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中加油机首席试飞员

2001-06-07赵金海

航空知识 2001年2期
关键词:空中加油加油机密集

赵金海

当王景利大校了解到苏-27、苏-30战斗机经过空中加油,中途不降落,直抵中国珠海机场,他又观看了在第三届中国珠海国际航展上空俄罗斯空军进行的空中加油表演,不禁掀起了他的情感波澜。作为中国空军空中加油机首席试飞员,他与空中加油机的不解之缘又一幕幕闪现在眼前……

1999年10月1日。空军特级飞行员王景利大校,一大早就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等待着,因为他早就听说10多年前自己曾首次试飞的空中加油机要在50周年国庆大阅兵时,在天安门上空向世人亮相。他想很快看到空中加油机飞行的场景。

共和国50周年大阅兵波澜壮阔,声撼大地……17个徒步方队威武雄壮,排山倒海;25个战车方队铁流滚滚,势不可挡;132架战机组成10个空中梯队,从7个机场同时起飞成功集结,以不同的高度、速度和不同的整齐编队依次通过天安门上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空军的综合战斗力。

在首都的上空,第一编队飞过去了!第二编队飞过去了!

第三个空中梯队飞过来了!这是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中国空军加、受油机梯队。就在中国空军加油、受油机在蓝天上飞行的瞬间,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空中加油机首次亮相的消息。

新华社天安门广场10月1日11时07分电:人民空军空中加油机在今天的国庆阅兵中首次亮相。这种空中加油机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

当由两架拖着长长加油管的空中加油机和四架轻型受油机组成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时候,人群中发出一片欢呼声。空中加油机的出现,结束了人民空军无法为轻型飞机空中加油的历史,使人民空军具备了远程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王景利大校两眼一直紧紧盯着电视屏幕,目送着两架拖着长长加油管的空中加油机顺利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他作为人民空军空中加油首次模拟编队的试飞员,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继而又坐在沙发上。他的视线有些模糊……

屏幕上闪现的镜头早已过去,但空中加油机编队呼啸掠过天安门的场面依然萦绕在脑际。欣慰之余,王景利的心情有些沉重,他对于10多年前那次惊心动魄的超密集编队模拟空中加油的试飞刻骨铭心,此刻,29年飞行生涯的往事一齐涌上心头……

王景利曾当过试飞大队长、领航主任、试飞处长,在国内外7个机种17个机型上共进行过2000多个小时的试验飞行,是4种气象指挥员、教员,以及特级飞行员,现为副师职飞行研究员,参加过具有一类风险的试飞项目12个,填补国内两项试飞空白,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

空军历史上的里程碑

超密集编队模拟空中加油,是人民空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试飞。面对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219万公里的边境线,以及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祖国领空、领海的守护者们有时只得望洋兴叹。过去,我们的领空、领海曾受到过挑战,侵略者觊觎的目光从未收敛过。空中加油技术,一直被英国、美国、俄国和法国所垄断。掌握这一高技术不仅要装备先进的加油机和受油机,还需要有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人胆略的飞行员。

空中加油技术一直困扰着年轻的人民空军。掌握空中加油技术,实施远距离奔袭防御作战,捍卫祖国领空、领海主权,成为人民空军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这项世纪难题引起了空军高层领导的深思,决不能把这个难题带入21世纪!

一个令人振奋的任务终于下达给空军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利用某型轰炸机和我国自行研制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进行加油机超密集编队试飞。经过反复筛选,上级把这项重大试飞任务交给了时任副团职飞行研究员的王景利和飞行大队长王铁翼。

模拟空中加油的最初技术要求,超密集编队必须保持5分钟。编队的最大技术难点是,受油机最易进入加油机尾部涡流最强的地方,轻者造成飞机滚转、空中停车的险情,严重的会造成两机相撞、机毁人亡。

对于空中加油技术一无所知的年轻飞行员来说,创造史无前例的奇迹一要靠技术,二要靠胆略,更要有一颗为中华民族腾飞舍身拼搏的拳拳赤子心。几个月来,飞行研究员王景利和飞行大队长王铁翼,这两个飞行技术精湛的飞行员一直在认真准备着,虽然他们翻阅了大量资料,也有专家上理论课,对轰炸机尾流形成的特点以及它对后面飞机操纵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次试飞毕竟是要打破常规的超密集编队,在人民空军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他们先进行同型歼击机超密集编队的试飞,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探索并获取长、僚机互相影响的第一手试飞数据。

