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来对利益集团说不?

2001-06-14■南

南风窗 2001年2期
关键词:利益集团信用利益

■南 雁(北京)

注意利益集团

一说利益集团,人们总说:某些……“某些“是哪些?

对诸侯经济、部委利益、新兴企业家、中产阶级等利益集团问题,量化精确的东西很少,在国家信息中心检索也是徒劳。中国人对中国的敏感问题,总能以中国人的小聪明来对付过去。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很早就注意到利益集团的问题。他在《转型发展理论》中说:“利益集团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它是以经济利益目的相联系的一种无形组织。所谓利益集团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彼此认同,有着共同或基本一致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目的。因此他们往往有共同的主张和愿望,使自己的利益得以维持或扩大。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了若干个利益集团。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现阶段中国利益集团的研究是很不够的。”中国的顽症:腐败问题、地方保护、变相地方债(集资)、地方关税、体制改革、信用恶化、坏账问题、行业垄断、价格失效、豆腐渣工程等等大多跟利益集团有关。既然是利益集团,肯定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体制内的切分,体制外的追逐。减少管理成本、机会成本或交易成本,都要最小化。即便是犯罪成本都要最小化。中国的危机是直接跟利益集团有关的。

美国学者钱颖一说过:政府权力天然大于个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倾向是不可自我抑制的。一旦民众感觉到政府有特权和垄断行为,老百姓就不愿投资或做扭曲投资:结果就一是投机,二是贿赂。各利益集团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至少在事实上刺激了短期效益和投机的形成。对外开放,大多数人都能受益,开展得就比较顺利,对内搞活,首先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于是就进行得不顺利。

诸侯经济的要害

诸侯经济并不是新话题,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制衡故事就上演了好几千年,改革开放后,渐渐尾大不掉。各部委早在20世纪90年代,为争抢中央本级财金的大蛋糕,争抢经济增长点,为汽车、房子问题就打得不可开交。2000年就演出水利部大楼事件,卫生部检疫局大金库事件。争彩票发行,于是大狗小狗开始了一轮新的彩票争夺发行权角斗,财政部立即收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和民政部的福利彩票发行权。利益格局的变化,带来利益集团矛盾的加剧,一是生产要素的矛盾,二是城乡地域经济的矛盾,三是不同项资本之间的矛盾。诸侯经济、部委经济等利益集团冲突、博弈的结果——集团间的平衡,就是中国社会的现状。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格局。

所谓利益集团,有诸候经济、部委,还有企业家和中产阶级。别忘了还有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工人、农民嘴不大,又无人代言,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工人阶级变得越发沉默。获利的强势群体,有地方、部委、企业经济的大盘子撑腰,在决定利益分配时有足够议价能力,外加专家的大嘴。专家在信息财富地位等资源上原本就贴得很近。一旦强势群体的利益受损,触发的反抗就激烈得多。利益集团演出重头戏是法人犯罪,远华走私案,涉嫌公安、海关高级官员,成克杰贪污案涉嫌自治区和人大等,2000年不断的人蛇案涉嫌外贸外交系统的高官。当官员、政府要员和机构联手进行有组织的犯罪时,这就是中国最黑暗一幕的复苏。黑社会的定义就是有组织进行犯罪活动。

著名经济学家张小凤曾指出过“诸侯经济”的要害:

1.违背市场化规律争夺部门或地区利益,损害国家利益,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2.破坏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抢资源,抢投资,抢配置,使宏观调控乏力。

3.破坏国家经济建设统一化,以投机性、排他性、封闭性为特征。搞地方、部委的山头,对国家构成离散力。弱化中央政权,微观上就是造假贩假、重复投资、信贷失控、贪污腐败、法人犯罪。

危险和缺陷

著名经济学家赵履宽指出改革最大的危险: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系,扭曲的市场体系,这种畸形体制下,两套对立的游戏规则及评价标准共存,相互交叉,相互制约,无规则游戏比比皆是,双轨制的长期化制度化是当前社会上广泛寻租、信用滑坡,监管失灵的体制根源。利益集团用体制垄断特权,在发育低下的市场上翻云覆雨。

