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军队的危险转变

2001-10-24

军事文摘 2001年10期
关键词:弊案台军陈水扁

蓬 辉

台湾军队会反“台独”么?陈水扁能指挥得了军队么?两岸之间发生战火,台军是否会为“台独”而战?这是不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关注的问题。

台湾“国防部”今年3月和5月连续两次下达命令,要军中营区拆除室内外所有与“国家统一”有关的标语。此举意味着军方一直追求的“国家统一”的政治目标,已经悄悄改变;现在陈水扁已初步完成了对军队抽筋换血的改造变天,成为自己实现梦想的工具。

对台湾军队的非中国化改造

其实,陈水扁要把军队引向何方,是由他的“台独”本质和民进党的“台独”纲领所决定的。陈水扁上台之初,台湾军队在感情上难以接受非中国化的“台独”理念,一些高级将领更是慷慨陈词,强烈批评陈水扁当他们的“三军统帅”。他们说,“国军是反台独的,怎么效忠坚持台独立场的人”。那时许多中、高级将领感到前途渺茫,更担心陈水扁宣布“台独”会引发台海战争,包括“国防部长”唐飞等许多高级将领还提出了辞呈。

陈水扁深知自己的“台独”背景,在军方又没有人脉关系,民进党内部更缺乏军事方面的人才,稍有疏忽,恐怕难以收拾局面。因此,如何掌握军队,成为他上台后稳住阵脚的重点。一年来,为了实现军队转向,陈水扁耍尽权谋,通过调整自身的“台独”形象,以培植亲信,打拉结合,恩威并施的策略,逐步实现了对台湾军队的控制,促使这支长期以捍卫“三民主义”、反对“台独”为宗旨的军队,发生了非中国化的实质性改变。

陈水扁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表示,上任一年来最感欣慰与满意的政绩,就是“中华民国军队忠于国家、忠于宪法、忠于2300万人民的具体表现”。他更强调,对总统最支持、拥护、效忠的就是“国军”官兵。

反“台独”教育,是台湾军队几十年来政战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于陈水扁曾高喊“台独万岁万万岁”的口号,台湾军方视他为“台独分子”、“野心政客”。如果陈水扁不调整、软化自己的“台独”形象,就难以消除高级将领的疑虑,难使军心稳定。

因此,他当选后,在改变“台独”色彩上作出了一些姿态,如辞去了民进党中常委之职,不参加民进党的活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四不”承诺;向台军高级将领保证,在其任内决不倡导台湾独立,要军队放心。去年6月16日,陈在就职后第一次阅兵大典和黄埔建军70周年致词时,高喊“中华民国万岁”。

陈水扁的这些举措,改变了自身的强硬派“台独”形象,掩盖了真面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军队的疑惧心理,为他对台湾军队平稳实施非中国化改造,消除军队干政或政变的隐患,赢得了时间。

用唐飞组阁度过新政危险期

陈水扁不但因其“台独”形象遭到军方的批判,而且在他担任“立法院国防委员会”召集人期间,强烈反对军人干政,对军中弊案穷追猛打,因而招致许多将领对他的怨恨。

当上“总统”后,为了修复同军方的关系,他起用“国防部长”唐飞担任新政府的“行政院长”,借唐飞在军队的影响力来控制军队。

唐飞是职业军人,据说比较开明,人缘好,威信高,号召力强,加上其外省籍身份,对外省籍将领占绝大多数的台军来说,任用唐飞无疑能够起到稳定军中、高层的作用。

当时,台“国防部”上下得知唐飞“组阁”后,普遍给予积极评价,任用唐飞稳住了台军就确保了民进党陈水扁当局执政的机会,确保了“民主过渡”的成功。

尽管唐飞只当了4个多月的“行政院长”,是台湾历史上寿命最短的“阁揆”。他也没有像陈水扁所希望的那样,起到稳定政局的作用,但在稳定军心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化解了军方当初强烈的不满情绪,赢得了4个多月的缓冲适应期。当唐飞辞职时,他已度过了新政危险期,坐牢了“总统”位子。

用“总统”权力笼络军心

为取得军方的好感,陈水扁放下身段,一一拜访历任“国防部长”、“参谋总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倾听他们的“意见”。他在短期内视察了各军种总部,参与军事院校联合华业典礼、成军典礼。

