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路同行
2001-06-28
拿起这本铜版纸,全彩印,充满令人喜爱的各色藏品身影的沉甸甸的《收藏》杂志时,内心的感受不只是喜悦,而更多的是对她百期成长的艰辛历程的回味。
1993年春寒料峭的时节,当黄土高原上的迎春花尚未吐蕊,严寒和冰雪还覆盖着北国大地之时,《收藏》像一位红妆素裹的少女,飘然落地。尽管她的脚步还颇为稚嫩而不那么坚实,尽管她的容貌还称不不上天香国色而微带土气,但她的降生,却无异于一声春雷,一抹朝霞。在沐浴着改革春风的古老而年轻的华夏大地上,第一家收藏界的喉舌与媒体,在成千上万热衷于民间收藏事业,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仁人志士的翘首企盼中,应运而生了。
从祖国的心脏北京,从号称藏界半壁河山的沪上,从白寻茫茫的边疆,从书声琅琅学校课堂,工农兵学商,支持的订单和函件纷至沓来,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与信心,从此,几位参与创刊的同仁坚定了一个信念:这面旗举对了,这条路走定了。当时,我们多么需要支持,多么需要肯定!是亲爱的读者,是数以千万计的民间收藏家,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正像著名希腊神话中所描述的安泰与大地的关系,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大地所给予的力量与营养。
八年奋战,洋洋百期摆在读者面前。我们的路走得怎么样?结论还应当由广大读者作出。使人产感到高兴和慰藉的是,八年之中,我们刊物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刊物定位于雅俗共赏,中间编上,文化品位得到广泛认同和赞赏;编辑力量由弱到强,业务素质有了提高;栏目的设置渐丰富,满足闻各方面的需求;专家咨询组参与审稿把关,减少了诸多失误;遍布各地的特约撰稿人的队伍初步形成,再加海内外作者的大量来稿,为杂志提供了充分的给养;从印刷、纸张、装帧来说也是年年有新招,不断在提高,力求美轮美奂。所有这些变化与举措,都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认可与支持,刊物的订数逐年攀升,发行量居于中国内地同类期刊之首。
当然,这样说并不表示《收藏》人已经飘飘然了,已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了。不是的!《收藏》人更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重任与读者的期望;作为编者,我们会在藏刊如林的挑战与竞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将澈流勇进,迎难而上。我们有责任向亲爱的读者表明态度;八年前我们既能在中国藏界万马刘暗、万籁俱寂中看中机遇,打破沉默、独树一帜,今后我们会有充足的信心和能力、独避蹊径,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又能满足读者多方面需要的新路来。
八年来《收藏》的血脉已牢牢伸张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收藏》的根系已深扎于华夏文明的沃土,《收藏》的触角遍及海内外、《收藏》的读者已与我们建立了血肉相连、牢不可破的友谊与联系。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力量的源泉,立于不败之地的牢固保证。
亲爱的读者、每当我们拿起电话听到你们的声音,每当我们打开你们那热情洋溢的来信,我们都会被那灼热的感情和嘱咐、期望所深深打动。在《收藏》发行百期之际,让我们杂志社全体同仁借版面的一角、在此深深地问候一声:“你们好,我们感谢你们,让我们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