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君子潘际坰
2000-06-04唐振常
本刊在第八期上刊出潘际∠壬回忆与巴金先生交往的文章。付印前,收到唐振常先生悼念潘先生的文章,才知潘先生已于今年7月6日去世。现刊出唐先生的文章,共同表达我们的哀思。
编者
谓际≡槐虮蚓子,大约认识他的人都会同意。相交五十四年,虽然参商两地比聚首一堂多,每想起际。总是一副彬彬君子状貌,待人接物,礼数周到,从不疾言厉色。尤其有女士在座,他更表现得温文尔雅,言语柔和。不能说他是望之俨然,日常毕竟言语不多,特别是在生人的面前,但一经交谈,其即也温的感觉,会是共同的印象。不见际《嗄辏今写此悼文,眼前浮现的印象,依然是彬彬君子,依然是其即也温。
际≡诖笱Ф恋氖鞘学系,然醉心文事,一生所为是写作,是新闻出版事业,和他所学有关的专业,也许只是“文革”中很短一个时期,被强行发配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工作,翻译了一些科学书籍,非本愿也。但他却有科学家的谨严和周密,做事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这在同事友人中,为数不多。
我和他进入上海大公报工作,时间相近。我的工作单纯,不外于编辑、记者。际∽霰嗉,其性质则极复杂。他是个样样管而门门通的编辑。抗战胜利以后的上海大公报,保持传统特色,每周七次,有七个不同的专刊。门类不同,科别互异,稿件内容自然更是各不相关。专刊主编均是馆外专家学者,现在能记忆的,如周太玄主编《现代思潮》,洪深主编《戏剧与电影》,靳以主编《文艺》,陈伯吹主编《儿童文学》,戈绍龙主编《医药与卫生》等。抗战以前由胡适主编的《史学》专刊,此时似未再办。其中,除了李纯青是由社评委员兼主编《时代青年》,其余专刊均由际∫蝗俗芄埽馆外主编只是把每期的稿件交给际。由他校订,编辑,拼版。此事至繁,稿子或多或少,未必恰好装满一个版面;而今天戏剧,明天文学,过一天易之为学术,再一天变成了医药专门之事,际≌娉闪税倏迫书派,或竟是杂家而须门门通了。一般编辑,除编辑专业外,总企求通解所编刊物性质的业务,上举诸多专刊门类复杂,求其皆通,诚难诚难。依常理,一般人恐怕是不愿做这个大编辑的。而际∮诖耍怡然以处,应付裕如,从无怨言。还有余暇为巴金的平明出版社帮忙。这恐怕和他兴趣广泛,学不偏执有关。他那时上班下班,总挟着一个大皮包。几个刊物的稿件,包容万端,非挟大皮包不可。
我和他在1948年底先后至香港大公报度过一段生活之后,于1949年6月初同船返回上海大公报,我的工作内容无大变化,际≡虼蟊淞耍离其所热衷的文事远了。他担任了上海大公报的副经理。经理是费彝民兼任,费公常年在港馆,所谓副经理,实际即经理。我不知道际《杂谒的新职作何想法,在任期间有何新猷。因为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我有一段时间做夜班,除了开会,和际「少见面。际∷淙桓囊稻理(报社有人就称他为“潘经理”,这可不是《日出》中那个潘经理,际∈瞧镒孕谐瞪舷掳嗟),依然不忘文事。他在这段时期,写过一些什么,今已忘。但有一小稿惹起他不高兴,却还记得。其时鼓吹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上海大公报在第一版开辟了一个专栏,叫做“中国的世界第一”,宣传历史上中国的发明创造。此事由王芸生先生倡议,稿件取舍亦由芸老决定。用心虽好,然不免于夸诞,事后看来,有些项目与事实并不相符。稿件基本由报社同人写作,间有外稿。际”鞠白匀豢蒲В自然地,他在此栏写稿较多。一次,他写了一篇稿子,芸老未采。际〔桓咝肆耍他写了一封短信给芸老,信谓“拙稿蒙剔除,甚感”。这个“甚感”,当然是反其义而用之。此本小事,他也不会记在心上的。芸老出示际〈诵牛也是出以轻松,说是“我把际「得罪了”。这是几年间我所见际∥ㄒ灰淮涡沃钣诖实牟豢熘事。
1953年初,大公报北迁天津,与进步日报合并出版天津大公报,际∈橇羰氐阶詈蟮囊桓鋈耍且继之任天津大公报上海办事处主任,率记者数人,依然在南京路212号大公报经理部旧址办公。大约一年多以后,才迁往有名的劝工大楼。际〈耸币脖鄙希与朱启平同组香港大公报北京办事处。前月,庆祝大公报九十八周年,香港大公报与上海东方电视台拍摄上海大公报的遗迹,邀我到南京路212号旧址现身说法一番。其地现为一家银楼,外观依旧,人事全非。1949年,象征文人论政办报时代的结束,大公报同人也以自己的手参与了这个推墙的工作,宁不慨乎!我在门外仰视二楼临窗一室,即是际≡谏虾W詈蟮陌旃室,却不知其时际∫岩蚋伟┳〗了北京的医院,至本月6日,即长逝矣。
际拔母铩鼻霸诒本┮欢问逼冢极为活跃,写作也很旺盛,写了许多名篇巨制,我所知不详,但对他写的溥仪的长篇访问,则印象极深。居京时期,他还积累了大量素材,以至于以后在香港能随手运用,写成佳作。
“文革”后他到香港大公报,主编大公园。性质专一,非是过去的五花八门,难熔一炉,际”嘈床⒕伲大展才华,把这个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大受欢迎。巴金的《随想录》就是他促成而在大公园连载发表的,一稿惊全国,泰山北斗,人共仰焉。他自己写的《京华烟云》专栏则以生花妙笔尽写京中事,闲闲着笔,而波澜宛然。他邀约我写过一些稿件,我亦以为他写稿为乐事。他依然是谨严、认真,稿刊不数日,即得寄来的剪报和稿费,每次必附短信数行。那时是用所谓外汇券以作通行之币的,在专卖商店能购市场短缺商品。
至他退休赴美前,我每赴港,旧雨相聚,举杯谈旧事,甚以为乐。际∷祷敖锨拔多,仍然是温文尔雅,不作慷慨激烈之词。他的夫人逝世前,酒席筵前,每呼我为二爷。而际≡蚣币匝源首柚梗且在事后告我:“我已经对她说了,不要再开玩笑。”其实,我倒喜欢这种不见外的戏称。戏称的始作俑者原是际。他不知因何而如此戏称,以后也不知因何而以为我不喜此称。可见际《孕∈乱嘁凰坎还丁
际∪ッ篮螅虽常往来港京,我们再未见面。1997年我访港 ,得知际〗来,欣然以待。一日得他电话,约我夫妇吃饭。是我记错了时间,加以堵车,让他在饭馆空等了一场。翌日,我就返上海了。知道他在美很寂寞,我更歉然。去年,际∽ǔ汤瓷虾L酵巴金,其时我在港,看了报纸对他沪行的长篇记载,总以为谋面尚有期,却不料竟尔长行。哀哉!是为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