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天才棋士奥贯智策
2000-06-14□文/老孙
□文/老孙
丈和的师兄
在江户时代二百六十多年的文化全面发展阶段,围棋和日本象棋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这当然与那一时期棋手们的卓越贡献密不可分,但事物发展总是有缓有急,此时往往是那些年轻人充当了推进发展的排头兵,被十一世本因坊元丈发现的奥贯智策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
我们手中依然缺乏资料,但仅数行的资料已然足够。
天明六年,奥贯智策出生于武州幸手,入元丈门下学棋。文化九年,奥贯27岁的时候去世,当时他的段位是五段。记录中也有关于知策的记载,知策法号秀得院知策信士。
奥贯智策所遗棋谱数量甚丰,其中最有份量的还是与比他小一岁的师弟丈和的棋,计有12局。丈和定先的7局棋双方各胜3局,一局棋弈和,互先的5局棋丈和3胜2负。
次之的是奥贯智策与安井仙知(知得)之间的对局,有记录的是双方的二十番棋。知得仙知是元丈的好敌手,在与奥贯的对局中并未占到便宜,由此可见,智策的棋力在当时来说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另外,智策与铃木知清有一百零一盘对局存世,后来,知清曾写书《对手百谈》发行。
理应引起我们更大注意的是智策与丈和之间的十二盘棋。这十二局棋始自文化六年至文化九年,智策的年龄从24四岁至27岁,丈和的年龄则从23岁至26岁。
丈和是一名大器晚成的棋手,此时他还尚未羽翼丰满,特别是前半个阶段定先的七局棋,丈和所取得的战绩便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后半个阶段进行的互先对局中,我们已可看出丈和取得的进步。在初期的定先的对局中,我们可以看出智策的棋力要占据上风。我们在此选其中二局棋以飨读者。
参考谱:这是在文化八年双方进行的一盘对局。针对丈和的△,白1的应对使形势对白棋较为有利。白棋很顺利地在中腹出头。而在看似庞大的下边的黑阵中,不仅有白A手段。更有B和C的薄味可以利用。实战中,智策利用这些余味而在角落处巧妙地做活了。
第一谱:同样是文化六年八月的一盘棋。我们把这盘棋详细地介绍一下。
左下角从白18开始的定式古风盎然,这种定式于白棋不甚有利。白22有A点等可选,但需下些功夫方可处理。虽然白30是很严厉的打入,但是如果黑31选择46的话,黑棋便可少吃些苦头。
白40是当然选择的手筋,黑41也有42可选,黑43如选择44则又是一路变化,则白43,黑46,白B,黑C,白A,黑D。
历史遗风
图一:第一谱的黑43如选择黑1,形势变化如图,白棋4、6之后,黑7取得先手,黑棋此时亦有A点可选。
第二谱:从白50至白56,白棋继续在中腹做文章,此时,黑57的应对方式令人吃惊,我们很难想像这手棋居然出自后来成为棋坊巨擘的丈和之手。
图二:舍弃三子的一种应对方案如图二中的黑1,我们可以把局势推演至黑7,黑棋形相当丰满。此图中黑如A位单拆二,则白走B位。
白58是妙手,白棋如做白65之选,则黑72、白A、黑61,下边的黑棋更为稳固。
白60的选择亦是好手。黑63等手段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自暴自弃。黑71等手段处理得如何呢?如选择黑B,则中间三子舍弃。
黑77后,白78、80、82是极为强硬的打击手段,黑83、85在此处做活。但白100实利较大,白棋确立优势。
图三:黑1打入角落,这是否是一种好的选择呢?此图黑虽完全破坏了白棋角地,左边大龙被白8罩住后也将壮烈牺牲,但如果黑1选择2,则白棋或A、或1,这样似乎好一点。
第三谱:白2、4的时机恰到好处。黑11使白棋三子受困,但白12之后白棋可施展出一系列的好手。从白20开始,白已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白60、62出现后,丈和已无心再战。
如果智策不是夭折,在这一时期之后围棋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文化九年八月,智策与丈和进行了最后的对局。智策于同年九月逝世,大多数人认为智策死于肺结核,这种不治之症在当时夺去了不少年轻棋手的生命。
大概是在十多岁的时候,智策远游远州浜松,与在野的强豪山本源吉对阵。丈和也在各地长期逗留过,具代表性的是与长坂猪之助进行的二十一番对局。江户时代,不少年轻棋手都是如此成长起来的。充满艰辛地游历,充满委屈地滞留各地,我们可以想像这些年轻棋手当年的一些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