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之翼同翔
2000-06-07周日新
周日新
今年6月3日,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一间会议室里,一位来自上海、满头白发的教授做了《从世界航空史看大型飞机的发展》的学术报告。他分析了现代社会对大型飞机的需求;论证了大型飞机的技术;提出了构筑我国大型飞机平台的大胆设想。他的发言,观点鲜明,发人深省,受到与会人士的好评。
做这个精彩报告的便是原运十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教授。
航空报国自少时
航空工业在20世纪初横空出世。航空技术是诱人的又是艰深的事业,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踏上航空路,便是一条不归路。
程不时,1930年生于湖南醴陵。父亲程炯是留学德国的工程师,在铁路和公路部门工作。程不时在少年时代,对飞机的最初认识,是从“挨轰炸”开始的。抗日战争爆发后,程不时一家颠沛流离,先是济南,继而南方,最后到桂林,一路上日本飞机狂轰滥炸,使他知道了什么是防空,什么是飞机以及飞机能做什么。他家寄居桂林时,离美国“飞虎队”空军基地很近。程不时经常注视着天空飞行的飞机。渐渐地,他萌生了长大设计飞机、制造飞机的强烈愿望。从初中开始,程不时就寻找航空图书阅读,动手画飞机草图,制做飞机模型,并且在中学墙报上发表关于“飞机三轴操纵”之类的文章。严谨的家庭教育使程不时获益非浅。程炯先生对儿子要求很严,但绝不要求死抠书本。而是注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例如,他让学龄前的儿子用砖厂泥料捏东西,愿意捏什么就捏什么,以锻炼其动手能力和想像力。他给上小学的程不时留的家庭作业是:5道数学题、一幅画(严禁临摹)、一篇日记。儿子上中学,父亲又要求他学好英语。这使程不时从小打下了很好的知识基础。
1947年,程不时考取清华大学航空系。系主任在新生座谈会上告诉同学,旧中国学航空找工作难,你们为了自己的职业前途,可以转糸,例如转比较热门的建筑系、机械系等。尽管第二年有不少同学转了系,但程不时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走航空报国之路。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程不时和同学们一道,制作了一架巨大的飞机模型,螺旋桨还能转动。同学们推着这架模型参加庆典。尤其令程不时振奋的是,他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的飞机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编队飞越。昔日“挨轰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这些飞机都是外国造。程不时坚信有一天,中国会设计制造飞机,祖国之翼会在蔚蓝的天空飞翔!
航空创业献青春
1951年4月17日,中国航空工业正式创立,航空工业局在沈阳开始公。三个月后,21岁的程不时从清华大学毕业,来到设在北京的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设计处报到,成为航空工业首批创业者中的一员。
当年8月1日成立的设计处,由航空工业局副局长陈平兼任处长,根据中苏协议,航空企业设计实行苏联专家负责制,设计技术工作由专家负责,中方选派一些大学生给专家当助手。1951年分配到航空工业的100名大学生有一半分到设计处。
当时设计处正紧张进行“六大厂”的设计,即沈阳飞机厂(今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厂(今沈阳黎明发动机集团)、哈尔滨飞机厂(今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哈尔滨发动机厂(今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南昌飞机厂(今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株洲发动机厂(今南方航空发动机公司)。程不时参与了前4个厂的设计。
1955年,程不时调到航空工业局第一生产处,主管哈尔滨飞机厂的工作。1955年调到第一生产处第一技术科,在科长、著名飞机设计师徐舜寿手下工作,与顾诵芬同事。徐很赏识这两位年轻人对飞机设计的挚爱。所以,当1956年徐舜寿受命组建我国第一飞机设计室时,从北京选调的3个人就有他们两位,另一位则是从英国归来的飞机设计师黄志千。
程不时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们于1956年10月10日早晨抵达沈阳的情景:天下着微雨,工厂派了一辆卡车来接。他们坐在卡车堆放的行李上,虽然淋着雨,但心情十分舒畅:因为他们将从事新中国从未有过的开拓性事业——飞机设计。
程不时被任命为第一设计室总体设计组组长。室主任徐舜寿选定设计的第一个目标是歼教一。徐舜寿开风气之先,要求年轻的设计人员“熟读唐诗三百首”,借鉴世界各种飞机的长处,而不要“唯米格论”。结果,歼教一的总体布局大胆采用两侧进气方式,没有沿袭米格飞机的机头进气方式。两侧进气方式后来被强五、歼八飞机所采用。后来,苏联米格-25也是采用两侧进气的布局。
歼教一是亚音速歼击教练机,串列式双座舱,梯形下单翼,前三点式起落架。飞机装有液压、燃油、操纵、冷气、仪表、无线电等设备和系统,主要系统两个飞行员都能控制。
空军飞行员于振武(后来曾任空军司令员)担任歼教一首飞试飞员,程不时陪着于振武参观了飞机生产车间,让他了解飞机试制全过程,并向他介绍歼教一的性能特点以及多种试验结论,坚定了他首飞必胜的信心。
1958年7月26日,于振武驾驶中国自行设计的歼教一跃上蓝天。