一周后,两架国产新型高空高速战斗机起飞了。王铁翼先任长机,王景利为僚机,他们在进入预定空域后,保持住一定高度和巡航速度。僚机慢慢从右下方向长机切入,几分钟后,两架飞机像贴在了一起,距离近得几乎只要把手伸出座舱就能摸到长机的航行灯。他们二人屏住呼吸,坚持了整整5分钟……

他们在初步成功的鼓舞中解散、集合、再次编队。接着僚机大胆钻到长机腹下,抬头便是长机的主轮舱。两架飞机保持2米的高度差,进行“蹭头皮”式的上下编队,僚机一会儿从右往左,一会儿又从左向右,反复体验两机处于上下、左右位置时,长机尾流对后面飞机操作的影响。

接下来,他们又轮留担任长、僚机进行试飞,在6个飞行日、30多个架次的试飞中,初步掌握了飞行技术要领,沉重的心理压力减轻了许多。超密集编队试飞任务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科研部门、上级领导也长长舒了口气。

试飞进入第二阶段。一架大型轰炸机和喷气教练机一起停在起飞线上,看上去犹如一座楼房前停着小吉普车。今天要进行的是两架飞机的超密集编队试飞。要想完成这两架大小相差十分悬殊的飞机的超密集编队,危险和特情是难以预料的。在起飞线两侧停满了各种车辆,来自空军、海军机关、航空工业部、研究所和飞机制造厂的领导及科研人员,都十分关注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试飞。

担任轰炸机机长的是北空的一位副团长,他是有15年飞行经验的特级飞行员。他听了同型战斗机超密集编队的情况介绍后,心里也不免有些发怵。他从未经历过这种阵势,登机前他紧紧握住王景利的手:“老王,要是飞不进去,千万别硬往上靠”。

起飞线上,阳光照耀下的战鹰,泛着银光昂首以待。一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天空。王景利身着飞行服,头戴银色头盔,大步流星地走到起飞线,登上战鹰,点火、开车、滑向跑道,只见一架轰炸机和两架教练机相继呼啸着直刺苍穹……

三架飞机起飞后不久,编队回到本场上空。王景利与王铁翼驾驶的那架教练机慢慢向大飞机靠拢,右上方有一架飞机执行摄像任务。轰炸机保持设定高度和速度,王景利驾驶飞机慢慢向轰炸机切入。10米、8米、6米……眼看着教练机的空速管几乎要碰到轰炸机的副翼了,轰炸机机舱内,通信、射击、领航人员和机长,紧紧贴在飞机舷窗上,8只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窗外的一切;右侧飞机上的摄像人员,竟然惊呆了似地忘了调整摄像机的焦距;地面的人都长长地伸着脖子仰着头,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此时,巨大的轰炸机已将教练机遮盖在银翼下,不见了教练机的踪影,两架飞机似乎融为一体。

“5米、4米,到位了!”就在领航员近乎变了腔调儿的提醒中,猛然间,王景利感到像有人使劲往上掀右侧机翼,教练机向轰炸机滚转而去……眼看两机就要相撞。这突如其来的险情,他们在技术准备时谁也没有料到,专家教授在授课时也没有讲到。他们互相提醒着,紧张得连语调儿都变了。此时此刻,他们的衬衣已经湿透了,头盔里也浸满了汗水。也就是在这一刹那间,王景利屏住气用力蹬跎、压杆,修正坡度

……他们以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超人的胆量,瞬间便制服了飞机的翻滚,保持了飞行的平稳状态,并咬住牙关坚持了5分钟。原来这是大小飞机编队时相互吸引造成的。就在编队解散的时候,轰炸机上回过神儿来的4个人,透过舷窗向教练机伸出了大拇指。

