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21世纪的新“母鹿”

2000-06-07李永强

航空知识 2000年5期
关键词:母鹿武装直升机

李永强

米-24直升机的最新改进型——米-24ВМ(出口型称为米-35М)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生产的一种适应现代战场需要的全天候武装直升机。它将成为俄罗斯陆军航空兵21世纪初的主力。近年来,米-24ВМ先后在1997年的巴黎航展、1997年和1999年的莫斯科航展、1998年的迪拜防务装备展上露面,曾引起许多观众和军方人士的兴趣,特别是原来就装备有米-24直升机的国家和地区对此尤为关注。本文将对米-24系列的使用情况,米-24ВМ的改进背景、内容和前景作一简要介绍。

米-24系列的使用情况

米-24多用途直升机素有“步兵的飞行战车”之誉,是前苏联米里直升机设计局(现改称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设计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赋予其绰号为“母鹿”(Hind)。其主要任务是配合陆军打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和地面目标,为己方的坦克部队开辟前进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种障碍,或为运输直升机机群护航、压制空降区敌人的先头部队、执行其它特种任务等。

米-24武装直升机于1968年开始研制,1969年首飞,1976年定型并开始大量装备部队。20多年来,先后发展了米-24А、米-24Д、米-24В、米-24Р、米-24К、米-24П、米-24ВП等多种型别,其最新改型是米-24ВМ,出口型为米-35М。这么多的改进改型,构成了米-24直升机系列或家族。

从总体来看,米-24采用了米-8直升机的旋翼系统、传动装置和发动机。机身呈流线型,座舱为纵列式,前面为射手舱,后面为驾驶员舱。座舱的重要部位都有防护装甲。该机还安装了用于调节旋翼载荷的调整片,装有武器挂架和可收放式起落架,机头下有活动式机炮炮塔。独特的箭形下反短翼下可以挂“方阵”、“突击”等反坦克导弹,航炮吊舱,各种火箭弹发射器以及空空导弹等武器。在巡航飞行时,短翼也能给直升机提供一些升力,约占全机升力的19%~25%。机舱内可安排8个座位或2000公斤货物,以及货物绞车和外吊挂等相应设备。

米-24主要有三种使用方式:第一种是作战方式,用于打击敌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对地面部队和战术空降兵实施强有力的火力支援,消灭和摧毁敌人的点状目标、支撑火力点和空降兵以及其它攻击性任务;第二种是运输方式,主要用来机降战术空降兵,运送部队和军用物资以及保障先头部队供给等任务;第三种是搜索救援方式,用于从战场向后方运送伤病员,搜索和救援我方人员等。

米-24是一种久经战争炮火考验和洗礼的优秀机种。在当时,它的机载武器性能和作战效率远远超过了国外的同类武装直升机。米-24曾经参加过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以及30次不同规模的军事冲突。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飞行员驾驶米-24武装直升机与伊朗空军飞行员驾驶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展开空战,并将其击落。由于米-24共击落伊朗空军53架AH-1“眼镜蛇”和SA342“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因此后来每当他们与伊拉克空军的米-24遭遇时,伊朗空军的“眼镜蛇”便向自己的战斗机发出呼救信号。在1982年的一次空战中,伊拉克的一架米-24向迎面飞来的伊朗空军一架“鬼怪”式战斗机发射了数枚火箭弹,当场将其击落。“母鹿”吃掉了“鬼怪”,战斗机被直升机击落,这在世界空战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在阿富汗战争中,一架米-24武装直升机仅一次战斗出动就可以摧毁10多个装甲目标。难怪国外军方人士曾预言:在未来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武装直升机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不仅不亚于地面炮兵的威力,而且将超过坦克的攻击力。

米-24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武装直升机之一,1973年至1990年间,共生产了3500多架,除了装备前苏联军队外,还有600多架出口到保加利亚、捷克、德国、匈牙利、波兰、阿富汗、北朝鲜、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古巴、埃塞俄比亚、南斯拉夫、印度、伊拉克、利比亚、尼加拉瓜、越南、也门等20多个国家。至今,其中大部分仍然在军队服役,并且依然是独联体国家、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陆军航空兵的主力机种。现在,在亚洲和非洲的军事和地区冲突、车臣战争、印巴克什米尔冲突、清除达吉斯坦匪帮等战斗中,仍然经常可看到米-24直升机的身影。

