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互联网时代民族语文的新天地

2001-05-20贾捷华

中国民族 2001年2期
关键词:藏文语言文字现代化

贾捷华

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现代化文集》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手捧《文集》,看着一个个熟悉的作者姓名,我的思绪又回到1998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族语文现代化规划会议》。会议是国家民委文宣司和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而联合召开的首次研讨会。大家知道,信息时代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信息处理和社会交往的方式。这种方式能突破时空之限,让知识、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共享成为现实。当时,民族语文标准化与信息化已有不小进展:少数民族语种大都实现了编辑出版等微机处理,一些语种还开发了全文检索系统、语料库和不少应用系统。通用民族文字大多制定了编码国家标准,藏文还通过了编码国际标准。当然,这些还很难赶上时代的要求。鉴此,来自13个省区、11个民族的70余名与会者聚居一堂,为民族语文现代化出谋划策。

会议期间可圈可点的事很多。且不说大会宣读的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和权威性的40多篇论文,也不说会上十来个电脑同台演示蒙古、维吾尔、藏、朝鲜、满等十几个文种的20多个软件系统是多么吸引人。最令我感慨的是:与会者在短短几天里,不仅对现代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而且提出了系统的建议。这些凭着使命感和敬业精神在人、财、物匮乏条件下艰苦奋斗过来的人们,令我深深地钦佩和感动。我想:在这支队伍面前,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样的辉煌不能创造呢!

果然,不到两年,一个个好消息便从西部接踵传来。继蒙古文上网之后,藏文也相继上网。继蒙古文之后,基于Windows98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的输入法也已面市,基于linux的蒙古文操作系统已立项攻关。从1998年开始的一系列应用系统研究业已完成,并通过省区级鉴定。

相关的科研基地也向纵深伸延。

内蒙古自治区已确产建设全区、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中心地位的蒙古文信息技术基地战略。内蒙古大学建立了“蒙古语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而走上产学研联合发展道路的“蒙古文信息产业发展中心”也建立起来。有些专家立足本地扩大科研成果,有些则带着项目与中软等大公司联盟,还有些专家转至深圳、珠海等高新技术区,同时也带去了民族文字软件的新课题。

去年,江总书记在视察兰州高新技术区时,还赞扬了西北民院“藏文视窗”和“藏文字处理系统”(用藏汉英3种文字显示),说“你们为中国争了光”。

首都也有佳音。继藏文之后,蒙古文和彝文的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相继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定,而傣文的标准方案也列入国际会议,取得了进展。

继前年计委调拨民族语文信息技术专款之后,科技部从今年开始设有中文(包括少数民族语文)高额技术专款。去年刚组建的“国家民委民族信息中心”和民族出版社“东方民族”网站,正在加紧建立大型民族信息资源库和民族文化数据库。国家民委文宣司民语室成功汇编、录制的多媒体光盘,可演示20多个民族文软件系统,而“民族语文资源库”也在开发中。

当然,前进之路不无坎坷,难免不尽人意之处。比如:术语、文献、电子等技术标准的研制和基础知识培训有所停滞;民族文与汉文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差距仍在拉大;相关的规划计划、资金渠道、立项与投标等宣传不到位;各单位各自为战,重复、低水平开发尚未克服,而另一些重要项目却无人问津。故此,专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尽快建立健全适应性机制,使原本匮乏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最佳配置。

民族语言等文化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全球一体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下,这些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已无国界可言。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领域,谁占先机,谁就能抢占市场。如果我国做好少数民族(特别是跨境民族)语言文字现代化工作,那么,在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我国资源就不会流失。不仅如此,我国的技术还能扩展到相同语种文种的广阔的国际空间。我们热切地期盼这一天。(责编:增林)

猜你喜欢

藏文语言文字现代化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信息技术藏文编码字符集扩充集A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中职学校藏文教学之我见
帕奔岗,创制藏文的古堡
我的女巫朋友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