中国体制上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风险承担体系,不良资产全推给国家。美国学者多恩为中国国有资产操心:“钱都到哪去了?损失无人承担,如果人们用不着负责,他们就会偷空整个国家。”盲目投资再形成大量坏账,拼命逃避风险,企业难于竞争发展。如果我们淘汰了过剩的生产力,而没有风险承担体系,没有体制改革,要么面临更多的不良资产,要么经济缺少发展动力。利益集团博弈结果,给中国带来的是危机和动荡。但很少有人承认,利益集团调合的结果,都在寻找官方保护,大肆投机犯罪。则弱化中央政权,使它的信誉降低,这一问题是灾难性的。利益集团成为制度改革的最大阻力,他们具有很强大的组织能力,以很低的成本,对中央政府的决策施以颜色和压力。当体制缺乏弹性时,制度改革就会因利益集团的干扰而流产。

中国文化的缺陷就是贪赎文化。企业家们说“我重实业,不关心政治”时,你千万别信。新兴的企业家,包括沿海发达地区与外资联系密切的企业家群体,各省、地区的企业家群体还有大的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家群体,他们非常关心政治,关心改革政策,关心政策的连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其实质是关心自己的当期及未来的收益。他们将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升为一种政治要求,并力求通过一定场合表达落到实处。提高社会地位,扩大社会联系渠道,他们希望直接参政,能进入人大、政协再好不过,实在没法则求其次,工商联、民主党派也凑合,并想方设法影响控制舆论。企业家多形式的参政,其目的是保护自身利益。

我们的经济基础建立在“吃阿公(国家)”上,没有建立在尊重他人产权上,借债不还,骗租、骗保、赖债一再发生,把别人的钱拿来花掉不还,不尊重国家社会的产权,有的得不到惩罚,变成暴发户,还得到人们羡慕。在这种信用基础上,金融信贷、股本是肯定发展不起来的。股本一旦变成投机行为,股民就变成了赌民,民间投资和消费都处于萎缩状态。

谨防“拉美化”

中国问题绝不是短期调控问题,关键还是在微观上,在消费与投资的基本架构内,在信用关系的两大支柱——间接融资银行债务系统,直接融资股本系统上。像借债不还,贪一大笔公款就跑,还奢谈什么信用?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信用经济。债是信用的低级形式,股则是信用的高级形式。货币学的基本原理是对债权、债务的一种信用关系的明确。像股权、期权等都是以信用关系为前提的。信用操守的下降,人们本应去寻求强大的专业支持,现在反而退回到寻求关系支持,靠血缘家族的保护和支持。金融问题说到底是信用问题,这是银行成本的关键。信用问题说穿了是信息问题,项目好不好,诚信与否,经济学上叫“信息不对称”。信用是靠制度监管出来的。市场信用下降,是信息的不透明或信息失真,首先受到伤害的是中小投资者,将直接导致投资萎缩。投机、行贿、腐败都是经济没有活力的表现,首要原因是信用问题。老百姓感到信用不足时,就不愿投资或做扭曲投资,一是投机,二是贿赂。正因为市场机会太少,盈利空间狭小,投机者才把大量资本注入房地产和股市。亚洲金融危机就此证明:一个以投机心态支持的系统,一旦集体信心的崩溃,就是整个系统崩溃之时。当市场缺乏公信和公平时,市场就不如赌场,赌场还有游戏规则。社会公信下降,信息不对称性和信息失真的恶果,会使社会安全性下降,导致社会波动幅度加剧。贪污腐败将会危及亚洲经济复苏。

如社会规则同传统文化相对立,那遇到的麻烦就大了。拉美国家也试图采用美国模式,没想到却起不了丝毫作用,制订的法规再多人们也不遵守,必须交大笔贿金才能成事,导致交易成本高涨,国家也很难发展。有法不依有制不行,使拉美国家的黑金政治发生严重的美元替代。俄罗斯没变成共产主义,反倒变成了巴西或西西里。

我们讲了这么多的信用,用意何在?当白道的信用都不及黑道信用时,利益集团、机构、组织必然会跟黑道联手。□

(编辑:张良图:史利)

猜你喜欢

利益集团信用利益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浅析美国利益集团发展及其影响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公共选择与法律——利益集团理论述评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美国利益集团初探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