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字宝宝的早期阅读
2001-10-15金忠明
金忠明
一、不识字的宝宝也要“阅读”
早期阅读对儿童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他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你也许会问,小宝宝不识字,甚至连话也不会说,怎么能阅读呢?其实,早期阅读是个很宽泛的概念,阅读文字是“阅读”,看图片、听磁带,通过电视、影碟学习,同样是早期阅读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不识字的宝宝,“早期阅读”的目的不是教孩子识字、念书,而是通过父母的喃喃低语、亲子游戏等活动,使孩子有机会生活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中,为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作前期的训练。
宝宝出生七八个月后,多次感受到某种物体或动作的同时,听到了大人说出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他的头脑里,就在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状和词的声音之间建立起了暂时的联系,以后只要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约从11个月起,宝宝会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在孩子未能开口说话之前,已经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接收了外部世界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就是孩子进一步阅读的背景和基础。也可以说,早期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对孩子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让0—1岁的宝宝“熏染书香”
l、让宝宝“看书”
不用宝宝自己翻书、看书,只要让宝宝看见书,熟悉书,你的目的就达到了。常常抱着宝宝在你的书房里走走,让他看看书架上各种各样的书,闻闻油墨和纸张的清香,也是好的。
星期天,你可以带宝宝去书店。别担心宝宝会成为你的负担,你尽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让宝宝坐在婴儿车里。宝宝能看见整排整排的书,也能看见那些爱书人,对书以及人们对书的喜爱之情,他会有“感觉”的。
让宝宝“看书”还有很多办法:让宝宝看看邻家小姐姐书包里的教科书;出门旅游时,你可以把旅游指南放在宝宝的手里。
2、培养孩子的“阅读”注意力
在小宝宝眼中,文字通常只是一些抽象的图案。父母要提醒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原来文字是他应该多加注意的东西。
宝宝6个月以后,爸爸妈妈可以制作一些色彩鲜艳的水果图片,并在这些图片上写上字。每天,找一些时间和宝宝玩这些图片,并告诉宝宝这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宝宝可能听不懂爸爸妈妈的话,但是,他会好奇地注视着这些图片。
爸爸妈妈也可以抱着宝宝看一些图文并茂的电视广告,过后,再找来这些电视广告的宣传画,大声念给孩子听。当你一再重复这个过程时,宝宝也会跟着无意识地模仿你的声音,慢慢地他就会发现声音和他看到的字是有关系的。
宝宝对彩色图片感兴趣后,爸爸妈妈可以把图片装订成书。玩耍时,可以不时地翻动这些书,宝宝会认识到:书不仅是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它还有内容:鲜艳的图画,奇妙的文字符号等。
父母应该让宝宝觉得看书是件快乐的事,千万别把“读书”的过程变得太“正式”。我们应充分发挥图片书的作用,在宝宝心情愉快的时候,给他翻动图片书。一边翻书,一连用轻松活泼的语调向宝宝介绍:“红红的苹果、白白的萝卜、绿油油的青菜……”随后,连续地翻动白兔、萝卜、青菜的图片,给宝宝唱儿歌:“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爱吃菜。”待宝宝喜欢图片书后,再选择其他相似的书为宝宝“读”。
家长可以在宝宝的摇篮里、坐椅上、玩耍的毯子上放一二本书。宝宝就有充足的机会“读书”——玩书了。
三、让1—3岁的宝宝“游览书园”
1、以游戏引导宝宝“书园览宝”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阅读”较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下面的数字游戏可供家长参考:
为宝宝准备10张卡片,一面是数字,另一面是和这个数字形状很像的图形。比如数字“1”的另一面是一条扁担;“2”的另一面是鸭子;“3”的另一面是只耳朵;“4”的另一面是面红旗;“5”的另一面是只秤钩;“6”的另一面是只烟斗;“7”的另一面是只拐棍;“8”的另一面是只哑铃,“9”的另一面是只饭匙;“10”的另一面是小棒敲鼓。游戏前,把这些卡片挂在绳子上。游戏开始时,父母和宝宝一起掀卡片。父母一一掀动这些卡片,边对宝宝唱道:“1像扁担,2像小鸭……10像小棒敲小鼓。”然后一一地把这些卡片交给宝宝,并同时数道:“1、2、3、4、5、6、7、8、9、10”重复一段时间后,宝宝熟悉它们了。爸爸妈妈再提醒宝宝注意书本上的数字,把每本书上的页码指给宝宝看,让他形成这样一个印象——这些数字是书的一部分,它会组合成迷人的“阅读幻境”。
2、让宝宝吮吸故事的琼浆
听故事是孩子很喜欢的活动,它对1-3岁的宝宝来说尤为重要。听父母讲故事,不但给宝宝提供了语言交流的机会,而且扩大了他的词汇,丰富了他的语言。
爸爸妈妈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边给宝宝讲故事,一边用手慢慢地翻动桌上的书。这时父母会发现:宝宝直盯盯地看着书,不时地眨巴眨巴着小眼睛——书似乎是故事的源泉,故事就是从那儿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的。故事,缩短了宝宝和文字的距离。
