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音乐进行到底

2000-06-13郭建业

音乐周报 2000年17期
关键词: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法西斯

郭建业

同是在5月的阳光下

1999年,南联盟在北约的炮火中呻吟

2000年,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的艺术家来化访演

不要忘却阳光下的罪恶

让我们向阳光里的美丽致敬

热爱音乐的民族是强大的

——编者

贝尔格莱德是一个饱受苦难洗礼的城市,这里生活里一个从不曾屈服的民族。

每个曾踏上这块美丽的土地的人们都永远不会忘记,奔流的萨瓦河,像一条闪光的缎带,系在贝尔格莱德的腰际,把这座风景如画的“太阳城”分为两半:北岸是街道纵横交错,商店鳞次栉比的旧市区;南岸则是绿树成行,碧草如茵的新市区。风格各异的两半交相辉映,融汇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然而,美国欢快的贝尔格莱德同南斯拉夫人民一样,有一部充满艰辛苦难的历史。最初,它原名钦吉杜奴姆,从五到八世纪被不同的民族轮番控制过,九世纪改称贝尔格莱德,意为“白色之城”从十六世纪起,它又断断续续被土耳其人占领了350年。在那充满了苦难的漫长岁月里,它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抗、斗争和流血牺牲。进入二十世纪,巴尔干半岛被人们称为火药库。一战中,贝尔格莱德成为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军展开拉锯战的地方,1914年奥军两次攻入城内都被击退,大战进入第二年,又经过一番激战,贝尔格莱德才落入奥匈帝国之手。“白色之城”被鲜血染红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法西斯于1941年4月向南斯拉夫进攻的第一天清晨,就对贝尔格莱德狂轰滥炸,住宅、医院、教堂、学校全都成了敌机俯冲的目标。连续的野蛮轰炸使整个城市陷入浓烟和火海之中,几天之后,贝尔格莱德落入了法西斯的魔掌,南斯拉夫人民是不屈的,他们拿起武器同侵略者展开英勇的搏斗。人民还组成游击队直接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最后依靠自己的力量将敌人赶出了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是1944年10月20日解放的,这一仗相当激列,当时敌人垂死挣扎,战斗一直打到市区,南斯拉夫军队就一幢幢楼房,一条条街道收复国土。这个“白色之城”自从有居民以来,曾经遭到过40次浩劫,但每一次都重整市容,站了起来,在第40次灾难——被法西斯破坏之后,勤劳的南斯拉夫人民经过半多个世纪的艰苦努力,不仅再一次恢复了家园,而且使这个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

然而,饱经沧桑的贝尔格莱德,竟然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前夕,遭受了又一次沉重的劫难。北约集结了最现代化的武器对这个城市发动了二战以来最猛烈的轰炸,军营被炸,机场被毁,桥梁被掀、工厂被焚,民房被烧……连医院、难民营、学校、幼儿园都难以幸免。在面目狰狞的邪恶的战神的威胁之下,人民用特殊的武器——歌声表达着一个坚强的信念:武力不能使一个民族屈服。就在北约军队进行狂轰滥炸的参加题为“歌声鼓舞我们”的露天音乐会。这里气氛热烈,秩序井然,人们满怀信心地走来,满怀信心地走开。老年人手捧着耶稣圣像来了,年轻人胸前带着靶心来了,儿童幼小的拳头紧握着橄榄枝来了……不管是高举的标语,还是期盼的目光,都是和平的呼唤,都是北约的战机和导弹所打不垮的精神。人们誓言:只要战争在继续,音乐会就不会停止。这里有歌声,不仅是台上的演员唱,台下的观众唱,甚至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会情不自己禁地随着旋律哼起来。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偶尔也忧郁而静如幽谷,所有这一切都在传达着各民族发自内心的愤怒和不屈的气节。歌声是迷人的,它的力量超乎想象,反战的音乐会遍地开花。

在那些所有没有失去正义感的人们都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怀着深切的同情注视着勇敢顽强的南斯拉夫人民,与他们一起感动、共同愤激。今天,南斯拉夫交响乐团将以艺术的形式将一个以不屈的歌声击退了狞恶的战神的民族,展示在中国人民的面前;将音乐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法西斯
七个德国兵占领贝尔格莱德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浅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南斯拉夫农业发展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从南斯拉夫到地心说
“内裤跑”
《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
法西斯是一种刑具
庞德的一种东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