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局衍化史略③
2000-06-14□文/李氵更
□文/李氵更
由“三将夺关”到“竹外横枝”
象棋交锋,双车兑尽之后,炮马兵是变化最深奥精彩的理想的战术联合体,为了探寻其战术运用之规律,笔者曾有拙著《炮马兵战法精华》一书。
炮马兵联攻的战术在实战中是很有实用价值的,1999年全国个人赛冠军吕钦就是用炮马双卒精妙战胜持双炮双兵的孙勇征而确保夺冠的。古代棋艺家早就注意到实战中的此类残局势而加工整理成有实用价值的残排局。最早当数出版于公元1570年明代的《适情雅趣》中所载的“三将夺关”局(图1)。这是则“宽紧排局”,着法不是连续照将的,有要杀的着法,非常精妙实用。
1、前兵平二!士5进4
如士5进6?则炮一进五,将6进1,马四进六,车1平2,兵二平三,将6平5,炮一退一杀,红速胜。
2、炮一进五将6进13、兵二平三…………
如红误走马四进六?则炮1平6,黑胜定。
3、…………将6进14、马四退三!象5进7
5、马三进五将6平56、炮一退五将5退1
如车1退3,则相五进七,红速胜。
7、炮一进四将5进18、马五进三将5平6
9、炮一退四!车1退310、马三退五将6平5
11、相五进七(红胜)
出现于明代《适》谱中的这则红先胜局,被清代棋人修改成红先和局,最早见于1707年出版的《韬略元机》“香风穿柳”局(图2)。
1、兵三平二士5进42、炮一进七将6进1
3、兵二平三将6进14、马四退三象5进3
象飞3路是求和关键妙手,如误飞7路河口,则红胜。演至第11回合自明,解释略。
5、炮一退五将6平56、马三进五将5退1
7、炮一进四将5进18、马五进三将5平6
9、炮一退四前卒进110、帅五平六车1平4
11、帅六平五炮1退512、炮一退三(车死和局)
图3是出版于1800年的《心武残编》“香风拂柳”局。很显然是根据《韬》谱“香风穿柳”局修改而成的:红方底仕改在“羊角”位,消除黑炮打仕之可能,河岸上的兵、卒,都是为防备红马活动的,最重要的是新添7路卒,使红炮无法打死车,着法有了大的差异:第3回合必须改走马踏黑士,否则黑胜。
1、兵三平二士5进42、炮一进四将6进1
3、马四进六!前卒进1
如将6进1?则马六退五,将6退1,兵二平三,将6平5,炮一退一,将5退1,马五进四连杀!红胜。
4、帅五平六车1平45、帅六平五炮1退5
6、兵二平三将6进17、炮一平六!象5进7
8、马六进五将6平59、炮六退八
异途同归,消灭黑车成为和局。《心武残编》所载的另局“鸿门击斗”(图4),构思更为巧妙,后成为《竹香斋》“竹外横枝”局的基础。
1、兵二平三将6退12、车五退二!象7退5
3、马二进四士6进54、兵三进一将6退1
5、兵三平二士5进46、炮一进四将6进1
7、兵二平三…………
如照前局着法走马四进六?则炮1平6!兵二平三,将6平5,炮一退一,炮6退8,黑胜。
7、…………将6进18、马四退三象5进3
9、马三进五将6平510、炮一退五将5退1
11、炮一进四将5进112、马五进三将5平6
13、炮一退四车1退314、马三退五将6平5
15、相五进七车1退216、炮一平五车1平5(和局)
图5是著名的“竹外横枝”局,始载于1804年出版的《竹香斋象戏谱》。棋势相同于“鸿门击斗”局走完第4回合后之形势,所多中卒,后被马踏,实质相同。着法即从“鸿”局第5回合兵三平二开始走起,着法完全相同,可见两局之亲缘关系。着法从略。至于《渊深海阔》“负荆请罪”局,是辑自《韬》谱“香风穿柳”局,图、着皆无新意,读者可比较自明。其它各局的衍化,都各有不同之新意,可谓各有千秋,成为象棋古局中的精品。〖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