧实行具体管理,首先是按照国家有关网吧管理的法令法规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当然其目的不单单是禁止电脑游戏。并且进行了几次突击检查,取缔了几家"黑"网吧。迄今为止,拉萨市持有网吧经营许可证的正规网吧有34家,并有增加的趋势。

据了解,在这34家网吧当中,本地藏族人开网吧的只占四分之一,其他都是由从内地进藏的汉族人所开。藏族人开的网吧几乎都属第一类,而汉族人开的网吧多为第二类。在拉萨市北郊的一家网吧里,间隔而设的十台电脑上全是埋头正玩电脑游戏的藏汉年轻人,还有穿军装的军人。一脸艳妆的老板娘是这么解释她为什么开网吧的,她用川味普通话说,西藏的文化很落后,出于把内地先进的文化带入西藏的愿望,因此开了这家网吧。令人不禁莞尔。

总之,就目前来看,拉萨的网吧似乎已趋于饱和,而且收费标准较之内地偏高。据了解,内地网吧收费最低的竟然只有1元/小时,惊人的低价,这不是比在自己家上网还便宜?当然拉萨也有它自己具体的情况,电信局不在收费上松口,再加上工商、税务等费用,网吧也只能维持其价格不变,否则只有关门一条路了。另外,拉萨的网吧需要规范化,作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之一的西藏,必须重视网吧这一服务项目的存在,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网吧实行恰当的管理和指导,否则层出不穷的网吧有可能是一种重复建设的行为。何况旅游是有季节性的,完全依赖游客的光顾恐怕不是长久之策,这也是游戏之风无法杜绝的主要原因,所以往后如何有个大的发展和新的局面,还得由包括网吧在内的各方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才是。

猜你喜欢

网吧拉萨西藏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拉萨土豪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网吧之死
去拉萨不能错过的五件事
个体网吧末日临近
更牛的贺岁攻略 新网吧宝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