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健康进行到底
2001-08-06莉
本刊记者:杨 莉
你对自己要求很高,在工作上更是不甘落后。可最近你总感觉精力体力大不如前,疲劳倦怠,还常常便秘失眠。去医院反复检查又没有任何问题。掰掰手指头,年纪不算大,这到底是怎么啦?专家提醒,你可能正处于“亚健康” 状态。据我国卫生部对城市上班族的调查表明,上班族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本刊记者特访了有关专家共同讨论了该问题并编发此稿,以飨读者。欢迎更多的专家、读者关注“亚健康”问题,加入到这一讨论中来。
亚健康,并非无病呻吟
随着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亚健康”这个名词可能已耳熟能详。但当真要说清楚亚健康是怎么回事,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那么对于这个名词,专家是如何解释的呢?
华永秋主任医师(上海虹园门诊部亚健康专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这种现象不理解:病人自己感到身体有种种不适,上医院做常规检查又查不出毛病。还以为是病人调皮,无病呻吟呢。现在人们对这种状况逐渐清楚了,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
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疾病。更重要的是,亚健康有转化性,或者向疲劳状态转化,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
何裕民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证,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并无不同。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亚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亚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做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
亚健康状态各阶段之间尽管有时界限不十分清晰,但他们的关系就像相互衔接的区间车一样,从健康驶向疾病。
信号闪闪,健康Bye-bye
看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若不及时调整状态,就会陷入疾病的深渊。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摆脱亚健康,当然先得了解一下亚健康发出的危险信号了。
华永秋主任医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自称“乏力疲劳”的患者,每个患者诉说的乏力,很可能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含义,有些甚至潜伏着病患危机。一部分人的疲劳同心理情绪密切相关,心理或情绪不佳时,即使从事正常限度内的工作及活动,也会主诉疲劳,这种称心理性疲劳;心理健康而体力支出过度所产生的疲劳,我们称之为生理性疲劳;而应该重视的是隐藏着疾病的“病理性疲劳”。
感冒引起的疲劳较为常见,它是病毒的毒素作用引起的。此外,较多见的是空气污染引起的化学性疲劳,如汽油、苯、铅等都能影响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疲劳。其次,长期服用各类保健品和药物也会引起化学性疲劳。上述的疲劳与长期接触污染环境有关,还是较容易被亚健康医师筛选出来的。
一般来说,没有上述原因或劳累过度,而出现的疲劳乏力,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这是因为凡患有某种疾病的机体,不管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病变,总先打破其体内平衡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神经传导也不像身体正常时那样敏感,身体某些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种病变在形成之初,尚不出现较严重的症状表现,仅以疲劳最为明显。像林先生的例子,读者(特别是脑力工作者)要引以为鉴。
林先生是一位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编辑,最近一直感到疲劳和乏力,一开始认为可能是工作劳累过度也就没有在意,只是每天多安排了一些时间休息,但一个多月后仍然乏力、疲倦,只好就诊于亚健康专科门诊,没想到竟有严重的脂肪肝伴GPT增高、高血脂症,并且还有长期感染的可能,而诸多病状中主要表现仅为疲劳。
何裕民教授: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也有鲜明特征。在城市相对富裕的市民中,亚健康的表现有: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低免疫力的三高一低倾向。而在农村或相对贫苦的人群中,亚健康状态则以慢性劳损、肌肉关节病变和疼痛、营养不良、慢性感染等所占的比例为高。
治病靠医生,健康靠自己
亚健康为机体亮出黄牌警告,可是它在常规体检中又不能明确诊断,我们是不是只能听天由命了?吃些补品或许能补回健康来吧?
华永秋主任医师:目前有多家医疗机构开设了亚健康门诊,专家们将根据病人提供的详细病史、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结合有关体检,甚至心理测验,为病人指出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及隐患,提供生活习惯正常化的建议。
何裕民教授:长期以来,社会形成了一种共识:身体差了就要“补”。其实,这是不对的。也许在过去,处于营养不良、虚弱状态的人比较多,但今天,这类单纯的虚弱者已不多见,大多数人只是由于紧张、压力加上营养过剩、代谢失常,才促成了亚健康。因此,对于亚健康者来说,重要的不是“补”,而是“调整”,要调整代谢、调整免疫、调整心脑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调整心身功能状态。
处于轻度心身失调状态的,须引起注意,可以自我心理调整和行为纠正为主,不需特殊的药品。只有当亚健康状态不易缓解恢复时,才有必要服用保健品或中成药。
与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学并不专长治病,而是擅长于调整状态。要有效地调整亚健康,应该遵循中医辩证原则和方法。处于前临床和疾病、衰老状态的人,可考虑适当选用一些保健品或中成药。例如,判为郁证的,可以逍遥丸为主;情绪不稳、胃纳欠佳的,可试用归脾丸;偏于痰湿的,可试用二陈丸等。有三高一低倾向的,试用灵芝制剂也不错。常常精神疲惫,体力不支,易疲劳,畏寒怕冷的,可试用生晒参制品;兼有虚热内火的,可试用西洋参制品;所有这些情况也都可试用灵芝制剂。
华永秋主任医师:很多疾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子”、“外部环境”和“生活习惯”三大要素有关,其中“生活习惯”是自身养成且容易改变的因素。
亚健康大多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良而引起的。人体的各个器官可以说与生俱来就有昼夜节律的变化。白日开始,首先是皮肤感受到了温度升高,随之将是眼睛接受光线的刺激等,各种刺激随着传入神经通往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综合调节使各种内环境包括分泌腺、内脏器官等开始一天有规律的活动。现代化的社会里,在职人员的生活节奏很快,而且紧张。常常是就寝时间延后,甚至在凌晨,而起床时间同步延后至正午,早餐当然被取消。人为地打破正常规律,机体一时无法调整,就会出现不适,有损健康。为了保障健康人不生病,请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吧。
健康生活习惯九律
不吸烟;
不过度饮酒;
每日进早餐;
每日平均7~8小时睡眠;
每日平均9小时以下的工作;
定时坚持体育锻炼;
饮食考虑营养平衡;
不多发生自我感觉紧张;
生活有规律、有节奏,符合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