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
2000-06-13吴斌访谈
吴斌访谈
对于教育
20世纪50年代,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
70年代,我们说培养能力。
80年代,我们说开发智力。
90年代,我们说提高素质。
如今,21世纪了,我们应该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国人对教育的重视,随着教育部"减负"通知精神实施的深化,学校音乐教育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么,如何抓住这个机会,进音乐课教学,使在每一位教师心中分量挺重的音乐课,也同样在学生们的一生发挥重要的作用呢?为此,记者在采访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吴斌先生时,他作了如下的谈话。
"知识、技能、态度"与"态度、技能、知识"
目前我们正在修订新的教学大纲,最重大的变化就是试图把老师们的关注点由原来的知识、技能、态度转化为态度、技能、知识。
为什么把态度放在了首位。这里"态度"指的是学生们对音乐的尊重、喜欢,热衷于音乐活动,对音乐有强烈的兴趣。以往我们的教师更重视揭示音乐的难点,解决音乐中节奏、音准等技术性的问题,不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态度,以致于忽略了"兴趣"这一达到终身教育目的的最重要的动力。所以,我认为兴趣或换言之态度是音乐教育中最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位是技能。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技能是听的能力。听的能力主要由三个方面的活动构成:聆听音乐,表演音乐,表现(编创)音乐。
最后才是知识。过去我们理解的知识是音乐的基本理论,特别强调双基即乐理知识与识谱技能的学习。然而,就现在对人才的要求与培养来看,知识中亦包括音乐文化的学习且应强调它。我们更应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现象来学习,而非弄通乐理和熟识五线谱。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
全国各地的音乐课我都听过,普遍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 用音乐以外的非音乐体验来谈音乐,而非用好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似乎给音乐编个故事,能解释音乐就是听懂音乐了。这样做连带着出现这样的问题--听懂音乐的标准是什么?是说出作品的背景,讲出故事就是听懂音乐了吗?于是,音乐课上,学生唱50年前的歌,听100年前的音乐,而离我们最近的20世纪的音乐反而听不到,因为老师们还不能用故事或图画来解释20世纪的音乐作品。
二, 学生永远听不到完整的音乐。一堂课下来,准确的节奏、咬字的方法、纠正的音准"扔"了一教室,学生们就是没有体会到音乐的美。于音乐而言,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教师们常忽略这一点。音乐永远以整体的形式为美,而肢解后的音乐无任何美感可言。
三, 课堂的开放性、民主意识差。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包括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们一定要学会了某知识,明白了某道理,或者是带着教师的好恶走出教室,才叫有收获。其实,这忽略了学生本身对音乐的体验、思考、判断能力。音乐课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之一,我们可否把判断是非曲直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四, 信息量小。老师们一堂课教一首歌,是很普遍的课堂教学。那么能不能多谈些问题,多听些相关音乐,涉及面广一些呢?
还想谈一点--教师们成功的教学往往具有偶然性。或因为教材熟悉,或因为教学内容恰好是教师的专长。于是,某一堂课上得很漂亮,可却不能形成稳定的课堂教学艺术。我想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缘于教师们没有思考指导他教学行为的理论基础。
总之,既然是教音乐,课堂上就应该有音乐,教师就应该提供一个让学生体验情感的环境。如果本着音乐的整体原则、表现力原则、描述原则来上音乐课,恐怕课堂效果会好很多。
识谱教学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金钥匙还是阻碍进入音乐的一堵墙
识谱教学问题是争论了很久的。我在谈这一问题时常问老师们这样几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识谱的?你自己会唱的歌曲中有多少首是识谱学会的?结果大部分教师都不知道自己何时学会识谱的,且大部分人都是听会的歌曲多于自己识谱学会的歌曲。既然教师自己都是这样,何苦要求学生一定要熟练视谱呢?最可悲的是,学生都不喜欢识谱,在被要求熟练掌握乐谱的过程中已经对此厌烦了,甚至对音乐丧失了兴趣。作为一个不从事音乐专业的普通公民来说,拥有一个敏锐的听力,能够体验到音乐的美也就足够了。如果以不识谱为代价来换取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我认为值得。更何况,一个人如果对某个事物产生强烈地兴趣,还有什么学不会呢?所以,我建议,对于识谱问题教师们看得淡一点,学生们熟识乐谱更好,但识谱不是音乐教育的唯一目标,且也不是评价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文/摄影 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