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的“生活体验课”
2001-05-10唐若水
唐若水
早已在中国绝迹的“忆苦饭”,目前却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大行其道,其意图是使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国际知识。
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最近为全体学生组织了一次为期3天的“要饭”课。由少数学生“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学生扮演流浪汉、乞丐或穷人。在这3天里,每到就餐时间,扮演不同角色的孩子们便各就各位体验生活。“工作人员”仔细将饭菜分发给每个“无家可归者”,“受施者”则席地就餐。上课的形式十分活泼,但孩子们的神情却相当严肃,因为他们把它看作是一次宝贵的生活体验,并不把它当作一场闹着玩的游戏。
分发的饭菜分量明显不够,面包制作得十分粗糙,至于菜,也只有水煮土豆块加2片肥猪肉。老师告诉学生:目前在美国,至少有100万无家可归者;在全世界,至少还有2亿人靠要饭为生——这些人平时吃的饭菜,比这顿午餐更差。
长达3天的“要饭”体验让孩子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有的说乏力、头晕,有的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说十分想念家里丰盛可口的饭菜,还有的说终于领略到了饥饿的滋味。
旧金山市斯迪夫学校则组织了一场“体验饥饿”活动,吸引了该校75名10来岁孩子的积极参与。参加活动的学生每人抽取一张就餐券——如果餐券上写着“15”,意味着他属于占世界总人口15%的“富人”,可以享受到一顿丰盛的午餐,还会受到殷勤的服务,如果餐券上写着“25”,他就属于占世界人口25%的“温饱型”,可以吃到分量尚足的米饭、少量鱼和豆子;如果餐券上写有“60”,他就代表了占世界人口60%的“穷人”,因此那顿午餐就只能吃少许没有放油的土豆,而且还得耐心地排队等候领取。该校校长介绍说,这些孩子通过抽签分成了3组,其比例恰恰与世界人口的“饥饿格局”大致相同。尽管活动只是象征性的,但孩子们已意识到世界饥饿人口的众多,以及世界仍然充满了不平等。课后不少学生向学校的“粮食银行”捐赠了自己节约下来的食品或零用钱——食品和钱款有的送给了国内慈善机构,有的还远送到了遥远、贫困的非洲大陆。
如果说上述两项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那么眼下在纽约、洛杉矶、费城等大都会流行的“过爷爷时代俭朴生日”的活动,则完全是孩子们在长辈指导下的自发行为。多迪听说爷爷小时候过生日十分简朴,感到既新鲜又有趣,于是在自己生日那天特意把年过古稀的爷爷请来,听爷爷讲他们那时的孩子是如何过生日的,还“如法炮制”了一顿简单、廉价的“生日餐”。生日过后,多迪把从原来预算中省下的钱全数捐给了“支援非洲饥民办公室”,向非洲小朋友献上了一份爱心。
对于这类“体验”活动,绝大多数家长表示赞成,他们认为这类生活体验,能让孩子们更具有同情心,更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