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用医学新技术

2001-04-29

大众健康 2001年6期
关键词:王莹镜片角膜

未 来

今年3月7日的北京晚报有一则醒目的新闻:“OK镜,难对你说OK”。说的是北京12岁女学生王莹,戴OK镜治疗近视3个月,不但近视没治好,反而引起严重的角膜溃疡,目前只有角膜移植才能挽救她的视力。王莹的妈妈哭着告诉记者,去年5月,她带女儿到一家医院看近视,医生说现在有一种新的OK镜,镜片是美国进口的,佩戴3个月,孩子的视力可达1.0。于是一心想让孩子摘掉眼镜的母亲花了2480元配了一副OK镜,并每晚按医生要求让孩子戴OK镜睡觉。期间出现过一次眼睛发红,到医院复查,医生说是镜片清洗不干净所致,没事。但3个月后,孩子右眼出现红肿,继之开始流脓,再到医院检查,孩子的眼睛已经感染,形成角膜溃疡,视力不足0.1,现在连学都不能上了。看过文章,除了引起我对小姑娘的深切同情外,还使我为自己也曾差一点儿就做出同样的选择而后怕!

那是去年暑假,我因儿子视力不好也到医院配镜。医生对我说了几乎同对王莹妈妈一样的话。能让孩子摘掉眼镜,哪个母亲不心动?但当我把征询的目光投向同样也是做医生的丈夫时,他没有同意。他对医生说:“算了,我们就配个普通的眼镜吧。”他的观点是:“在医学上,越是新东西,越要慎重用。”现在看来,丈夫的话确实是对的。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出现,这本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新的东西是需要验证的,而验证是需要时间的。在医学上尤其如此。我们仍以眼科为例。大家一定记得几年前很是热过一阵子的“激光手术近视治疗法”,就是用激光在角膜上切一些放射状切口。据说可以改变角膜曲率,使近视患者摘掉眼镜。许多近视患者,尤其是追求时尚、急切盼望摘掉眼镜的青年人更是趋之若骛,引得外国医生也看好中国这一市场,纷纷“走穴”国内大小医院。当时笔者的妹妹刚刚大学毕业,应聘到外企做秘书,想做这个手术,以摘掉600度的眼镜,她来电话征询意见,并讲了一大堆“别人做了挺好”的例子。我至今还记得丈夫的回答:“如果是你姐姐,我绝对不让她做。”妹妹一定明白了姐夫的意思,至今仍戴着那个600度的大眼镜,而媒体不久就有了做了这种手术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有的甚至只是因为挤公共汽车就发生了眼球破裂的的报道。这种手术,也一改再改,从“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到“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但效果恐都不会太好,因为再也没见这个手术热起来。如今,OK镜又开始上演同样的戏,诞生没多长时间,已经从小直径的镜片到大直径的镜片,目前又称“借助计算机技术,研究出了全吻合OK镜”。尽管咱也搞不清楚这全吻合是怎么回事,但肯定是前面的产品又出了新问题,所以才又推出了新眼镜。试想想,如果您紧跟“发展”,在其第一代尚不成熟的产品时就配了眼镜,那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岂不是正常现象。而科学可以发展,技术可以完善,产品可以更新,可您只有这一双眼睛,它可以跟着发展、完善、更新吗?

医学毕竟是一门特殊的科学。首先,它的研究和试验对象毕竟是人;其次,即使没有任何人为的问题,它的发展进程也是漫长的,有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它的结果。比如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感冒药PPA风波,不是用了几十年,才发现它有一系列毒副作用吗?因此,对新出现的技术、产品、方法,我们千万别盲目相信,更不要盲目“赶潮”。首先要依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判断一下该新技术是否有科学道理。没有能力判断的,可以找相关方面的专家咨询一下,但记住要避开那些与该技术有利益关系的“专家”。还可以向已经用过、试过该技术的人打听一下,看真实的效果如何。记得妹妹吵着要做激光手术时,我丈夫就曾说过一句话:“你看看真正的眼科医生、护士有几个做了这种手术的?”我注意了一下,还真是,不但我们眼科的医生、护士该戴眼镜的照样戴着眼镜,就连那些来我国做这一手术的外国专家们也是戴着传统的眼镜来的。他们怎么不率先享用这种新技术、新成果呢?所以,在寻医问药上千万别赶时髦。争取用我们的谨慎,将新成果、新技术带给我们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猜你喜欢

王莹镜片角膜
长期戴隐形眼镜会导致角膜变薄?
巧用比较策略,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王莹作品赏析
王莹作品赏析
莱俪青年艺术奖获奖者 王莹:《租赁一平方米》的力量
防蓝光镜片那些事……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镜片科技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