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尹文贵:真情报得山乡绿

2001-11-22孙传胜

中国民族 2001年9期
关键词:谭家河堤整枝

孙传胜

娇阳流火,山岚吐烟。一位中年土家汉子,顶着炎炎烈日,穿梭在永顺县高丽山300亩银杏开发基地上,时儿仰头攀枝,时而俯身捏土,为林主传授银杏整枝、施肥、治病抗虫等技术。他就是永顺县民委办公室主任尹文贵。

富民“活财神”

尹文贵是远近闻名的农技“土专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有责任把技术传授给农民。”

刘正奇是广荣村7旬老人,脱贫无路,尹文贵硬是手把手帮他办起了花椒育苗基地。10多年来,尹文贵不但帮老人买壮苗肥花掉2000多元,还无偿地为他销售苗木12万余株,价值达6万余元。几年前,尹文贵给树木村80亩不挂果的板栗树进行了改良后,这片林地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仅去年就产果2万斤,产值达4万余元。村民们说:“尹主任和我们无亲无故,却无偿地把我们这些‘公树改变成了‘母树,将‘怄气树变成了‘摇钱树,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呀!”

几十年来,尹文贵几乎利用了全部的节假日,自贴费用,徒步行程2万余公里,先后到邻近省市和本县的37个乡镇108个村,为农民赠送果树整枝工具100余套,技术资料1000余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骨干2000余人,培训农民3万人次,为农户嫁接苗木15万余株。累计为农民纯增经济收入700万元以上,人们都称他为“活财神”。

亲民“专业户”

谭家村是尹文贵的扶贫第一站,他在责任点一驻就是3年。该村曾遭受几次特大洪灾,河堤被毁,许多良田变成了乱石突兀的沙滩,各项基础设施十分滞后。老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1998年冬开始,他就着手实施新修水渠和整修河堤两项“民心”工程。

雪覆霜侵的两个长冬,老尹始终奋战在修水渠河堤第一线。一次,他拿着手电筒去牯牛背组发动村民投工,不慎踩翻了一个滑石,摔伤了左腿。他咬着牙,拖着受伤的腿坚持走访了20多户农家,第二天又提前出现在工地上。在他的感召下,全村形成了男女老幼齐上阵,同心协力建家园的感人景象。

在谭家村的3个年头里,尹文贵住村就达800多天。经过他几年的苦心耕耘,该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五通”目标。1999年人均纯收入1050元,使这个“老大难”村在桃子溪乡率先摆脱了贫困。

对谭家村扶贫结束后,他再次请求进驻新扶贫责任村——车拉窝村。两年来,他组织车拉窝村民完成了40多万元的基础设施工程,目前正带领村民向富裕的道路迈进。

爱民“好公仆”

尹文贵常说:“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就会装着你。”尹文贵对农民的关心无微不至,将涓涓关爱洒向农民的心田。他下乡白天常走田边地角,以便观察农作物生长、病虫情况,记好民情日记。他发现哪户秧田有了病虫,就直接找到农户,帮助农户治虫防病。看到农民缺秧少苗,他总记挂在心里。

尹文贵把一腔真情献给了农民,但他欠家里的“债”却太多了。他自己的家本身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家庭,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一个正在念书的儿子。而相濡以沫的妻子左脚在20年前就因公至残,生活十分不便,加之两年前又遭遇了下岗,家里的生活非常拮据。经济的重压,迫使他的妻子白天在餐馆给别人洗碗抹桌,干着临时活儿,晚上还得借着微弱的灯光缝拉鞋垫,换点钱补贴家用。然而,20多年来,尹文贵无偿地给贫困农民的现钱就达3万余元。

人间正道是沧桑。尹文贵像一头埋头耕耘的春牛,为民拓荒近30个春秋,犁绿了土寨苗乡的山山岭岭,犁富了猛洞河畔的村村寨寨。如今,他依然不坠富民之志,扎根乡村,默默奉献,为绘就革命老区美好富裕的蓝图奋蹄耕耘。

猜你喜欢

谭家河堤整枝
旋 涡(外一首)
甜瓜不同整枝方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早春的河堤
遗传的细胞基础
整枝方式对甜瓜开花习性的影响
报春
设施番茄整枝技术
银发独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