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废书
2001-06-22袁国良
青年文摘·下半月 2001年8期
袁国良
一天,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
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口猪,终于置了一对银子镯。
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却又回来,拉我到僻静处:“孩于,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
“什么厂我心里格登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一宇不识的家长。
“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
“哪米的钱?”
“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撕去包装,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
“孩子,行吧?”
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滑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
“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吗?”女友问
“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胡秋慧摘自《家庭之友》200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