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高考历史第39题

2000-03-10范红军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0年11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本题命题

范红军

2000年高考历史第39题是材料解析题,它涉及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历史认识问题,立意很好。但是,由于命题组的疏忽,参考答案多是材料要点的机械重复,有悖于"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导向,结果是落点太低,引起了广大考生和历史教学界的广泛议论。

本题立意很高,极具时代感,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需要,体现了历史的教育、借鉴功能。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史看,二战以后,资本主义迎来了二十余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因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一枝独秀,主要得益于信息科技的革命。今天,美国已经成为高科技人才流动的最大受惠国,但它仍千方百计地争夺中国、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知识精英。世界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从当代中国的发展看,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后来,他又发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强音。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中共十五大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并明确提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代对知识分子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召唤。

党在新时期对知识分子作用的正确认识显然立足于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实际。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也是对建国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只有很好地反思这段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进而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高考命题组敏锐地捕捉到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内在联系,以此命题,立意深刻,体现了高考历史一向关注现实的明确导向。

由于命题操作上的疏忽和对实测后的客观效果缺乏较为准确的预断,本题尚有很多不足,值得商榷和反思。

一、材料信息方面。

1.材料包含的信息量小,角度单一,无干扰冗余信息。加之是现代文,考生无需多少阅读、理解的能力基础,就会轻易晃过材料解析的第一关。

2.材料包含的有效信息过于表面化,考生无需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只要稍具语文常识,即可直接获取结论。如材料一中的"劳动人民"、材料二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材料三中的"劳动人民"、材料四中的"工人阶级"等关键词过目即知,无需思维。考生只要把每段材料下的时间概念与关键词一一对应,就可拼凑成篇。

3.材料缺乏必要的历史背景信息,不能更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设问方面。

本题材料选择先天不足,问题设计欠缺。

1.第一问要求考生答出中共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实际上只涉及到了"是什么"、"怎么样"的历史认识表层,无需历史知识的积累,仅依材料就可作答。其实,从史学的角度讲,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与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中共对这种历史形势的判断有着内在的因果关联。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从此,作为国内主要矛盾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据此,中共认识到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是正确的。不久,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1957年,全国整风运动开始,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反右派斗争开始。由于中共对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反右派斗争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又被视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知识分子被定性为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这显然是错误的。从1958年开始,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反右倾"的错误,加之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大批撕毁合同,新中国面临着建国后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中央制定了"八字方针",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开始纠正各项工作,尤其是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检讨了党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问题上的错误,重新肯定了1956年党对知识分子的定性。在"文革"中,"左"倾错误恶性发展,"四人帮"趁机炮制了"两个估计",认为知识分子"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1977年8月,邓小平刚刚恢复工作,就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完全否定了"两个估计",推倒了压在知识分子头上的两座大山。1978年3月,邓小平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的属性,为落实和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正式开始。二十多年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了许多波折,但从未改变对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的正确认识,这与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不无关系。

总之,本题第1问的设计,割裂了材料的有效信息与考生已有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考查出考生的分析、概括、归纳、迁移、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此问若改成:"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这样,既依托了教材,又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

2.第2问与第1问之间联系不紧密,有简单比附现实政治之嫌。意欲考创新,但由于没有历史知识的依托,实则成了考生随意发挥的舞台。这不是考历史,而是在考时事政策。

三、参考答案方面。

1.答非所问。第1问要求答出中共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参考答案并没有完全对应这一要求。答案在概述了邓小平同志的论断以后说:"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央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依据,对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显然属于历史影响方面的内容,实际上也与第2问产生了交叉重复。据参加河北省高考历史阅卷的老师反映,此点内容无一考生答出。这已经不是考生"水平"的问题,而是参考答案没有严格对应题意要求所致。

2.答案不全。答案试图反映中共认识变化的全过程,但由于详略不当,致使答案不全,无法全面展现这种变化。答案概述了1956年和1957年中共认识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而对1962年和1978年的两次变化的原因只字不提,这显然不符合历史认识的一般规律。

由于答案中部分论述的答非所问和内容阙如,给采意评分带来了很大困难,加之阅卷时间的限制,采点计分仍然盛行。河北省的评分标准如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分)*"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1分)*"1957年(经过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分)*"知识分子被视为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1分)*"1962年,(1分)*"周恩来重新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1分)*"1978年,(1分)*"邓小平更加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3分)*"这样,评分标准基本上成了材料的缩写,历史学科的评价特点无从体现。难怪多数考生反映,即使照抄材料原句也能得到10分左右。

出现上述偏颇的主要原因是命题没有处理好加强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与控制试题难度的老问题。1998年历史高考试题难度较大,一时招致了各方的责难。1999年的试题难度明显降低,但已经暴露出了历史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初衷未能如愿实现的苗头。如关于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评价,意欲创新,但答案死板,"活题""死答"、"死评"现象十分普遍,结果如高考历史评价组所言:"高平均分、低难度、低标准差、低区分度。……采用新形式在主观性试题中考查高层次能力的原初设想未能全部实现。"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在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再次出现。根据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的要求,材料解析题旨在加强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创新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反观本题,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十余年来高考历史命题"以能力立意"的导向,其中的得失值得认真地总结和反思。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责任编辑:林 屹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本题命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你是知识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