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人是怎样教孩子学音乐的

2001-07-13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10期
关键词:乐曲乐器德国

全德国8千多万人口,是音乐之邦,单合唱团就有4万个,还有2万5千个业余或专业的乐团和为数众多的舞蹈团,大约每4个德国年轻人就有1人会熟练地演奏一种乐器,或在一个合唱团里唱歌。可以说,音乐在德国像空气与水一样与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普通德国人对声乐、器乐都显得那么在行,技艺精湛,随时都可以向人露一手,这和他们儿时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

德国的家长不像中国的许多家长那样,替孩子作决定,并在固定时间迫使孩子去学某种乐器,而且即使家长不懂音乐,也会时时监督着他。

幼儿阶段的德国孩子,其实是玩多学少,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却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家长呷着啤酒,津津乐道地与客人谈论着音乐作品时,当他们十分投入地在家中演练自己钟爱的乐器时,当他们领着孩子参加音乐盛会时,孩子天然具有的对艺术的爱恋便产生了。久而久之,儿童的好奇心诱惑起来了,于是开始学习音乐就成为一种享受了。当然,学习的困难是必然存在的,但兴趣是人的能量的调节者,能使孩子保持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因此,德国的家长普遍认为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比用棍棒压迫儿童苦学有效得多,快乐得多。但前提是要成功地创设能够让孩子感受音乐美的家庭环境,环境的刺激越丰富,越能促进儿童参与环境的欲望。

快乐的学校音乐教育

走进德国的幼儿园,几乎见不到孩子们正襟危坐的模样。老师主张音乐课首先要放手让孩子去接触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常见的有三角铁、铃铛、木琴、鼓号等,老师放手让孩子用手去摸一摸、敲一敲、弹一弹、吹一吹,感受各种各样的声音;还要求他们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鸟鸣、犬吠,人的欢呼、喝彩、叫喊,马路的噪声,机器的轰鸣等,让孩子利用一切机会去感受音长、音色、音高、音准,噪声与寂静等。音乐教学当中,老师不仅教孩子听音乐和唱歌,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与乐曲的理解,进行即兴的动作表演。具有独创性的,老师与同学就会大力地肯定与表扬。有时,老师还会出一些有关音乐表现的题目:如“美丽的春天”,“冬天的滑雪场”等,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用动作,用美妙的琴声,用模仿的各种音响表现,形成一幅幅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音乐图画。除此以外,通常在课间,老师也会请学生上来演奏一两件乐器,或唱一支歌,跳一段舞。有的老师弹琴为学生伴奏,师生共同合作,气氛十分融洽。他们的音乐教育并不与其他学科截然分开,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曾观摩过一堂听音乐想象旅游的语言表达课,老师选择一段合适的乐曲,请同学采用最舒服的姿势坐好,头自然下垂,手放松,闭上眼睛,可以听到乐曲当中有潺潺的水流声,水禽的鸣叫声……老师作一些配乐的提示,孩子们完全沉浸在乐曲中了。播放两遍以后,老师请学生用十句话来描述那段想象旅游的情景,孩子们热烈地展开讨论,很快,许多优美的表述即刻产生了!我们看到,德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它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理解音乐,享受音乐。

多彩的社会音乐活动

德国通常每年要举办100多个音乐节,广场音乐会随处可见。很多人会冒着雨、顶着风,认真地观看演出。笔者亲眼看到,一天,慕尼黑皇宫前的广场贴出海报,世界著名的指挥家祖宾·梅塔为今晚的音乐会执棒,这对市民来说,可是一次盛会啊!入夜后,寒气阵阵,可是广场上站满了人,临街的建筑物台阶上坐着合家而来的听众,他们身穿厚厚的保暖衣,在台阶上点着白色的蜡烛,自备饮料和食品,静静地凝神细听,孩子们安静地坐在家长身边,接受神圣的音乐洗礼,多么感人的一幕!这个场景充满了音乐的感召力,儿童的心灵在这里得到深深的滋润。

德国为数众多的教堂一般都有儿童唱诗班,这也是孩子得到音乐熏陶的另一种方式,当他们用纯净甜美的童声合唱进行赞美和祝福时,他们不仅通过演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也让周围的成人受到强烈的感染。

猜你喜欢

乐曲乐器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始乱
德国豹2号
学乐器
乐器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