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和元宝—中京伯文”钱牌

2001-06-14内蒙赤峰:程正航

收藏 2001年1期
关键词:面额元宝钱币

内蒙赤峰:程正航

编者絮语

赤峰程正航先生,“统和元宝—中京伯文”钱牌在本刊亮相了。

这枚钱牌,诸谱无载,千百年来的史料,钱币论文亦未提及,是一枚孤品,创见品。既是“孤品”,在赝品充斥的今日,必然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取得泉界的共识,方可承认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我想,有兴趣的人们尽可在它身上“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是好事,是完全正常的学术讨论。我想,程正航先生和泉界人士都会理解,因为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骗不过行家的法眼。

作为编者,我没有见到实物,按说是没有完全把握下结论的。但是,无疑照片拍得清晰可观。铜质偏暗偏红,具有辽钱普遍具有的特征。钱牌上“统和元宝”四字钱文与辽小平钱“统和元宝”风格完全一致,粗犷而豪放,然写法又各有千秋。“中京伯文”四字遒劲而微带魏、隶笔意,显然非当今造假高手所难为。整个钱牌形制阔短,紧凑而给人舒展厚重之感。与南宋“临安府行用”钱牌相比 :南宋钱显然纤秀、劲瘦,书法亦更加拘紧、工整而规范,正好反映了一南一北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同时也是辽与宋国力与国情的写照;一方面雄心勃勃、蒸蒸日上;一方面偏安守旧、循规蹈距。“统和元宝—中京伯文”钱牌中“伯”字,也是当时常用的通假字,“伯”与“佰”通用。被泉界先贤戴葆庭称为“刻骨铭心”藏品的“壹当伯钱”,(初断为晚唐史思明所铸)就在钱币上用此“伯”字。另外,从此钱包浆上看,其熟旧程度亦与伪品有明显不同。

鉴于相隔千里,本刊编辑工作常存在着这样的缺憾 :作者寄来的照片虽可断其大概,而文物鉴定是一件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仅凭照片下结论,未免失之草率。但作为一个面对全国的刊物,又不能不如此。因为所有刊登的稿件,都要见到实物是不可能的。所以希望读者谅解我们的苦衷,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自鉴能力,也希望作者照片尽量拍得清晰,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我想,此枚“统和元宝—中京伯文”钱牌,如果经专家目验实物(程正航先生本身也是一位修养有素的钱币收藏家),其意义将是重大的,因为它的出现要早于南宋“临安府行用”二百多年。这样,它就成为我国钱币史上又一枚形制特殊的大面额钱牌。而南宋的钱牌也只是在见到了辽“统和”钱牌后,随形而铸造行用的。我国的钱币史册上也应因此而改写一笔了。

为防止有人仿铸,本文不提供具体数据。

2000年6月30日,笔者出差去了一次辽东半岛的沿海名城——大连。由于来去匆匆,所以在大连逗留的时间只有7月2日一天。时间暂短,笔者未曾去过一家百货商城,目的只是寻找古钱币市场。几年前曾两次到过一个规模不大的邮币卡市场,这个市场在“大连饭店”附近。此番旧地重游,市场早已不知去向,经打听,才知它已迁往距胜利桥不远的一家邮局的后面,但已不是露天性质。走进这个只有30余个摊位的市场,所见货物多是各种邮品、磁卡、纪念币、毛主席像章之类,只有少数几个摊位经营的是瓷器、玉器及其他杂项,而古钱币的数量却是少得可怜。笔者对此遗憾不已。但既来之,则安之,我还是希望能有所发现而不虚此行。终于,笔者在购得了一枚钱身完好,只是坑色不佳的大安元宝之后有了大的惊喜 :在位于市场入口处较远的一个柜台里,发现了一枚泉界未曾披露过的钱牌——“统和元宝—中京伯文”。

此钱牌为开门见山的传世品,系泛黄色青铜,质地精良。通身显示出熟旧温润的气息,均匀自然且坚致的褐色包浆使人感到了它是历经沧桑之物。同时,自然磨耗及磕砸痕迹明显,绝无故意而为之可能。从造型上看,此钱牌上为圆角,下为方角,正反两面均有边廓。从钱牌的制作上看,上半部铸有一小字统和元宝,与钱谱中所列小字统和并无二致。只是由于磨耗,钱文中的“统”和“宝”字已不很清晰,特别是“宝”字。在钱牌下方,则铸有“中京伯文”四字。字为楷书,风格朴厚拙重,颇有辽早期汉字受魏书影响的韵味。而在钱牌之背面,上方铸出的恰是统和元宝的背廓,而下方则无任何文饰,综上所述,此钱牌当为辽代之物,可排除后朝或近代铸造之可能。

纵观此钱牌,可谓庄重大气,简单质朴,铸造精美,并无半点花哨。一眼看去,便知其是不同凡响的可派用场之物。说其精美,有几处可圈可点,如字文精当,边廓整肃,气息不凡。特别是统和元宝的背廓,突破了一般辽钱所给我们的错范印象,而是规规矩矩,颇类宋钱,这种情况在辽钱中是很少的。看来,技工们在钱牌制作过程中很是费了一番匠心。1993年秋季,笔者曾集得一枚开门见山的清宁通宝钱,此钱铜质类宋钱,背廓深峻规整,如不看正面,人们很难认定它是一枚辽钱。不久此钱转让他人,笔者事后颇有悔意。