推出米-24ВМ的背景

在阿富汗战争后期,米里设计局针对米-24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曾进行过一系列改进,如改装ТВ3-117В发动机(该发动机在高度1000米、外界空气温度40℃的条件下,其功率由原来的1420马力提高到1700马力);安装发动机防砂装置和排气屏蔽装置;使用多锁式炸弹架;货舱内加装ПК或РПК机枪;加装防护装甲;油箱使用泡沫聚氨酯填料;直升机装备红外诱饵弹和СОЭП-В1А“椴树”主动干扰系统等。

到目前为止,米-24问世已经20多年。时过境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战场上武器装备的种类大大增加,质量和性能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作战样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对武装直升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米-24虽有些改进,但已显得落伍了,特别是它的机载设备落后,无法遂行夜战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任务,致使其主要作战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和西欧国家研制的新型直升机,如美国的“阿帕奇”和“科曼奇”、法国的“虎”式、意大利的“猫鼬”等先进武装直升机大部分已经开始装备部队,有的已经形成了战斗力。这对俄罗斯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近年来,虽然俄罗斯也研制出了第四代(按西方的划分方法为第三代)武装直升机卡-50、卡-52和米-28Н等,但由于面临持久的经济困境,俄罗斯军方无力大批量采购这些新式装备。按照俄罗斯国防部的乐观估计,第四代新型武装直升机最早也要到2005年之后才有可能批量装备部队。因此,目前已装备俄罗斯部队的卡-50、卡-52和米-28 Н总共也只有10来架,只能算是凤毛麟角,还形成不了战斗力。

为了保持国家足够的军事实力、维护世界大国地位,俄罗斯从现有的经济状况和世界上新的军事、政治形势出发,改进改型现有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掘其潜力,使之适应目前及未来战场的需要。也就是说尽量少花钱,争取得到最大的效能,正成为俄军武器装备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目前,在俄罗斯陆军服役的米-24有近1000架,该型机还大有潜力可挖。于是俄军高层决策部门经过论证认为,在目前及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俄军已经熟练掌握的米-24进行深层次的现代化改进,让其作战效能提高一步,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效果上,将比重新采购新型直升机更现实和更有效,而且完全可以保持与形势相适应的作战能力。因此深挖米-24直升机的潜力,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行深层次现代化改进和改装,以使 米-24的新改型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成了俄罗斯陆军航空兵目前的最优先计划。

主要改进方法和改进内容

在现任总经理兼总设计师Г·А·西涅利希科夫的领导和主持下,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制定了米-24的现代化改进的一揽子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延长寿命周期、改善飞行性能、提高作战生存能力、提高武器系统效能、降低使用维护量、使直升机具有全天候的作战能力等六个方面。

米-24的改进方法采用了灵活的“模块式”,即所有的改进工作都集成在五个独立的模块中,每个模块在提高性能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点。用户既可以全部实施,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或者分步实施。也可以对改进或要采购的米-24新改型提出自己的技战术性能要求、各种设备和武器系统的组成方案。这与“模块式”方法并不矛盾,只不过需要进行一些补充调整试验。新改进的米-24编号为米-24ВМ,根据改进程度和采用模块搭配的不同,米-24ВМ可能有几种不同型别,如米-24ВМ的出口型则完全重新编号为米-35М。

目前,米里直升机制造厂研制的武装/运输型直升机中,还在服役的主要是米-24В(其出口型编号为米-35)、米-24П和米-24Д(米-25)。其中米-24П主要装备在俄罗斯陆军航空兵;而米-24В与比其更早的型别米-24Д除了装备俄军外,还大量出口到国外。米-24Д于1984年停产,米-24В和米-24П到1990年也已基本停产。它们的设计寿命都是20年,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米-24Д最晚到2004年,米-24В和米-24П最晚到2010年将全部到寿命。因此,改进米-24的第一步是延长其使用寿命。

将米-24改进为米-24ВМ第一个“模块”就是为延长直升机寿命周期而采取的措施,称为“模块一”。该模块包括直升机故障检查、安装相应配套件、检测和试飞等。这项工作可以在用户的基地穿插在其它“模块”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在给直升机延寿方面,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拥有30000架米式系列直升机的生产、研制和维护(其中米-6有37年、米-8有30年、米-24А也有25年)的经验。这是米-24新改型提高延寿的可靠保证。

