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意见领袖”的声音
2000-06-14文/陈凡
文/陈 凡
买药,您最相信医生的话;买手表,您会参考上流人士的品牌偏好;买洗衣粉,您会更多地征求家庭主妇的意见;买MODEM(上网用的调制解调器),您可能认为网虫推荐的多半没错;买照相机,您则更倾向于专家的忠告。这些人就是各个商业领域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对于商品的销售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产品趋向于同质性、品牌差异又不大的国内市场中。
那么,谁可能是对商家有利的意见领袖呢?
名人,领导着“崇拜性群体”
对于一些心理价值大大超过产品本身功能价值的商品而言,如:饰品、服装、香水、化妆品、皮包、手表等,则其相对应的意见领袖往往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包括社会名流、白领人士等),通常每个社会阶层的人会向上一个阶层或更高的阶层看齐。
以耐克公司为例,耐克公司投入巨大的广告费——用“飞人乔丹”的广告作为代表,使耐克公司在第一年的篮球鞋和服饰的销售中就赢得了11亿美元。力士香皂选择国际著名影星作为电视广告中魅力十足的女主角;可口可乐公司近期以张惠妹作为雪碧饮料的代言人,而其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公司则让颇受青少年青睐的王菲、郭富城等一批巨星组合与之抗衡。由于这些产品的意见领袖属于“崇拜性群体”,所以这类产品的广告借助明星自然能让这些群体“买帐”。
名人明星的形象选择必须与产品或品牌有一致的联想,要考虑选择最适合产品品牌形象的名人明星。张曼玉的高贵气质与力士洗发水所诉求的品牌形象非常吻合;刘德华让人们联想到使用爱立信手提电话的成功人士形象(这比原先让张曼玉做形象代言人时更多了几分阳刚之气,使爱立信的形象更接近商家塑造品牌的目标)。
当然,也有一些使用名人效应不当的例子。皇品方便面的电视广告在一些专业人士中的口碑就不甚理想。原因是其广告中的著名笑星梁天使广告的可信度大大打折。广告本身的诉求点是皇品面的配料多、实在、美味可口,但梁天的形象却会让不少消费者对此诉求点提出质疑,人们不禁要问:“真有那么多配料吗?他不是在开玩笑吧?”
除此之外,企业的发展有时也会受到其聘用的名人的负面影响。企业自然也不希望自己广告中的名人生病、受伤或被卷入丑闻等。百事可乐就曾因卷入麦当娜一首反基督教歌曲的事件之中,而面临十分被动的局面。而耐克公司的股票也因乔丹的退役而下挫了2美元,据估计体育产业也将因此蒙受20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
大众家庭用品是老百姓说了算
普通日用品和家用电器的意见领袖则是使用该产品最频繁、最熟练的人。
在宝洁的电视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宝洁对广告的态度,即广告的首要任务是有效地传递商品信息,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和娱乐,进而形成了宝洁广告的风格。宝洁不用名人。宝洁认为,大众家庭用品的广告应贴近消费者,运用消费者熟悉的情景和语言与消费者直接交谈,名人对他们的产品和广告方式不合适。在众多的广告中,只有飘柔洗发液用了网球明星张德培,这可以说是宝洁的一个例外。
谁是宝洁的意见领袖?普通消费者。宝洁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调查队伍,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城乡。调查人员深入普通老百姓家庭、与消费者同吃同住,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看他们如何洗衣服、如何刷牙、如何洗头、如何给孩子换尿布。据宝洁称,十年来,他们用这种方法,与数十万计的消费者进行了接触。
普通消费者是宝洁产品的意见领袖,宝洁的电视广告给中国人的观念以耳目一新的冲击。当家庭主妇用不纯正的国语给你介绍“汰渍”、“碧浪”等产品时,这些“意见领袖”似乎就是你邻家的大嫂,与其说是电视广告,倒不如说是口碑式的轰炸,广告直观地表现产品的特点和功能,每一个广告都要有一个使人“确信的片段”。电视广告60%以上采用了演示说明或比较方法。如护舒宝卫生巾中如何能吸收液体;海飞丝怎么有效去头屑等。
听听权威人士的说法
技术较高的非日常生活用品的意见领袖往往是技术员、专家、专业人士和这方面颇有研究的业余爱好者,此类商品或服务包括工业用品、专业用品、计算机、车辆、摄像机、药品、房产、金融服务(信贷投资、证券期货)等等;在崇尚科学的今天,权威证明对提高产品可信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舒肤佳香皂广告以“中国医学会认可”作为权威证明,佳洁士牙膏广告中使用了“全国牙防组认可”,潘婷洗发液经“瑞士维他命研究院实验证明”,旁氏隔离霜的广告中也出现了护肤专家,在这里专家权威是“意见领袖”。
不得罪“意见领袖”,也是业界应注意的问题。一些制药厂采用广告的方式直接对患者进行宣传,这激起了许多医生的不满,因为他们担心患者在看了这些广告后会擅自服药,而有些药品又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患者。这样,医生们的反感导致他们可能向同类病患者推荐其它品牌的药,而使商家蒙受巨大的损失,投入的广告费反倒成了自己的绊脚石。所以,对于一些药品,尤其对临床药品和特殊药品而言,与其对患者做广告,不如对医生做广告或公关。
目前,不少企业逐步地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产品的意见领袖也随之国际化。这样,我们则要深入地了解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喜好。本田摩托初进美国市场时发现许多人对摩托车持否定态度,他们将摩托车与弹簧刀、罪恶等联系起来;所以本田开展了以“你骑上本田摩托车以迎接最亲近的人”为主题的活动。让人们对本田摩托车有了新态度。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在异邦找到产品的意见领袖。
(编辑张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