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民族职教之星
2001-05-20执忠
执 忠
1958年建校,从民办农中、三间破庙、3位教师、百余学生发展起来的重庆市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是一所在废墟上超常规发展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校,是镶嵌在长江三峡库区上的一颗
1986年以来,在刘中慧校长的率领下,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师生发扬“团结奉献,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顽强拼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艰苦创业、科教兴农的办学路子;开创了“学校+公司+农户”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西沱模式”。
80年代中期,该校以仅有的三间破庙为全部校舍,以粉笔加课本为教学设施。在国家没有任何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全校师生不等不靠,自筹资金,集资建校,仅用短短51天,建成了1853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学校为迎接“省重点高级职业中学校”挂牌庆典,准备修建大的操场。为了节省资金,全校师生每人每天背80至90背篓泥土,填平了一个可容纳2000余名学生做操的7000平方米的操场,为学校节省资金50万元,集中体现了一职中人团结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1998年,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师生们牺牲了所有的星期天、节假日,硬是将300余亩石山坡改造成规范壮观的葡萄种植基地。
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拥有设施齐备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师住房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生产实作区相互独立,错落有致,成了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家级重点高级职业中学。
立足农村,面向市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是学校的办学方向。为此,学校确立了“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三面向”办学思想,以及“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服务,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的“三服务”办学宗旨,并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及人才需求的实际,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长短期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等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学校大力实施“送教下乡,科教扶贫”战略,对口扶贫的茶园、莲花、石坪3个贫困村已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学校被广大农民誉为“脱贫致富的摇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柱一职中探索出了一条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道路。学校通过由小到大“滚雪球”的方式,摸索经验,积累资本,勤工俭学,现已发展到拥有“四厂四场三基地”11个固定项目,即印刷厂、服装厂、生化厂、预制件厂、特种经济动植物生态气候试验场、养猪场、养鸡场、养鱼场、1000亩立体农业示范基地、300亩酿酒葡萄基地、30亩苗圃基地。各厂场基地累计创利达2000多万元,学校利用勤工俭学利润,修建了各类教学、生活用房,配备了各种教学仪器、实验设备,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跃上了新台阶。由于学校条件的大大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6年居黔江地区第一,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名列重庆市职业中学高考升学之首。
近几年来,石柱一职中遵循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设施建设和运用作出了长远规划,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装备了“八室一站三系统”,建有局域网计算机教室3间、语言室2间、电学实验室2间、大屏幕液晶投影阶梯教室、非书资料阅览室,同时传输20套节目的闭路电视和150瓦开路发射的教育电视台,班班实现了“三机一幕”,电教设备利用率达100%。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科教扶贫力度,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在当地农村享有“科技致富领头雁”之美称。1998年学校被定为重庆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2000年6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1993年,160名教职工修建了160幢“小洋楼”,形成了总长688米的园丁街,建筑总面积达35000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80平方米。这条园丁街被誉为“中华园丁第一街”。
学校的飞速发展为世人所瞩目,作为学校校长兼县教委主任的刘中慧同志更为世人所称道。1998年刘中慧校长光荣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9年她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她又描绘出了新世纪的宏伟蓝图:实施石柱县职业教育中心工程项目建设,在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黄水镇兴建职教分校,开设以黄莲为主的药材及山果、山羊和肉牛饲养等专业;筹建重庆市民族职业教育高等学校,参与西部大开发,铸造民族职教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