此钱牌美中不足的是裂痕严重。其一,在钱文“宝”及“和”字直至右上部边廓有贯通性裂纹;其二,在京字下方边廓处,亦有一处细微裂纹。但这些,似乎不会降低这枚钱牌所能显示出的分量。对于这枚钱牌的其他概况,笔者在很少参考材料的情况下,斗胆作如下臆测 :

1. 此钱牌或许为辽钱中的又一创建品。在我国,对辽代钱币的研究历史悠久。远的不说,自1919年以来的80余年中所面世的论文、专著、图谱等就很是不少,但均无关于辽代有钱牌的说法,更无“统和元宝—中京伯文”的明确记载。而在古钱图谱中被公认为钱牌的,惟南宋末年所铸的“临安府行用”及“和州行用”(新莽的“国宝金匮直万”又未归入钱牌之列) ;那么,比南宋钱牌早250年左右的“统和元宝—中京伯文”能否成为中国第一钱牌呢?

2. 此钱牌铸于统和时期应该说没有问题,但具体说来,似应铸于1007年至1012年间。因1007年(辽统和25年)辽朝开始在故奚王牙帐地故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城建中京,而统和年号则持续到1012年初,随后便启用了开泰年号。

统和时期是辽朝的兴盛时期。重新建造一处规模超过辽上京的都城,这在当时的辽国是一件大事,因此,通过某些方式留下纪念痕迹则是其必然,而在铸币上显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动作,这在一些封建王朝中并不少见,辽朝因袭此法自然也无可厚非。

3. “统和元宝—中京伯文”出自辽东而未出自中京也不足为怪。钱无双脚走天下。商贸往来、走亲访友、人员调动等,都是使钱币移位的正常因素。况且,辽东,特别是辽阳(辽之东京)一带是契丹人的发祥地,拥有较多的辽文化遗存也比较顺乎常理。其中在古钱币方面,仅据郑家相的《辽钱考》载,在辽东发现的珍罕辽钱就有三枚“应历”、一枚“保宁”、一枚折十“清宁”、一枚“清宁二年”、二枚“折三咸雍”、二枚“大辽天庆”,还有“百贴之宝”和“巡贴千宝”各一枚,而这些珍罕品,却未必多是铸自辽东。

4. 至于此钱牌的性质或用途,似乎有以下几种可能:

首先,似有纪念币性质。既然此钱牌的铸造于建立中京这个大背景有关,那么,就有属于纪念中京建立之性质的可能,而在钱牌上明确了“伯文”这个前所未有的大面额,这既显示出此枚纪念币的分量之重,也为它可以进入流通领域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同时说它类于今天的流通纪念币或许也有一定的道理。

其次,或许有用于赏赐之可能。中京建成后,将铸有统和年号、新京名称及大面额的钱牌赏赐给大辽的有功官员,以志庆贺和纪念。

第三,或系未能正式通行的大面额行用币。这个想法胆子似乎太大,但或许也有些道理。因为宋、辽于1004年末订立了停战讲和的“澶渊之盟”以后,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建立中京的事也得以纳入日程。而这时,由于货币经济和货币制度已基本确立,所以,在对外往来、市场交换、民间借贷、税收刑罚,以至文化礼俗等方面都开始大量使用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辽王朝以索赔的方式从宋朝获得了大量的白银、铜钱,并使之在辽地流通,但仍感到货币短缺,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而辽地由于缺铜,加之自铸能力低下,所以,本朝铸币更是供不应求。在此情况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铸行大面额钱牌以缓解通货不足之矛盾,有没有可能呢?应该说有。因为在辽代,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流通中的货币形态是十分复杂的,大面额货币的铸行,并非都是通货贬值的结果。而大面额钱牌准备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中京铸行则是可能的。但也许后来并未实行。因为铸行的钱牌一定不会很少,应该早有实物面世。大概是考虑不合祖制(因为有辽以来,尚未有铸行大面额行用币的先例),加之辽圣宗时物价相对稳定,斗米不过数钱,恐大面额货币在民间流通其实不便,因此,使“统和元宝—中京伯文”在试铸后,就因诸多考虑而未正式通行则是情理之中的了。

第四,作为兑换平钱的凭据。应该说,不论是军队,官员还是其他什么公务人员,外出行动是携带较多的金属货币都不是很方便安全的事,而制作一种凭证,不作为一般流通用,但可持它随时到钱庄兑换行用币,从而发挥其类似“支票”、“钱票”的作用。

第五,或许具有镇库,开炉性质。作为一处新建的都城,设置钱炉和钱库应是顺理成章之事,因此,以标明年号、地点及特殊面值的钱牌作为于开炉或镇库的“吉祥物”,应该是说得过去的。

关于“统和元宝—中京伯文”的性质,笔者不揣冒昧地作了以上推测,不知是否牵强?当然,对于某些特殊的钱品,人们会从许多方面进行探讨,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以上,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热望泉界同好,特别是致力于辽文化研究的师长们能发表更加切实、中肯的意见,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看到“统和元宝—中京伯文”的庐山真面目。

责编雍

猜你喜欢

面额元宝钱币
一条叫元宝的金鱼
烤元宝火
钱币翻倍
组合钱币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钱币保存各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