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漫"存在主义者"——王立诚

2000-06-14齐小侠

棋艺 2000年9期
关键词:棋圣棋坛主义者

想探讨一个大和民族文化的交替演变问题,这和新棋圣王立诚非常有关。

日本的作家半个世纪以来有两派,一派是唯美主义,这以20世纪中期作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为代表,唯美的风格盛行文坛多年,以细腻、迷蒙、精确、缠绵的文风著称。另一派的存在主义坚持者寥寥无几,直至90年代中后期由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高擎起大旗,保留了唯美主义精确、细腻的文风,又将存在主义冷漠、犀利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大江9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最近红遍半个地球,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更是在坊间疯狂流行。

在日本,围棋是归于艺术文化类,而不像在中国属于体育竞技项目。同是艺术文化,日本的围棋和文化几十年来颇多异曲同工之妙。由上面的文字,不难看出,日本的围棋棋风有着类似文化文风的递进路径,也有着重感觉和棋型的唯美主义和讲究实际和功效的存在主义。

日本棋坛的唯美主义风行多年不需赘言,而存在主义者发扬光大的大任终于让王立诚承担起来,好杀、好战斗的攻击棋风终于大大正了一次名。这是王立诚终身难忘的日子。2000年的3月9日下午4时25分,第24期棋圣战七番胜负在日本爱媛县结束,王立诚在第六盘比赛中执白仅用132手即击败赵治勋,从而以4胜2负的总成绩夺取了棋圣头衔。"存在主义者"王立诚终于以获得日本第一大冠的实绩,矗立起第一人的形象。回首在日本棋坛打拼之苦,王立诚眼眶湿润:"我来日本已有30年,今天是最美好的一天。"

像王立诚这种嗜杀和追求战斗的棋风,在唯美主义的典型代表大竹英雄看起来是要皱眉的。1971年,13岁的王立诚从台湾登陆东瀛后,就一直秉持了攻击的棋风,并且不断完善和犀利,就连他的老师加纳嘉德也奈何不得。少年王立诚横溢的棋才很快显露出来,到日本的第二年就入段,第五年升入三段,并且在同年举行的第一期"棋圣战"中获得三段组优胜,78年又在第三期"棋圣战"获得四段组优胜。1979年,王立诚在新人堆里脱颖而出,获得当年《棋道》的"新人赏"。

有人称王立诚为"大器晚成",因为王获得棋圣已经42岁了。与台湾老乡林海峰23岁就首夺大头衔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名人相比,王是"晚长"的一类。但冷静思之,王立诚在职业生涯中,脚步一直是前进的,实力也始终在提升。王立诚在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之所以没有一鸣惊人的大作为,这和他所处的大时代、大背景相关。

那个时候,正是日本围棋浮现在世人眼前的黄金时代,二战前后出生的大竹英雄、加藤正夫、石田芳夫四十来岁正当年,日本经济大力复兴的五十年代出生的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三十几岁如狼似虎,还有宝刀宝枪不老的藤泽秀行和林海峰--这很可能是日本围棋空前绝后、令人浩叹的"八大超一流"热火棋坛的白金档期。成长在这个时代,不被压制根本就不可能,身为客籍棋手的王立诚自然不是个例外。难得的是,王立诚并没有像很多同辈日本棋手那样,从此永无出头之日。

其实,就在这段超一流棋手"飞扬跋扈"的日子,王立诚也在悄悄地蓄积力量。1986年,打入象征实力圈的本因坊循环圈。1988年,王立诚打上了九段。鹤圣、NHK、阿国姆杯等小比赛的头衔,王立诚之后也陆续拿了一些。日本棋界对勤奋、用功、谦逊、有礼的王立诚评价不低,把他和小林觉、山城宏、片冈聪并列为日本棋坛的"未来四大巨星"。时至今日再看这个论断,还是颇有见地的。

一直悄悄地蓄积力量的王立诚终于在90年代中期开始打出攒势已久的拳,并且一拳比一拳来得重。王立诚像林海峰一样的性格沉稳,像平静的水,但是在棋盘上,却有着火一样的激情。王立诚喜欢复杂的攻杀,这使他在日本棋坛非常醒目,能使人轻而易举地想起日本棋坛的老前辈宫下秀洋,这位老前锋中盘力量强悍,人称"福岛猛牛"。95年,王立诚挑战赵治勋王座,以3比0的比分痛快地干掉赵,取而代之。赵治逊开始了解了比自己小两岁、晚自己四年入段的王立诚的力量,也就此落下了大龙屡屡被杀的病根。日后,王立诚频频出现在大决战的舞台上,与赵经常"成双入对",俨然从前的赵治勋和小林光一。

