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朝讽刺贪官的妙联

2000-04-02安广禄

知识窗 2000年7期
关键词:赤子县衙县令

安广禄

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的现象十分普遍,吏治十分腐败,至清朝后期尤其如此。为了抨击贪官污吏,发泄内心的愤懑,老百姓们常常借助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嘲讽贪官,揭露和鞭挞他们的丑恶嘴脸。这些对联不仅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而且读来妙趣横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如清末有一贪官经常借作寿之机搜刮民财,老百姓苦不堪言。有人作联嘲之曰:“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红白兼收,何分南北;小百姓该死,麦未熟,稻未熟,青黄不接,有甚东西。”这副对联分别从贪官和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短短几句,寥寥数语,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

还有两个贪官,一个姓熊,一个姓卞,有人戏作一联相赠:“能者多劳,恐断四条腿骨;下流无耻,难保一个头脑。”这副拆合字联,上联合成一个“熊”字,即隐含熊姓长官,也斥骂他们是衣冠禽兽。下联合成一个“卞”字,即隐含卞姓贪官,也诅咒他们不得好死。

曾任直隶总督的杨世骥平日里自命清高,喜欢附庸风雅,喜唱京剧,实则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他死后竟被谥为“文敬”。有人根据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做联一副曰:“何谓文?曲文、戏文,声出若金石;乌乎敬?冰敬、炭敬,用之如泥沙。”所谓“冰敬”、“炭敬”是指清代外地官员进京时,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贿赂京城官吏的银两。联中3次出现“文敬”二字,其意趣真可谓妙不可言。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贪官污吏明明是个贪得无厌的“硕鼠”,表面上却常常以正人君子自居。曾有一知县,他上任伊始,即在县衙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三不要官,四不要名。”可他上台没几天便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原形毕露。于是有人在他的对联每句话后名添了2个小字,使原对联的意思完全相反:“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多琪曾在湖北浠水任县令长达8年,在他的任期内,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们苦不堪言,大家恨透了他。有一年除夕,多琪竟然恬不知耻地大门口写了一副对联:“奉君命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有青天,眼前赤子;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当晚有人悄悄将他门口的对联改为:“奉君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跟前赤子;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籍,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清末一县令在县衙门口正厅悬挂了一副对联:“得一文,天诛地灭;听一情,男盗女娼。”可事实上凡有送礼、贿赂的他照收不误,凡有权势的人向他求情,他都循私舞弊。有人不解,问县令说:“老爷这样做岂不违背了自己誓言,自己打自己嘴巴吗?”县令竟无耻地答道:“我一点儿也没有违背我的誓言,我收的贿赂并非一文钱,我循的私情也不是一件事啊。”于是,有人背地里把他的对联改为“只得一文,天诛地灭;仅听一情,男盗女娼。”

猜你喜欢

赤子县衙县令
航天赤子——孙家栋
刘家祎 打破少年禁锢 诠释赤子灵动
奇怪森林
牟恒责罚县令
“海外赤子”指的是谁
“海外赤子”指的是谁
不曾杀陈佗
科考作弊奇招
捕快复仇
渔船上的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