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发修理到制造
2001-06-07周日新等
周日新等
从50年代开始,我国航空喷气发动机都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开始是修理,后来过度到制造。
从60年代初,航空发动机对外引进中断。自行研制接不上,造成现役的发动机性能日益落后。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不断发生等级事故,成千上万台发动机返厂排除故障,空、海军和援外飞机频频告急。1971年12月,周恩来总理彻夜召开航空产品质量座谈会,一语破的。他指出:空军的关键在飞机,飞机的关键在发动机,“心脏不好”,问题不解决,何以打仗,何以援外!并当场同意从英国罗·罗公司进口一批民用“斯贝”(SPEY)发动机。
从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以来,西方先进的军用航空技术一直对我严密封锁。60年代,航空工业曾经打算测绘仿制民用斯贝,再改型为军用型,由于封锁禁运,未能进行。1972年,英国同意向我单独出售民用“斯贝”发动机。1973年7月17日,英方又约见我驻英大使,表示已授权罗·罗公司,谈判向我出售军用“斯贝”发动机。8月2日,叶剑英副主席在听取有关汇报时,明确指出,英同意向我卖军用“斯贝”技术,是好事情,我们主要是把技术买到手,同时要利用“斯贝”,突破英、美在军用方面对我们的封锁。在此前后,周总理、中央军委叶副主席、李先念副总理等,多次听取汇报,多次作出批示,直接过问、决策引进“斯贝”发动机。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中,江青一伙制造了“风庆轮事件”、“蜗牛事件”,引进“斯贝”一时也成了轰动的“政治问题”,被批判为“卖国主义”、“爬行哲学”。王洪文更跳出来横加干涉,对不同意引进“斯贝”的信件批示“应当重视”。当时三机部的主要领导也向中央提出了《关于不买“斯贝”发动机的报告》。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5月11日,叶副主席毅然批示:“我的意见,不可不买,不好多买”,“目的是引进外国技术,促进自己发展”;李先念副总理批示“我看对”,“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好”(指引进和自行研制)。1975年6月,他们又分别批示:“我同意引进新技术,加速我国飞机工业发展”;“这一件事是我和剑英同志提议的……因英国的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和质量还是有可取之的。”正是他们,顶住“四人帮”的干扰和施压,以打破封锁,坚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起点的胆略和远见卓识,才使引进“斯贝”得以进行。1975年8月,中英双方进行实质性谈判,1975年12月13日,签订了中国引进英国斯贝发动机专利的合同。
“斯贝”发动机,中国型号定名涡扇九,定点西安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生产。在试制生产中,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王震副总理就曾3次到厂检查督促。对于有关技术改造和国产化等,国家拨给了专项资金,作出了相应的部署。西安航空发动机厂于1976年展开试制工作,全体职工全力以赴,先后完成了42万份技术资料的翻译复制,3万余项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攻克了钛合金热成型等76项技术关键。
经过3年多的努力,1979年下半年,分两批装出了4台发动机。同年11月,由中英双方共同在中国完成了150小时持久试车考核。1980年2月到5月,又在英国完成了高空模拟试车、零下40摄氏度条件下起动试车,以及5大部件的循环疲劳强度试验,结果都符合技术要求。中英双方代表签署了中国制造涡扇九发动机考核成功的文件。
涡扇九的起飞推力为545千牛(5557公斤),加力推力912千牛(9305公斤);推重比505,发动机重量1842公斤。涡扇九发动机的制造成功,使中国有了一台推力适中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填补了空白,并有效提高了自行研制水平和能力;通过试制,引进了70年代水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比原来提高一级精度以上,工厂掌握了诸如金属喷涂、真空热处理等12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46项国内先进工艺技术。同时,国内冶金、材料、化工、机械等工业的技术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从而较大幅度缩短了整个发动机制造技术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而且,斯贝发动机的引进,还为航空工业迎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提高发动机及配套产品技术水平,开了个好头。
还应提到,通过试制,改造和提升成功了一个现代化航空发动机厂。西安发动机厂旧貌换新颜,添置了700多台国内外先进设备。其中各型数控设备26台,在当时率先形成了从编程、调整、加工到检验的成套力量,精锻、精铸生产线的设备和工艺,在国内也是一流的。因此,该厂技术力量和条件能够适应新机研制的需要,而且对国外航空产品的转包生产,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系统也独占鳌头。
反思历史,斯贝发动机引进之后的教训也是深刻的。配装斯贝发动机的飞机选型,长期争论不休,举棋不定,延误了时机,致使在当时属于先进的发动机,空白了少年头,不再是第一流水平了。而且按合同购入的40多台发动机,长期停放在仓库里,不仅白白积压了大量资金,还要耗资维护;国家花费10多亿元引进的设备,形成的技术力量,也因斯贝长期“嫁不出去”而未充分发挥作用;斯贝国产化进展缓慢;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借鉴、创新虽做了一些工作,但不尽如人意。
事隔10余年之后,斯贝发动机的使用和国产化有了重大转机,这是久已企盼的,祝它好运到来。
撰文:周日新、孟赤兵、李周书、归永嘉责任编辑:肖 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