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2001-03-10姬智明
姬智明
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在国内教育界尽管时间不太长,却迅即成为广大教师关注和实施的课题。相对于传统的教与学方式而言,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理念当需新的认识相适应,其中,对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地位的认识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在笔者组织的《古镇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课题的实施中,有学生当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清末著名思想家王韬书房取名"蘅花馆",寓意何在?自认为对乡土历史研究较为深入的我一下子被问住了,茫然不知所云。据在太仓高级中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14%的教师有过回答不出学生问题的经历,许多老师在走进教室的时候脚步也不那么轻快了:"过去,我对学生提什么问题有90%的把握,可现在,连10%都没有了。"研究性学习正悄无声息地改造着传统的课堂,唯我独尊的教师优越感已遇到了危机。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其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去适应,而这个新的适应过程,本身即是对教师传统的思维、认知和教法的挑战。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地位受到的挑战有以下几点。
1毖习的目标。除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外,还由于各个学生的研究专题、个人兴趣、能力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指向性和多层性,这就给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要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研究性学习,以扫除不同学习者的研究障碍,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非得有精细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知识功底不成。
2毖习的内容。学生所选的课题及信息来自于不同的渠道,有课堂的、课外的、互联网的、来自社会调查的,等等。如何引导学生对浩繁的材料进行甄别、消化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即便勤于"充电"的教师,也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的"不知所云"。
3毖习的方式。知识的多元化,以及学习方式强调主体性,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应博学广识,融会贯通,科学运用。
4毖习的过程和评估。学生的研究体验和收获各不相同,研究结论也无预定的标准答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而研究性学习虽是以科研的方法去获得知识的方式,但并非像专业科研那样要求获得丰厚的成果。它求结果但更求过程,学生只要能在研究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与情感,就谓之收获。基于此认识,教学评估就改变了整齐划一的模式,应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去把握、量化,起到客观而积极的评价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主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使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并非意味着教师地位的降低,相反只能表明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首先,必须在观念上更新,摈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思想,代之以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其次,要在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认真修炼。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不断拓宽认知领域,做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是通过自身的角色扮演来体现的。无论选择何种课题和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我认为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同时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三重角色。
1弊橹者。研究性学习是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条件的一种类似科研的学习过程,一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活动有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比如立题,就应该遵循趣味性、可行性和意义性三个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有现实意义而又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开展的题目为课题。立题之后就是进行分组、分工以及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包括材料、信息及手段等。活动的组织,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必要前提。
2敝傅颊摺=淌υ谘芯啃匝习中的指导,贯穿于整个研究学习的始终。在课题的确立上,一般来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来自于学生的周边社会生活中为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尽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但学生有强烈兴趣,并且凭现有条件有可能展开研究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计划应该周密而具体,并定期予以敦促、完善。在实施计划中,一方面教师应及时扫清学生的研究障碍,确保研究过程的顺利推进,另外,要对学生的行为在方法上加以"规引",逐步将学习研究推向深入。在最后的总结交流评估中,教师更应该发
挥好"导"的作用。如在评价上应遵循过程性和正面性的原则。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如何,将是整个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3辈斡胝摺Q芯啃曰疃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合作研究过程。教师参与研究,一方面是与学生一起研究课题本身,以求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深化,促进知识水平的再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教法的摸索与再探讨,为研究出一套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新的教学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积累经验。教师参与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刂敝醒)责任编辑:彭 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