王立诚95年拿下王座后非常高兴,他戏言自己姓王,他拿王座是恰如其分。的确,王座是王立诚有缘的一个比赛,96年王立诚被挑战者柳时薰杀了一个3比1,两年后王卷土重来,3比0将山田规三生挑落擂台。1999年年末,王立诚迎来了惊心动魄的一次挑战,对手就是赵治勋,王不仅3比1力搓赵,并且三盘胜局"缴获"对手三条大龙。王座战大捷,坚定王立诚的心,心开始坚定坚强起来。从这个时候起,王立诚已经丝毫不惧怕赵了。

再早一些的时候,是怕的。有怕的感觉,往往很难赢棋。我有一次和俞斌九段交谈的时候,就谈起了赵治勋。俞斌有五次世界大赛都输给了赵,有人开玩笑说俞斌的青春都给赵治逊耽误了。俞说,他挺怵赵的,一怵就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王立诚95年王座赢赵治勋后,连呼侥幸,他说和赵对局还是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压力。1998年,王立诚接连获得名人和本因坊的挑战权,同赵治勋大战十四番棋,获得了宝贵的两日制和七番棋经验,但从心理上并没有消除对赵的惧怕,两个比赛都以2比4的相同比分言败。

上个世纪最后一届的王座大捷后,王立诚就不再惧怕赵治逊了。2000年棋圣战,王立诚弈来潇潇洒洒,其日本第一攻击手的面目跃如,四盘胜局杀了对手三条大龙。"天王山"的第五盘棋,赵治逊大占优势,可是最后时刻大发神经,将一点危险都没有的大龙送入王立诚的"虎口"。两年前,王立诚在本因坊成就了赵的十连霸。可是事不过三,王立诚终于在向赵挑战大头衔的第三次决斗中,让赵治勋五连霸加冕终身棋圣的梦想灰飞烟灭。

继续文章开头的话题,就是王立诚光大了日本棋坛"存在主义者"的形象。日本棋坛多年来崇尚唯美主义,80年代末受到小林光一、赵治逊"超低空作战"、实地至上的"存在主义者"冲击,他们棋形难看、笨拙,可是赢棋没商量。确切地说,赵和小林是现实的"存在主义者",而王立诚是浪漫的"存在主义者",体现在棋盘上就是毫无遗力地战斗。这也是更高层次上的"存在主义者"。

王立诚和"刽子手"加藤正夫所代表的攻击棋风还不同,加藤的战斗是讲究棋型,一间跳个没完,说到底还是带有唯美色彩的。王立诚的战斗是实用性的,这很像当今韩国流。同样是对手挂星角后进角小飞,加藤会一万年不变地日本式一间低夹攻击,而王是像韩国流那样地去直接碰。1998年第二届LG世界棋王赛决赛第五局,王立诚已经被吃了一条龙,局势不可收拾,可是不服输的王还是"霸王硬上弓"挑起战斗,结果反吃刘昌赫一条龙,最后3比2险胜刘,戴上LG的世界大冠。这种战斗的精神和手段,都是典型王立诚"存在主义者"式的。

吴清源去年预测说,李昌镐、赵治勋、王立诚和芮乃伟将成为新世纪的四大巨星。而今新世纪,王立诚就在大踏步前进。王立诚打算把他战斗的棋再提升一个空间,即全局性的战斗的棋。很受吴老看重的王立诚虽然不是其门下弟子,但吴清源还是给予王悉心的指点,王也深得"21世纪围棋"的精髓。在对方的小目上二间高挂、对方的无忧角上肩冲等等,都是吴清源的最新宏大构思,而这些最先的实战实验者就是王立诚和芮乃伟。

赵治勋丢掉棋圣后,黯然说这是"神的旨意",他承认王是一位优秀的新棋圣。无论如何,王立诚这样浪漫的"存在主义者"登上日本第一人的高位,他的"我战斗故我在"肯定会给日本棋坛带来冲击。

言犹在耳,王立诚的同乡、同样好战的王铭琬4月3日击败彦坂直人,获得了今年第55期本因坊的挑战权。不知道这是不是继王立诚之后有所大成的又一位"存在主义者"?(齐小侠)

猜你喜欢

棋圣棋坛主义者
三仙台
花言巧语
欣慰
柏拉图主义者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你是柏拉图主义者还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死于安乐
棋高一着
谭景洋我个性我存在
棋高一着
超级棋手的小纸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