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教我习咏春
2000-06-13文/周健峰
文/周健峰
我今年十七岁,自幼喜武但从未练过一招一式。一次读书,获知李小龙曾习咏春拳,从此对咏春拳发生了兴趣。又闻梁焕枝先生是古劳咏春拳第四代传人,于是便利用放寒假的机会去拜访。梁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并答应了我学拳的请求。第一天焕枝叔先简单把本门的规定和拳理拳法介绍了一下,便要我同师兄学小念头对拆,并要求我们一天练三次,不少于六个小时。对拆时先要把动作练准,如打太极拳一样把全身肌肉放松,并按小四平马定步练,做到力不出尖,形不破体。练时思想体会手和桥的皮肤粘着对方的感觉。第三天枝叔开始教我练暗劲对拆。通过三天的训练,我感到全身气血鼓荡,手劲大增,马步如磁石一样贴于地板上,也不怕别人击打了。第七天枝叔见我基本功已很扎实,便教授我单推、双推、撑掌、叠掌、八挂、碌桥、圈手的对拆。又通过四天的苦练,劲力和技法自觉熟练。枝叔又教我们如何随对手招式变化而身步配合之近身击打。第十五日枝叔亲自纠正我们自由手的错误后,表示满意,认为可以进入速成的离手操手训练。离手训练由慢至快,由轻到重。先练手,后练脚;先练单操手,后练双推手;先练定步,后练活步;先练“来留去送”,后练“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的打法,最后练“高接低攀”的直接远距离迫靠、快打之法。练习的过程是攻防换打的过程,特别到实作对练时,我不免被打得面肿皮痛,但痛苦换来了我手法的快捷灵变。十八天的紧张对练,使我基本掌握了本门远距离的变化技法,也就是在对练中不会被人打了。为了适应由远而近的打法,枝叔准备了两条竹棒亲自教我们接手、紧迫快打的实作工夫。他要求我们在严密管制的同时主动靠近对方,令对方背势或失重而击放之。对练时两条棒像雨点一样从上、中、下三路击来,力度和速度不断加大、加快,迫使我们不得不集中精力,使用各种技法闪避。不知不觉中,使各种招法得到变化,而且运用更加灵活,达到攻防自如。此时的暗劲已转换成了快速的反弹明劲。挨打到了一定阶段,防守已由手脚忙乱变为自然反应。为了提高远距离进攻能力,掌握好时机、角度和变化,枝叔又用一条一人高的长木棒“打”我们,教我们发螺旋弹劲和如何运用直攻之法,此时手脚并用发力疾快如弹簧弹出。他又提示我们在接手时不管对手出手是实是虚,微动则进迫。在进迫时掌握好距离、角度,一旦打击则迎面而转,眼望其喉部中线位,眼余光罩控其下路,两手控其中节或根节,主制第二手,制即打,打即致对手失重。一旦对方双手被我所制而背势或失重,我则以三节联用,连环快打,或以脚击之。以木棒对练(一人用木棒两头快速自由进攻,另一方空手防攻)的确是一种练由远而近、近身击打的好办法。棒一打来不由你不快速去接,心理承受巨大压力(怕被打倒),第一棒能自然接住,而第二棒若不主动进步制之(在对方棒未发力打来之前),必被动挨打。也就是说以棒之自由对拆是迫着你靠近对方而制之。枝叔说这种方法是他在80年代教徒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实践十分有效。
二十天的训练,使我们不仅学到了功夫,身体也比以前壮多了,而且更加深了我对古劳咏春拳的兴趣。今后我要在不妨碍学习、工作的情况下继续抽时间深造,不断提高自己的功夫,努力成为一个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之人,为社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