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加快地方职业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2000-09-14郑志英
郑志英
创办于1983年的四平职业大学是一所市属的“国有民办”的地方职业大学,市政府每年只拨少量“人头费”(教职工工资),其它所需资金都要靠自筹解决。1990年前,四平职业大学房无一间,地无一席,四处租房“游击”办学,谈不上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也不高。1990年10月,四平市政府做出决定,把它与市郊的四平林业职工中专合并,四平职业大学才算有了“家”。然而,由于校舍面积等仍不达标,1991年学校又被国家教委亮“黄牌”,学校发展停滞不前。1994年6月,四平市委选派周立鑫同志到四平职业大学任党委书记、校长,组建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展了“爱我大学,建我大学”的大讨论,做出了依靠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负重拼搏,举债兴校”建设四平职业大学的果断决策。仅仅用了4年时间,四平职业大学的面貌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94年5月到1998年10月,校园面积由6万平方米增至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16000平方米增至37 48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由593.5万元增至3 489万元,其中教学设备仪器总值由45万元增至767万元;开设专业由5个增至18个;在校生由430人增至1800人。
回顾四平职业大学4年多的巨变,我们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是:建立以“缴费上学”为主的多元化筹资办学的新体制。采取“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收入;建筑企业垫资,职工融资,银行贷款,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等等措施,妥善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
一、逐年扩大招生规模,收缴学费是筹措办学经费的主渠道
学校不仅逐年增加专科招生指标,从1995年开始还增设了中专班,高职班;不仅开办了大中专普通教育,还开办了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从1994年的430人增加到1998年的l 800人;各类成人教育每年在校生达到500人左右;不仅兴办了学历教育,还举办了9期各类短期技术培训班、岗位培训班等非学历教育。据初步统计,5年间累计缴费收入2 007.8万元。利用这些资金,不仅补充了5年办公事业费450万元的缺口,还进行了大量基本建设;1995年建成了16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1995—1998年,增建了41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1997年建了一座8348平方米的办公教学综合楼,建了一栋248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4年来共投入134万元购置了245台微机、42套电脑视听系统和电子电工仪器,建成3个微机室、1个语音室和1个电子电工实验室。先后投资97.5万元,更新了3台大客车、1台面包车、1台小轿车。同时,又投资50万元,修建了设施比较完备的标准的体育运动场和5 000平方米的水泥面篮球场、排球场和羽毛球场。此外,又投资60万元,改建和扩建了学校的上下水工程、电力线路工程和通讯、校区文化景点及路网等基础设施。这样,四平职业大学的办学条件就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建筑企业垫资、银行贷款、职工融资解决学校基本建设所需经费的燃眉之急
扩大招生规模,出现了校舍不足与扩大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为此,1996年,学校与市一建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垫付900万元,建设一座8348平方米的办公教学综合楼,分3年由收缴的学费中还清该公司全部垫款,一座综合楼当年竣工了;同时,学校又与铁东区建筑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垫付164万元,建筑2303.5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保证了1998年新生入学的住宿。为了尽快偿还垫资,学校职工自愿融资,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200名教职工融资220万元,还清了建造学生宿舍楼的债务。学校还通过银行低息贷款,以物顶债等方式,偿还了建筑等部门的一些外债,再用1998年的新生收费偿还银行贷款。仅此一项全年可节省欠债利息支出120万元,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成功地实现了债务的战略转移,解决了学校大型基本建设所需资金的燃眉之急。此外,学校各部门充分挖掘潜力,依靠学校党委的凝聚力和广大教职工爱校敬业的积极性,自筹资金,解决了本部门的诸多困难。
三、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由学校办社会向社会办学校方向转化
几年来,学校基本建设发展很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的需要。如学生食堂就餐比较拥挤;校卫生所太小,设施又不完备;商店、洗浴、娱乐场所等等亦感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解决全校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后顾之忧,1998年年初,学校出台了“吸引社会力量(资金)办学”的具体方案。用周立鑫校长的话说:“你投资,我(学校)受益;你发财,我(学校)发展。”在校园内划出几个生活小区,在生活小区按学校规划标准要求允许校内外集体、个人投资建商店、饭店、书店、浴池、卫生院、电脑中心、邮局、电话亭等。在方案中还规定:“开始营业3年内学校不收管理费;3年后,按每平方米每月1元标准收缴管理费。经营若干年后,还可以将建筑物及其资产折旧评估作价出售给学校。”这个政策一出台,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校内外有五六家客户云集四平职业大学生活小区,五座别致的建筑物拔地而起,总面积达1260平方米,总投资100多万元。
1999年,四平职业大学又增加了招生计划。为尽快解决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交替发生着的矛盾,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力度。目前学校已与一个体户签定了“投资建设租赁学生公寓合同书”,由该个体户投资在学校规划区内建一栋3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社会投资办学的趋势正方兴未艾。
作者单位:四平职大(四平136001)
责任编辑: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