通过游戏、讲故事等活动,宝宝已经能识别最基本的数字,也有了对文字的兴趣,这时,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汉字了。
和宝宝走在大街上,你可以指着小狗说:“小狗。宝宝,你看那只小狗。”看到广告牌时,可以指着广告牌上的字大声地读给宝宝听。游公园时,你可以让宝宝看绿绿的树,红红的花。回家后制作一些卡片,一面写上“狗”、“树”、“花”、“青蛙”……另一面画上它们的图案。宝宝很快就会对这些字感兴趣的。
妈妈用布袋装了几个苹果回来,先不要打开,让孩子猜一猜,“妈妈今天给宝宝买了什么?”再让他在布袋外摸一摸,宝宝可能猜不出,这时妈妈可以用他听过的一首儿歌提示:“大苹果,圆又圆,妈妈带我去公园,我不哭,我不闹,妈妈说我好宝宝。”宝宝根据“圆圆的、硬硬的”,一下子猜出苹果。这时妈妈可以制作一张图片,一面写上“高兴”二字,一面画上苹果笑脸的图案(突出笑脸)。这样宝宝就把口语“高兴”与字的符号建立起了联系。
四、为宝宝创建早期阅读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3岁以前的孩子的世界主要是家庭,与他关系最密切的人,便是他爸爸、妈妈。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成了孩子的榜样,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孩子。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书香”的父母,就在家中设置一个书橱吧,在书橱中多放些书。书橱中许多父母不是每天都有时间陪宝宝“读书”的,如果父母由于工作忙、出差等原因没有时间陪宝宝“读书”。可以事先请人代替一下,务必使宝宝形成“天天要和书做伴”的习惯。
在培养宝宝“早期阅读”习惯的同时,父母也要注意宝宝的阅读卫生。首先,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户外,都应该有充足、适当的光线,以免损伤宝宝的视力。其次,要避免有许多干扰因素的环境,如果周围有人大声说话,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电视机里正在播放卡通片,也会让宝宝心神不定,在这种环境中读书,会让宝宝觉得读书是一种“烦恼”的事。另外这时不必过分强调宝宝的读书姿势,因为这时的宝宝生性好动,是“坐不定”的小家伙,他们每天读书的时间也不长。待宝宝稍稍长大以后,再逐步强调他们的读书姿势。
孩子的阅读是综合性的心智情感活动,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亲爱的爸爸妈妈,别忘了给您的宝贝营造早期阅读的精神氛围。
特别提醒怎样给宝宝 讲故事
年幼的宝宝,无论是心理发展,还是生活阅历都和成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讲给宝宝听的故事一定要适应宝宝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孩子好动,坐不住,这就要求故事不能太长,每次应该掌握在10分钟到20分钟之内。时间短,故事内容就要集中,人物形象要突出,尽量不要使用描写性的语言。宝宝掌握的知识还少,所以故事的用词造句必须符合他的理解水平,尽量使用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对于一些难懂的词或句子,家长讲述时要换成孩子容易理解的相应的词,并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语速放慢,使他们一听就懂。比如,一个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看,桥上过来的人真热闹,有骑马的、推车的、挑柴的。”这给大人看,还显得形象具体,而对孩子来说,仍缺乏生动的感觉。如果说成:“嘿,看,过来的人真热闹,骑大马的咕隆地跑过来了,老头推着小车吱吱扭扭地过来了,小伙子挑着柴禾闪乎闪乎地走过来了。”这样绘声绘色,让孩子如同身临其境,听起来就不枯燥乏味了。
讲故事时,父母要投入感情,要注意语调的高低适中,快慢合宜,要有节奏感。如果你讲的故事里面有好几个角色,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帮助宝宝来区分他们。比如,故事里有一只老虎、一只兔子和一只小鸟。那么你可以用低沉、粗哑的声音代表老虎,温和的声音代表兔子,柔软、细细的声音代表小鸟。如果故事的语言平淡呆板,就容易使儿童感到疲劳乏味,为了感染儿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可以适当借助动作姿势。比如,用双手做出爪子的样子来代表老虎,用双手放在头上来表示兔子的长耳朵,用双手做翅膀表示小鸟在天上飞翔。这些动作虽然都很简单,但是他们能够给宝宝带来栩栩如生的形象,带他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情境,丰富他的想象力。
怎样给不识字的宝宝选书
针对幼儿的视觉特点,家长为他们挑书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色彩鲜艳,颜色的对比强烈;二是画面内容要相对单一,不要太复杂;三是封面的整体设计比较活泼,符合宝宝的心理特点,这样的封面可以通过颜色、版式和活泼的观感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如果你对一本书的内容非常满意,却不喜欢它的封面,不妨试着给它包个可爱的封皮。书包好后,还应该在封面上写上书的题目,字不能写得太小,要能够引起宝宝的注意。
对不识字的宝宝来说,书是“玩具”,而不是“教具”,给宝宝选的书最好不要太大或太厚。太大或太厚的书都不方便宝宝拿。和这个要求相关的是,书里的字不能太小、太多。对宝宝来说,书里的文字要尽量少一些,图画要尽量要多一些。图画和文字的比例在这个阶段应该是图画占绝对优势,但是文字也决不能没有,而且文字甚至应该出现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至于颜色,文字和图画应该形成一个明显的对比。比如在一幅彩色的画旁边,最好配上黑色的字,这样能帮助宝宝将它和图画区别开来。字的密度也不能太大,最好是排得松一些的。
呈现出可爱的形状的书本,会成为孩子亲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