经过“模块一”的改进工作之后,米-24的使用寿命可增加10~15年,技术寿命达到4000多个飞行小时,各组件的寿命也大大延长。这样米-24ВМ就可以使用到2015年至2020年。

“模块二”主要用于大幅度改善米-24的飞行和使用性能,以及提高直升机的战斗生存力。米-24ВМ换装了功率更大的ТВ3-117ВМА高原型发动机。机上采用了俄罗斯第四代武装直升机米-28Н的玻璃钢桨叶、带有弹性轴承的旋翼桨毂和效率更高的X形尾桨。这些部件实际上没有寿命限制。与金属桨叶相比,玻璃钢桨叶的抗弹击能力大大增强。对这种桨叶的研制和维护,米里直升机制造厂已有17年的经验。这种旋翼桨叶,其翼型更为先进,气动效率更高。此外,米-24ВМ旋翼桨毂的铰链,采用了一种橡胶/金属合成材料制作,具有自润滑能力,因此不再需要使用润滑油。直升机的旋翼自动倾斜器和尾桨的润滑油注油孔,由原来的40~45个减少到1个,这样既节省了润滑油,又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和难度。还计划采取一些最新研制的减少直升机红外和雷达特征的措施。

完成“模块二”之后,米-24的机体结构重量可减轻300公斤,航程增加100公里,近地垂直爬升率从原来的9.6米/秒提高到12.4米/秒,静升限增加了600米,作战机动性能也大大增强。

“模块三”的目的是进一步改善直升机的战术性能。该项工作包括米-24的起落架收放机构和辅助液压系统,以减轻结构重量;改进主液压系统;短翼翼展缩短,将武器外挂点减少到4个,使用新研制的多座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改进后的短翼内,安装有武器提升装置,新型悬臂式支架上设有可拆卸锁定装置,可方便武器挂装;再加上更换了先进的无线电电台等设备和其它改进。经过这些改进后后,直升机的重量又可以减少300公斤,直升机静升限可以再提高300米。采用固定式起落架虽然增加了一定阻力,但由于短翼缩短使阻力减小,所以直升机的整体阻力并没有增加。同时固定式起落架,还可增加直升机在遭受战斗损伤后紧急迫降的安全性。

“模块四”的作用主要是增强机载武器的作战效能。在经过“模块四”工作之后,米-24ВМ最多就可挂载16枚更先进的高精度9М120“攻击-В”空地导弹。“攻击-В”是俄罗斯科洛沃纳机器制造设计局在原“突击”反坦克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导弹。导弹导引头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从而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其串联式战斗部威力更强,它可以两种方式作战,即可以攻击空中目标,又可以打击地面目标。在攻击空中目标时,采用近炸引信和柱状破片杀伤战斗部;打击敌装甲目标时,可击穿800~850毫米装甲防护的匀质装甲。该导弹射程超过5800米,其杀伤概率超过95%,总体作战性能比“突击”反坦克导弹提高70%~120%。米-24ВМ还可装备先进的超音速“突击”型地空导弹和9М39“针-В”型空空导弹。 在米-24ВМ机头下的炮塔内,ГШ-23В活动式双管航炮(口径23毫米、备弹450发)取代了以前的12.7毫米口径四管机枪。航炮的活动范围为水平±110度,垂直-40度/+13度。机上的火控模拟计算机替换为先进的БВК-24式数字计算机,再和激光测距仪配合使用,米-24ВМ航炮的杀伤范围增加了1~1.5倍,对单独的小尺寸目标的杀伤能力提高了40%~60%,导弹武器的作战效能平均提高一倍。这样米-24ВМ不仅有突出的反坦克能力和对地火力支援能力,而且还拥有了和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协同进行空战的能力。在完成前四个模块工作之后,米-24ВМ的整体作战效能就能够提高50%~70%。

“模块五”主要是为了解决米-24直升机及其机载武器没有夜间作战能力的问题。米里直升机制造厂制定了几套方案,但定型方案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以前在人们头脑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固定翼飞机和武装直升机的驾驶、导航和瞄准设备基本是相同的。可是,经多次实战经验证明,它们在使用战术和方法上至少存在着以下两点本质差别:

首先是作战使用的高度不同。不管研制和装怎样先进的防护设备,直升机与飞机相比,总是容易被射击武器和便携式地空导弹所毁伤。直升机要想大大提高战场生存力,必须依靠它的低速性和机动性,在低于50米的低空或超低空,利用其良好的机动性规避地面人为的和自然的障碍物飞行。在这样的高度上,只能是靠目视和手控飞行。固定翼飞机不能在这个障碍高度飞行,但它可以用提高高度,来躲避地面火力的攻击,而且可以进行仪表飞行和自动飞行。

其次,经多次战争和武装冲突证明,直升机在预定作战地区的平均持续飞行时间是22分钟。越战中,美军的所有参战直升机,共3600万架次的战斗出动,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将会出现持续时间更长的战斗出动,但是这种例外不会很多。

基于这两点差别考虑,米里直升机制造厂在“模块五”中将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飞行员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与地面保持目视接触,飞行员配备夜视镜或者前视红外头盔显示系统。在夜间使用时,其瞬时视场不小于30~40度,由于此时飞行员要尽量减少观察各种仪表,所以一部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将被同步传输并显示到头盔显示器上。由于直升机的作战半径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飞行员利用已知的地标、地物就可以驾机到达预定地区,此时并不需要使用导航系统。但是,在不熟悉或没有地面参照物(森林地区、沙漠、草原、雪霜覆盖的平原等)的空域飞行时,还是需要导航设备的。所以米-24ВМ将安装带有地形测绘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它能够将必要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头盔显示器上,以供飞行员及时手动修正航向。由于要装备夜视镜,座舱照明要做相应改进,以便与飞行员夜视镜的光谱性能兼容。此外,还要加装全天候多通道光电观察瞄准系统,以取代原来的昼间瞄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视和红外观察通道、“突击”和“攻击”导弹控制通道以及激光测距仪等设备;飞行员驾驶舱和射手舱将安装多个新型多功能液晶显示器;机载设备系统和软件也要经过改进,以保证能够及时和准确地处理大量导航和瞄准任务。

完成“模块五”之后,米-24ВМ就可以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发现、识别、攻击目标,拥有了可靠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1999年3月4日,经过前四个“模块”改进工作后的米-24ВМ成功地进行了首飞,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定目标。为了加快试验的范围和进度,目前“模块五”的工作在其它直升机上先进行改装试验,下一步将在罗斯托夫直升机股份公司的一架米-24上进行改装试验。罗斯托夫直升机股份公司和独联体范围内许多传统的合作伙伴都积极参加了米-24的改进工作。这个拥有丰富经验和创造力的集体也是米-24新改型取得成功的保障。

如果俄罗斯国防部的拨款到位,第一批全部完成所有五个“模块”改进的新型米-24ВМ武装直升机,可望在今年内交付俄罗斯陆军航空兵部队使用。

米-24ВМ的未来

目前俄罗斯陆军已经作出决定:近几年不计划采购任何新一代的武装直升机,把有限的采购经费全部用于米-24的改进和挖潜上。

首先将现有1000多架米-24中技术状态最好的200架尽快改进成米-24ВМ,保证它们可以一直使用到2020年。按照俄罗斯军方的计划,2005年以后,即使俄罗斯经济状况大有好转,俄军能够开始成批采购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米-24ВМ也不会淘汰,而是要与新型攻击直升机卡-50、卡-52、米-28Н形成合理的高低搭配,因此新型“母鹿”还将活跃在21世纪的战场上。

除了独联体国家外,现在还有近600架各个型别的米-24直升机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军队服役。他们都是该项改进计划的潜在用户。将这些出口的米-24改进成米-24ВМ,其价格约为100~150万美元,相当于购买一架新型武装直升机的十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效费比相当高。从巴黎、迪拜和莫斯科等航展上反馈的信息来看,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在呼吁俄罗斯军方尽快大规模展开将俄军现有的各型米-24改进成米-24ВМ的同时,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也同时指出,武器装备的任何改进、改装,对性能的提高并不是没有止境的,因此为了保持俄罗斯在军用直升机方面的领先地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将同时继续进行俄罗斯第四代武装直升机米-28Н“夜间猎手”的研制和完善工作。■

猜你喜欢

母鹿武装直升机
直升机?
直升机
M-24武装直升机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
生死母鹿情
生死母鹿情
直升机取票
直升机很热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