这次初次试飞成功后,他们先后又用3个机型进行了试飞。他们在飞机上分别挂上两枚导弹,挂满3个副油箱,全副武装地以实战形式进行试飞。他们两人轮流试飞了16架次,冒着生命危险,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参数,掌握了超密集队形编队的技术要领。随着试飞的顺利进行,上级科研部门对试飞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的编队飞行技术也有了飞跃:从切入到编好队,由原来的5分钟缩短到后来的半分钟;保持编队时间也由5分钟延长到了8分钟;加油机转弯时也能保持住队形。他们进行的超密集编队试飞的录像带送到北京,空军首长仔细观看后当即表扬,称赞模拟空中加油试飞的成功,为决策部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检验试飞成果,上级决定在实战条件下再次进行验证。第二年春天,一架轰炸机执行飞越太行山的长途飞行任务。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王景利接到了起飞命令:迅速拦截轰炸机,并进行超密集编队试飞!王景利驾驶新型战斗机起飞拦截成功后,实施了空中汇合,完成了模拟空中加油编队演练飞行。在实战条件下模拟空中加油获得了成功。

他在试飞报告中写到:“飞行时间达到800小时、完成了超密集编队训练的飞行员,就能完成空中加油课目。”这一结论,大大增强了科研单位迅速完成空中加油战略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就在这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试飞后,科研单位和工业部门加强研制工作,几年后,终于在世纪大阅兵上使空中加油机公开亮相,引起了全世界航空界的瞩目。

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继英、美、俄、法之后,第五个掌握空中加、受油技术的国家。外电纷纷竞相报道:同俄罗斯制造的苏-27战斗机和国产歼-8Ⅱ型战斗机一起,国产空中加油机轰6也接受了检阅。中国的空中加油机使战斗机续航距离增加,大幅度提高了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从轰6飞机上接受加油的战斗机也可以飞到南沙群岛附近。

电视机前的王景利由衷地感到欣慰、感到自豪。

“零高度”跳伞惊心动魄

工厂生产出来的飞机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空军装备飞机,试飞员也要参与监督检验飞机的品质,帮助工厂研制改进。从1987年起,王景利就担任了“三机”(歼教X、歼X、歼X)定型委员会技术顾问,他是9人小组中最年轻的飞行员。当他从空军副司令林虎中将手中把大红聘书接过来时,同时也将“要珍惜飞行年华,多为我军试飞事业做贡献”的叮咛记在了心间。他深深地感到作为飞行顾问,对我军90年代主战飞机的研制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在三种飞机的定型试飞中,王景利先后对飞机的座舱布局、操纵品质、雷达改进等提出100多条意见,均被科研部门采纳,融入到飞机的改进、生产中。“三机”定型改进试飞,每一次试飞无不是同死神较量的过程,尤其是那次惊心动魄的“零高度”跳伞更是让他终生难忘……

“零高度”跳伞,就是在飞机起飞、着陆的滑跑阶段出现故障,在几乎没有高度或高度很低的情况下,飞行员紧急弹离飞机。在此之前,中国航空史上并无成功的先例。1983年,王景利的一位同学在实施“零高度”跳伞时壮烈牺牲。

使他终生难忘的那次跳伞,是1991年4月23日在沈阳发生的。

当时,试飞处长王景利奉命执行一项试飞任务,检验国产新型高空高速战斗机的性能。机场笼罩着肃穆的气氛,飞机总设计师和技术人员认真检查完飞机,王景利大步跨上战机,飞机呼啸着进入预定空域。他按规定动作反复试验着,先是半滚倒转,接着180度翻滚下滑,尔后又斜斤斗上升转弯;再次半滚倒转,又一个漂亮的斤斗,王景利顺势一推杆,飞机俯冲而下,进入地靶攻击稳定性实验。他稳稳地拉起飞机后,做完了360度横滚,下降高度退出空域准备着陆。接近机场时,他放下起落架和襟翼,四转弯后对准跑道,平稳地操纵飞机降落。

不料,飞机刚一接地,又轻轻跃起,王景利稍稍推杆抑制机头上仰,殊不知飞机又一次跳起,而且越跳越高。他意识到飞机操纵系统出了故障,飞机可能已完全失控。他沉着地第三次落地,飞机再次跳起,机头上翘,机身向左猛地偏转……此时飞机操纵系统已完全失灵,眼看着飞机倒扣,机毁人亡的灾难已不可避免。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握红色的紧急跳伞手柄,就在王景利被重重地弹出座舱的刹那间,飞机倒扣翻滚着爆炸了,他仅以02秒的提前量与死神擦肩而过。

