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摩雕像偶得记

2000-06-14昆明:蒋石明

收藏 2000年7期
关键词:砗磲鼻烟壶达摩

昆明:蒋石明

1998年,笔者到无锡出差,在一古董摊上见一达摩渡海雕像,十分传神。像高17.5 厘米,光头赤足。双目圆睁斜视天际,大耳寿眉,鬓发散披肩背,胡须散乱横刺。身披袈裟,衣襟下摆随风而飘。脚踏海石,一手提鞋一只,犹如即将下海横渡,一手扶一树瘤拐杖。树瘤拐杖弯曲盘旋,直至光头上方,下悬天书两卷,随风悠悠似动。达摩神态庄严肃穆,侧身流露出一副超凡脱俗的傲相,个性鲜明而不落俗套。作者对细部雕塑更具匠心,把达摩超凡脱俗的庄严形象和内在气质有机地融于一体。

雕像整体造型优美,制作精细,刀法纯熟,通体包浆。象牙釉色地道,滋润柔滑,质感极强。初见此作品,即爱不释手,一种势在必得的占有欲油然而生。通过反复讨价,终以700元购得。

边走边欣赏之时,被路边一天津人开的古玩店老板瞧见,观赏后称:此雕件工艺极好,但质地不是象牙而是“丘吉”(天津话),比象牙更珍贵。我请他写明“丘吉”二字,以便更好讨教,但他不识字,笔者只好抱憾而归。

回到昆明,问及文物及古玩界人士,不知“丘吉”为何物。恰逢一天津朋友出差昆明,当即请教。朋友甚是热心,大哥大直打天津用天津话反复说“丘吉”,并希望在天津的朋友到文物古玩店寻问,但两日后统统回话不知所云。

一日,笔者在花街见一有关古董读物,信手而翻,忽见一“砗磲(chēqú)字样,仔细一瞧,只见上书宋人吴自牧云:“买卖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者,谓之古董行。”“砗磲”是否就是“丘吉”,天津话给读跑音了?有可能。回来一查字典,只见上书“砗磲”为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可食,其贝壳可作雕件。笔者当时推测此雕件为“砗磲”无疑。许多朋友听笔者偶得一精品,争相前来观看。其中一朋友听说此件为“砗磲”,不禁哑然失笑。从家中拿来一小鼻烟壶雕件,曰:“此用砗磲也。”笔者一看,只见此雕件有贝壳特有的“丝绢”光泽,经朋友说明,方知此砗磲非彼“砗磲”。不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汗颜。

近日,从北京城来一古玩权威,文物界的朋友将此件呈上,以求“验明正身”。权威反复揣摩,断定为“虬角”。一随同弟子还现身说法,称前不久他们拍卖一件“虬角”雕件,约50厘米大小,一万多块钱。权威弟子如此一说,众人无不叹服。深感自己知识的浅薄,海洋里有如此庞大的“虬角”动物,自己竟全无所知。

笔者回家一查字典,不觉大吃一惊,字典上所说的“虬角”是一种传说中的龙(角)。而单独的“虬”是无任何注释的。第二天,我将此解释告之文物界的朋友们。朋友们皆认为,从世界现存的动物来看,最大莫过于鲸和象了。其他动物很难长出如此大小的角质物,从而认为权威此说过于“信口”。而弟子比划的若大雕件,更是空穴来风。

然而,关于雕件的质地争论并没有停止。一朋友又拿了一本关于鼻烟壶的书来,在叙述制作鼻烟壶的材料中,谈及“虬角”一词,曰:“虬角者海龙也。”“海龙”是什么?查遍《辞海》,并无出处,问及学生物的朋友,也不知海龙为何物。鼻烟壶传入中国为明代,其制作则盛于清时。制作用料颇杂,质地五花八门,对各种材料的称谓,民间流传的术语甚多。民俗民语屡见报端也不足为奇,从来也不侈求其科学与准确。

为了追求雕件的真实面目,笔者到了牙雕厂,和师傅、专家讨论,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鉴别。钻孔取样,钻沫飞舞,且不结团或焦化,首先排除了合成材料的可能。将取样进行火烧,并和象牙沫火烧后的碳化体比较,再根据象牙的密度、牙轮、自然裂纹等特点进行仔细的观察。基本证实是象牙质地。至此,该雕件可以说已经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笔者从事管理工作多年,养成了对事物进行科学推理的习惯,无论事物的大小,皆不懈追求其真实的内核。痴迷上古玩后,这种客观的、科学的辩证推理,大有裨益。使我在古玩鉴定中剥去层层疑雾,屡屡成功。此雕件的奇异经历,不正是说明这个道理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分析”。抱着进一步求教行家里手的愿望,我将这一经历写出来,或许会给从事这种工作的同仁们一种启示吧。

责编潇然

猜你喜欢

砗磲鼻烟壶达摩
达摩祖师
清代鼻烟壶的传播与演变相关问题研究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海南砗磲贝人工育苗与繁殖获得成功
首届人工繁养砗磲研讨会召开 海南有望试点人工养殖砗磲
四大流派内画鼻烟壶精品亮相恭王府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砗磲价格暴涨有水分
“娇嫩”鼻烟壶忌油烟怕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