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经典之作”的再思考

2001-04-28银云兴

人民教育 2001年7期
关键词:课例创造性教材

银云兴

贵刊2001年第1期刊登了舒华同志的文章——《设计适合学生的数学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刻分析,切中了要害。该文促使我们对许多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引起了读者的共鸣。笔者觉得意犹未尽,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综观三个“经典之作”,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反应积极,其中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但如果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其中有些做法欠妥,有待改进。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提问:要恰当、适度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提问可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对课堂教学方向进行引导、控制等,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在“经典之作”课例1中,学生算出:5+3=8(朵)。老师问:“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意思?”

““5表示什么‘意思'?”我觉得这问得似乎有点抽象,同时这样的问题还预先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使学生的思维有了附加条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假如问:“你能不能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呢?”让学生把他(她)的想法说一说,这样就激活了他(她)的思维,也会启发别的同学积极思考。

在课例2中,问题成堆,表面上是教师不断启发,实则是牵牛式的做法,问题均为暗示性的,学生无需动脑筋,只靠猜测来回答,即使答对了,多半也是懵懵懂懂。教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教法,比如,让每个学生准备几种实物并分成同样多的几份,教师巡回检查、辅导,让学生搞清“平均”的意思,最后让学生列出算式。我想,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把这个任务完成好的。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平均”的含义。

在课例3中,教师对两个相对照的小题进行全面的剖析,意在让学生把两种分法的异同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我以为,这样的分析论证,虽说十分严谨,但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有点像八股模式,恐怕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教,把数学教死了,把学生教怕了,使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

学生是有悟性的,我们把类似的题让学生多做一些,学生自然会感悟出来;而对有些学生来说,很可能是虽已意会,却无法言传,这也不能勉强,我们应顺其自然。

另外我认为,问题提出以后,教师不应马上让学生回答,要留给大多数学生自我感悟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独立思考。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教材:为我所用

有些老师可能会说,教材上就是这么写的,我们就这么教,有什么不对?确实如此,有些教师不太恰当的教法与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关系。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地利用教材?

三个“经典之作”都基本忠实于教材,这当然不算错。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教师缺乏创造性,对教材机械照搬,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对一个问题,教材上是这样“想”的,所有的学生也只能这样“想”;教材上是一个一个地分,所有的学生也必须一个一个地分。如此教学,学生的主体性何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如何培养?我们不能否认教材的作用,它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在掌握教材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材,而不能人云亦云,生搬硬套。如果教材上的做法有问题,解题的思路不太合理等,我们可以进行改造,选择好的方法,以使自己的教学更符合实际情况。

爱护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果求两个给定的自然数的和,那答案一定是惟一的。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有两个或多个答案的情形往往居多。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依赖,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尤其大,如果教师基于种种原因,对学生认真给出的答案简单地进行封杀,会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很可能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课例1中,当教师问“5”表示什么意思时,生1答:“表示5朵黄花。”生1的结论引来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生1的结论被彻底否定了。但笔者以为,生1的说法并没有错,不少人做这道题的时候会那样想,不一定硬要把8朵红花分成两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思路和我们的思路不一样,我们应该多想一想,看那样想是不是也可以呢?

我们应当意识到,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无论正确与否,对他们来说都是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倍加爱护,要想办法使其燃烧起来,而不是在有意无意中把它浇灭,即使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丝毫也不应责怪他(她),而要想方设法使他们自我感悟,改正错误。如果我们认识到学生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那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竟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感悟综观三个课例,虽然师生紧密配合,课堂气氛热烈,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较少。这样做,教师很忙乎,学生跟得累,结果却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学生越学越累,越学越感到数学没意思,有些学生最后只好放弃。如果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几个举手的学生,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创造机會让学生去感受,去领悟,教师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点拨一下,让学生享受到创造性学习数学的乐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习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这样创造性地教学,课堂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情趣。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学生只有通过自我感悟,积极思维,才有可能使感性的数学知识真正上升到理性的数学知识,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在实际教学中,过分求快、拔苗助长、包办代替、强行灌输等做法,只能使学生吃夹生饭,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并有所创新,绝非易事。教无定法,创造性的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我们只有博采众长,努力钻研,不断摸索,才有可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数学,钻研数学,进而掌握数学。

猜你喜欢

课例创造性教材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教材精读
课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