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正日与普京:第二次握手

2001-09-06

世界知识 2001年17期
关键词:金正日半岛朝鲜半岛

陈 池

应普京总统的邀请,金正日于7月26日率朝鲜高级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专列在经过长达八昼夜的长途跋涉后,于8月3日抵达莫斯科。两位首脑于8月4日在克里姆林宫进行了友好务实的会谈,签署了《莫斯科宣言》和一些双边合作文件。这是自1984年金日成主席最后一次访问苏联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赴俄罗斯访问,也是金正日接班后首次对中国以外国家进行的正式访问,颇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共同的利益将朝俄拉到一起

朝鲜半岛战略地位重要,二战后一直是美苏关注、角逐的场所,半岛南北分裂及朝鲜战争就是证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构想,将朝鲜半岛视为争夺有利战略格局的桥头堡。特别是小布什上台后,对朝鲜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政策,并利用各种手段对朝进行封杀打压。另一方面,美国将俄罗斯描绘为欧洲的“最大威胁”,大力推进“弱俄”政策,图谋撕毁1972年同苏联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坚持开发部署NMD和TMD。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正暗中策划成立以美、澳、日、韩四国为骨干的“亚太小北约”,目前虽以“非正式对话机制”为外包装,但一旦条件成熟,就可蜕变为军事集团。

面临共同的威胁,朝俄均感到有加强双边关系的必要。《莫斯科宣言》宣称,“在新世纪,俄朝将促进以权利优先、平等、互相尊重与互利合作原则为基础的新的公正的世界体制的形成”,“注意到1972年反导条约是战略稳定的基石,是进一步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基础”,“朝鲜的导弹计划是和平的,不会对尊重朝鲜主权的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这表明双方对当前国际事务有许多共识,并将在外交上进行协调。

恢复友谊相互尊重

冷战时期,朝苏曾是亲密的“兄弟盟邦”。苏联解体后,俄在国际事务上一度对美“一边倒”。在对待半岛事务上,俄也是“重韩轻朝”,中断了对朝极为重要的一切经济军事援助,贸易额也减少到最低点,甚至于1995年决定停止执行俄朝友好合作条约的军事条款。至此,俄对朝的影响力也几乎丧失殆尽。然而俄的这些做法不仅未能使自己融入西方社会,反而遭到挤压,地位一落千丈。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俄又提出“双头鹰”和“全方位”的对外政策,努力恢复与前盟友的关系,扩大外交余地,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俄开始采取对朝韩“平衡对待”的做法,扩大对朝贸易,积极参与半岛事务。1996年4月,美韩联合提出召开朝韩中美参加的“四方会谈”建议时,俄担心丧失在东北亚的影响,倡议举行有俄日参加的“六国会议”。2000年2月,俄朝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7月,普京抓住朝鲜调整对外政策的机遇,进行了有史以来苏俄首脑对朝的首次访问,迈出了改善双边关系的重要一步。俄罗斯在短期内虽然难以重振昔日苏联超级大国的雄风,但它的大国地位、军事实力,以及与朝鲜半岛的历史渊源,仍然是朝可借重的重要力量。

在这次会谈中,普京表示俄国将在朝鲜半岛的统一过程中“发挥建设性的负责作用”,对朝要求美军从韩国撤出表示“理解”,支持南北双方开展对话,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条件下实现半岛的和平统一;金正日则重申朝将继续遵守到2003年之前不进行弹道导弹发射试验的承诺。此举表明,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事务的影响力已较前提高,这将加重俄同美在反导谈判中的筹码。有评论说,金正日在朝美、朝韩高级会谈之前用半个多月时间乘火车访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目的是向世界显示,朝政局是稳定的,而且朝鲜不会屈服于任何方面的压力。

经贸合作舞台很大实施起来困难不小

朝俄经济、科技互补性很强。朝丰富的稀有金属、廉价的轻工业品、矿产品和水果蔬菜等,都大量销往俄罗斯。当年苏联曾帮助朝建立了基干工业,但现在许多工厂设备已经老化,零部件不足,急需改造和更换。在实现朝鲜铁路现代化和将京义线(纵贯朝韩的铁路)与西伯利亚铁路连接、以及铺设俄向半岛输送天然气管道等项目上,俄已表示愿助朝一臂之力。

此外,朝鲜过去主要依赖苏联提供武器装备,这些设备现已陈旧,也急需俄帮助更新。

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协议内容要付诸实施,尚需克服相当多的困难。如由于日本一贯敌视朝鲜,使朝难以同意将“四国会谈”扩大为“六国会谈”,因此俄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能与中美一起,以平等身份参与讨论半岛事务;朝鲜扩大贸易,改造老厂,购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但朝鲜外汇有限,俄方又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提供无偿援助,俄方是否同意提供贷款或延期付款尚需协商。这也不能不使双方的经贸合作打些折扣。另外,俄如果向朝提供先进军事装备,可能引起美韩的疑虑和不满,俄方也不能不有所顾忌。▲

猜你喜欢

金正日半岛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半岛骑遇”,5月阳澄湖半岛上演最欢乐骑行记
My Home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