继歼教一之后,程不时参加了多种型号设计,如初教六、强五、歼教六,还主持了螺旋桨式飞机“勤工”号的设计,以及伞翼机、旋翼机、地效飞行器等试验机型的研究。
终生从事飞机设计的程不时,参与设计的飞机型号多达十几个,其中多项获得国家及部级奖励,但他最为珍视的是两个,即前面叙述的歼教一和后面将要叙述的运十,因为这两种机型最具开拓性。
大型客机倾心血
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以来,产品研制一直是以军机为主,民用飞机发展缓慢。在民用航空运输中,更是清一色地使用外国飞机。
1970年7月,毛主席在视察上海时指示:“上海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造飞机嘛!”同年8月21日,国家计委、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原则批准了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提出的《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这就是“708”工程,亦即大型客机运十。
程不时于1971年被调往上海参加运十飞机设计,最初担任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以后任飞机副总设计师,负责总体、气动、计算机以及试飞方面工作。按照设计方案,运十的客舱按混合、经济和高密度配置分别为124、149、178座,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974公里,最大商载航程3150公里,实用升限12000米。飞机的动力装置是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起点相当高。
在70年代的上海,研制运十这样的大型客机,纵使有航空工业技术力量的加盟,全国各工业部门的大力协同,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样大型飞机的研制,需要趟出以往未曾走过的路。
程不时在运十飞机的设计中,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为了能设计出性能更好的飞机,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他刚到上海没几天,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主起落架位置应该后移,并讲出自己的根据。一般这么大的更改是不容易被接受的,甚至会受到抵制,但他没有顾忌这些。设计人员来讨论,谁也不知道程不时是何许人,但大家倾听了他的理由,便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同意进行更改。
程不时不会忘记用计算机运算的日日夜夜。当时到上海计算中心去运算,时间都安排在午夜或凌晨,程不时和许多设计人员经常日夜颠倒,昼伏夜行。程家老少三代6口人,挤住在只有14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连做饭也在屋内。就是这样的条件,程不时仍然无怨无悔,经常晚上伏在木箱上编程序!而这样编出的程序,有的被大学选作教材,使用达20余年,并被推广到航空航天系统。
由于程不时和设计人员坚韧不拔地努力,自编了138个解决各类问题的程序,在运十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11月23日,运十全机破坏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加载到1002%发生全机破坏,设计与试验结果精确吻合。1980年9月26日,运十飞机在王金大机组驾驶下首飞成功。在以后几年里,运十进行的试飞,先后飞到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和成都等城市,特别是1984年1月31日,运十一举飞上世界屋脊,首航拉萨,引起极大轰动。
程不时曾乘坐运十从长江口逆水而上直飞成都,在当年除夕之夜飞回上海,与祖国之翼同翔,俯瞰大好河山,心中充满了自豪。
运十在技术上取得很大突破。主要是:采用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条例,与国际标准接轨;采用尖峰翼型,有较好的高速特性;结构设计采用“破损安全”概念;解决了整体油箱和气密座舱的密封问题;采用了由调整片带动舵面的操纵形式和机翼下吊装发动机的布局;进行了全机、全尺寸模拟试验;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成品和新标准;设计中大规模使用电子计算机。
然而由于市场和经费等原因,运十飞机未能继续研制下去。在中国航空史上留下了遗憾。
航空科普勤耕耘
程不时不但是一位出色的飞机设计师和航空资深专家,而且是一位知名的科普作家。他现任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积极从事科普创作和科普宣传活动。
从50年代开始,程不时就是航空杂志的热心撰搞人,撰写了介绍“超音速面积律”和“喷气襟翼”等文章;《航空知识》在1958年创刊后,程不时成为该刊的优秀作者。他发表在《航空知识》上的《中国飞机设计师谈飞机设计》,曾受到钱学森的赏识,称他是“具有整体设计思路的设计师”。
酷爱生活的程不时还是小提琴手。当年他拎着父亲的为他买的一把小提琴走进清华园,不久成为名扬全校的“清华之音”。小提琴伴随他度过为航空事业奋进不息的峥嵘岁月,激励他迈过坎坷,跨过失意,踏上奋发向上的征程。
听!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之春》响起,程不时依然精神抖擞,继续迸发出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