在就职后的第二天就视察金门驻军,此后他的足迹遍及各外岛、高山军营。所到之处,强调国军官兵要加强团结,强化战备,确保安全,对官兵多有嘉勉。提出了“三安”政策,即“军队安全”、“军人安定”、“军眷安心”。完善了保险、医疗、军人出差补助等方面的制度,成立相关军人利益保证基金,大幅提高军人待遇。这些举动不但在军营受到欢迎,而且在台湾社会失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提高了军队的感召力,也吸引了不少青年进入军营,今年报考军校的考生比往年增多。

用军控传媒树立个人权威

陈水扁上台不久,先后多次视察《青年日报》等军方媒体,并更换了媒体主要负责人。

今年2月,陈水扁又约见军事发言人室、《青年日报》社、政战总队和军事新闻通信社等台军文宣单位主官及重要干部,要求把军方媒体建成一支“量小、质精、效率高、战力强”的新一代政战工具,为军事作战服务。

军方传媒在陈水扁的控制下,对他大加吹捧,把他说成是“全世界公认最年轻、有活力、最用功、最有政治智慧和魅力的领袖人物”。他把自己撰写的第一本书《台湾之子》发给台军基层官兵,让官兵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认同他的理念。

在陈水扁就职满一周年之际,“国防部”策划编印了“陈总统对国军讲话”文集,并下发部队。该书收集了陈水扁上台以来视察三军的讲话30篇。军方把这本书说成是“国军官兵在捍卫疆土志业上可相互鼓励的读本”,要求官兵认真学习、领会陈水扁的军事思想,坚定国军官兵捍卫国家的决心与意志。

用“军法之剑”敲山震虎

陈水扁在安抚军方的同时,也不忘对台军将领的整肃,他上台不久便以重新调查“尹清枫命案”为由,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扫黑行动。他放出狠话称:“侦办尹案没有上限,不管所涉及的人员官阶有多高,层面多广,是否在位,即使动摇国本,也要办到底”。

在调查军中弊案过程中,牵涉到了一大批台军高级将领,包括郝柏村、唐飞、伍世文等台军前高层官员都在被怀疑之列。台海军前总司令刘和谦、庄铭耀和前副总司令夏甸等高级将领,曾被传讯审查。原海军中将,现任“总统府”战略顾问雷学明,前海军少将王琴生,则被移送地方检察部门复讯。近十名退役、现役海军中层军官因此遭拘押,一时台军上下人人自危。

侦办“尹清枫命案”尽管虎头蛇尾,但对军方高层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由于台湾的特殊环境,正常渠道军购很困难,多采用黑箱作业,所以军购弊案频生,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因此,弊案在台湾陆、海、空都有,“尹清枫命案”只是众多弊案中的一例。如果要撤查,将涉及到众多军界要人,而且主要是大陆籍将领。因此,陈水扁有选择地下令调查弊案,不失为用军法之剑打击异己,达到敲山震虎的一着妙棋。

用“本土化”加快台军非中国变异

通过拉拢与排斥并举,陈水扁建立了“三军统帅”的权威,逐步实现台军实质的改造“变天”。

上台不到一年,陈就把台军将官晋升,由过去的每年一次改为每年6月,12月各举行一次。去年就主持了两次大型的将官晋升典礼,加上其它几次小范围的调整,在不到一年里,共擢升了100多名将官,他在这方面比李登辉有过之而无不及。新提升的将官,当然都感恩于他,成为他的亲信。他还在重要岗位上安插同乡亲信,把持了军中的关要枢机。

加速培植台籍将领是陈水扁的既定目标。他上台之后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强调,2001年台籍将官要由过去的20%上升到30%;台籍校官要达到60%。由此,不难看出其中的政治图谋大于军事考虑。特别是在台军近年来不断强调要执行“ 精实案”之际,此番动作,实为过去所罕见。陈水扁借扩大晋升将领的机会,加紧培植亲信,加速“本土化”,排斥外省籍,从而加快台军非中国化变异,稳固控制利用军队,为“台独”保驾护航。△

(原载香港《广角镜》)

猜你喜欢

弊案台军陈水扁
台湾在美国买了很多“冤大头”武器
“情趣军装”
“排练”
陈水扁入狱满一年
陈水扁可能被释放
陈水扁儿子儿媳双双认罪
台军买大陆电脑引泄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