由于跳伞高度太低,伞的垂直高度只有70米,从开伞到落地的时间仅有两秒钟,救生伞刚刚打开,他就掉在跑道边刚犁过的土地上,是松软的土地保住了他的生命。此刻,他降落的地点距离爆炸燃烧的飞机只有20米,又是每秒12米的北风把刚落地的降落伞吹了起来,于是降落伞又将他拖出了十几米的距离才使他远离了危险区域。

“这次令人惊心动魄的零高度”跳伞虽然成功了,但王景利却没有立功,因为一架昂贵的战斗机被毁坏了,失事原因还没有查清。

1993年5月中旬,某型飞机的总设计师的来信,使他心情颇不宁静:“景利同志,让您久等了,很抱歉!事故原因经过缜密计算、模拟和分析,总算搞清了,直接原因是计算机软件出了故障……将来还希望您来试飞!”

空军副司令员林虎中将深情地说:“像王景利这样的飞行员,是我们空军的骄傲,还要大力表扬。‘零高度跳伞成功,是一个奇迹!”

终于实现了重返蓝天

1995年,在浩瀚蓝天拼搏了25个春秋的王景利已满45岁。按照规定歼击机飞行员最高飞行年龄为45岁,超过者须停飞。他就要停飞了。然而,他并不甘心,在一次次大体检、小体检中等待着,祈盼着,一次次地向上级申请着。

他整整等了两年的时间,1997年4月,在他47周岁生日那天,他终于盼来了喜讯,空军司令部特批,王景利作为对空军有特殊贡献的飞行技术骨干,可以继续飞行。特批令上只有3名战斗机飞行员,除他以外,还有“试飞英雄”黄炳新和“八一”飞行表演队大队长丁安庆。这在人民空军历史上是一次非同寻常的破例。

王景利终于实现了重返蓝天的愿望。他心情异常激动,手拿着刮胡刀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在脸上旋转着。他重新复习航空理论,进行座舱实习,精心地进行地面准备。当年试飞员的英姿又一次展现出来。

当他重返蓝天第一次飞行结束后,当洁白的减速伞绽开在跑道上,战机稳稳降落后,担任本场飞行的指挥员、试验飞行站站长王振东上校,把无线话筒往副指挥手里一塞,转身跑下塔台,紧紧地拥抱着刚刚跨下战鹰的王景利,激动地说:“老王,祝贺你首飞成功!”两位朝夕相处的战友拥抱握手,特殊的情感溢于言表。6年前,人民空军首批任命的两名战术技术试飞员就是他们两人!

走上塔台,王景利与大家一起分享着自己重返蓝天的喜悦,同时也是为了庆祝自己47岁的生日。为这一天,他等了整整两年。

王景利坚定固守在自己挚爱的飞行事业上,对人生、金钱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这位从河北省吴桥县走出来的飞行员始终不渝的信条。一次,上级机关有位熟识的领导,看到他20多年仍然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当医生的妻子常常要带着孩子去值夜班,不由得向他提出,变通一下转到地方的工业部门去搞试飞的建议;也有好心人劝他趁年轻转业回天津民航公司工作,这些单位都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可是,生活并不富裕的王景利却对部队情有独钟。每当他回到他那不常回来的家,对每时每刻都在为他担着心的妻子只有一句安慰的话:“搞试飞就有危险,你要相信我的技术。”

今天,王景利所创下的壮举已记载于人民空军成长壮大的光荣历史中;他经历的艰险在蓝天已化作朵朵白云、片片彩霞,留在祖国浩瀚的万里长空。年届半百又重返蓝天的他信心十足,正准备迎接充满挑战和阳光的21世纪。

责任编辑:京勉

猜你喜欢

空中加油加油机密集
耕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日本首架KC-46A加油机完成首次空中测试
燃油加油机检测中的事故防范
密集恐惧症
运-20加油机能载多少油
基于5G超密集组网的规划与设计
欧盟等一大波家电新标准密集来袭
军人画军机(六)
加油机检定期计量超差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无人机空中加油自主会合导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