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2001-04-29袁振国

人民教育 2001年6期
关键词:邮筒研究性意识

袁振国

探索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中国人一提到“研究”二字,就有点肃然起敬,似乎那是很神圣、很困难的工作,并非一般人所能及。现在“研究性课程”已经走出了高堂深院,走进了基础教育的课堂,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是高中阶段才适宜开设的课程。如果对研究性课程有自己明确的定义,放在高中开设,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以为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也非得高中才能进行,那就大谬不然了。

在英语中,关于“学习”经常出现的词汇有两个:learning和study,关于“研究”也有两个经常出现的词汇:study和research。learning侧重于接受性学习,research主要指学术性研究,而study一词从学习的角度说,是带有研究性的学习,从研究的角度说,则是带有学习性的研究。study与学习的内容有关系,但更是指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方法。我这里说的研究性教学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就是说,简单内容的学习同样可以具有探索性。反之,复杂、深奥的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是接受性的。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如同我们在前面说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一样,探索意识也是与生俱来的。婴儿降生不久就会对特别的声响、异样的光线作出明显的反应。彩色的图片、动态的画面总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个学前儿童蹲在地上观看红蚂蚁和黑蚂蚁的战争,可以一蹲半小时甚至更长。在这半小时中,他不但在观察,而且在研究。他可能发现蚂蚁世界的许多秘密,诸如小蚂蚁与大蚂蚁的群体作战,蚂蚁王与蚂蚁王的单独挑斗,蚂蚁与蚂蚁之间的团结协作以及战场转移的某种规律。人们这种天生的好奇心、探索心,正是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基础,它构成了我们学习的巨大动力。与此同时,这种好奇心、探索心的满足,也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极大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教学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日后继续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三个案例的启示

在对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具体阐述之前,先来看几个案例。

我在日本的时候,目睹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展社会活动课的实例。教学的主题是如何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作贡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当一个小朋友说,我们的社区少一个邮筒,建议增设一个邮筒时,老师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便加入了讨论。老师问,为什么说少一个邮筒呢?反过来,这个问题就成为:增设一个邮筒的理由是什么?增设一个邮筒的条件是什么?然后,老师把这个问题分解成若干的小问题:社区的成员也就是孩子的家长们认为有这个需要吗?邮递员怎么看?邮政所长怎么看?一般情况下,邮筒与邮筒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增设邮筒有什么政策上的规定?如果增设邮筒的话,经费有没有困难?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们分组去作采访和调查,并要求学生们把结果写成报告。第二天,孩子们把采访的结果纷纷带到学校。有的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很支持,说这个想法很好;有的说,邮递员叔叔没有意见,增加一个邮筒对他影响不大;有的说,我们这个社区邮筒之间的距离明显比其他社区邮筒之间的距离长;有的说,邮政所长说了,如果需要的话,邮政所自己就可以决定。于是,老师和大家一起把这些报告汇总起来,形成了一篇《在某地增设一个邮筒的建议》的报告,送给了邮政所长。邮政所长很激动地对学生们说:“我感到很惭愧,很感谢大家,这本来应该是我的工作。我保证明天早上你们上学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新的邮筒建在路边上。”第二天早上,当孩子们上学的时候,看到穿着绿色新装的邮筒已经竖立在那里,孩子们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这当然可以说是一堂社会活动课,可又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研究性课程呢?

所谓研究,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然后或者通过实验、或者通过调查、或者通过文献整理,去验证或推翻假设,然后把研究的过程、得到的数据写成报告,最后,如果有可能或需要的话,提出某种建议。关于一个邮筒的讨论完全满足这一程序。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研究的方法,而且学会了协作,增强了社区主人的意识。

第二个案例发生在美国。一位在美国大学任教的中国学者,把自己的儿子带到美国小学读书。然而,美国小学的自由随便和只鼓励、不纠错的教学传统,却使我们这位学者深感担优。他担心这样学不到什么,并动了要把小孩送回国读书的念头。但一年多以后,有一件事极大地改变了他对美国教育的看法。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问他:“什么叫文化?”这是一个大得叫人很难简单说清的问题。他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说了一通。孩子显然不满意,便不再问他的父亲。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只看到孩子忙得很起劲,跑图书馆、浏览网络、打电话和同学交流、邀小朋友来家中商讨。一个星期以后,孩子用电脑打出了一份关于“什么是文化”的报告,其中汇集了各种途径得到的关于文化的17种定义以及它们的出处。最难能可贵的是,孩子都不同意这些观点,他得出了自已的意见: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适应形势的变化,文化就生存、就发展;不适应变化,文化就消亡。接下来还说,如果要继续研究,还有如下参考文献。报告后面列了整整3页的参考文献。

受过正规论文写作训练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一份学术论文的开题报告。有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有自己的假设,有进一步研究的计划,特别是有自己的创见。

接下来的一个案例发生在我国某市的一所城郊中学。在初中三年级的一节环保课上,老师问学生们:我们居住的区域有什么污染问题吗?学生们反应很积极,最后的问题集中在本区的河流污染问题上。老师说:那么好,既然大家都认为我们区的河流有严重污染的问题,那我们就先从本区河流污染着手,来研究一下水污染的指标。于是学生们分头到图书馆、互联网上去查找资料,获得了水污染的各项指标;然后分组取来水样进行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化验。这个过程中,自然免不了要及时学习和补充以前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和化验技术。他们发现,有多项指标超出了正常标准,严重的超过几十甚至几百倍,他们深深感受到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接下来,他们分组去了解污染源,发现了多家排放污染物的工厂、宾馆以及城市生活排放水的问题。然后,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讨论,为治理本区河流的污染獻计献策。最后,老师组织学生们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报告,并提出了治理本区河流污染的建议,把它送给了区政府和市政府,受到了政府和社会舆论的高度赞扬。

可见,研究性教学并不是高不可攀,事实上研究性教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你没有注意到罢了。拿上面的三个案例与传统的、主导的教学做比较,可以发现这样一些重大差别:

第一,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的答案,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就拿“文化”研究的这个例子来说,老师对“文化”这一概念到底应该怎样下定义并不在乎,老师关注的是学生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怎样形成假设,怎样查找资料,怎样进行论证,怎样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在于要得到什么统一的答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什么样的教学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第二,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专门化、分析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发展文明的重要手段,而学校教育为了有效地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采取了分科教学的办法。但现实世界本身是综合的,这就造成了越是受教育、越是背离真实世界的危险。而研究性教學是从问题出发的,是调动、综合各科知识的活动,至少是调动和综合本学科前后知识的活动,而且常常要求学生去寻找、添加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传统教学中的作业一定是根据已有的书本知识编制的,而研究性教学中的作业是根据事实需要展开的。这就决定了它的综合特性.

第三,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惟计划的。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是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经常是生活化、社会化的。这样的好处在于能促使学生养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在于可以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性教学有利于改善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状态。

“教什么”与“怎么教”

推进研究性教学,要求老师要有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它和教学意识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是怎么教的意识。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从课程种类、课程内容到课程时数,全都是统一制定和统一要求的,所以从教师、校长直至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都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课程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千百年来,思想家、教育家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课程流派。有些人强调抽象的知识,有些人强调实用的知识;有些人强调知识本身,有些人强调掌握知识的方法。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并没有为研究性教学提供现成条件。我们到底给学生什么知识?怎样组织这些知识?用什么方法评价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新问题,需要结合学科知识体系、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综合思考。今天,一名优秀教师,不仅是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内容的教师,还应该是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的教师,是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的教师。

猜你喜欢

邮筒研究性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孤独的老邮筒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老邮筒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靴子邮筒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