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棋手大剖析

1999-06-14白文绪

棋艺 1999年22期
关键词:棋坛个人赛中国象棋

白文绪

国家体委自1956年开始举办中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大浪淘沙,只有10人(男子)能在这一传统的赛事中荣获冠军,他们是千百万棋迷眼中的英雄,心中的偶像。但是,仅从年龄而言,在二十岁以前能获此殊荣的也不过仅仅两人而已,那就是15岁即一飞冲天的胡荣华和18岁一跃登顶的许银川。

翻开中国象棋的现代史,胡、许少年得志的镜头永远载入中国象棋的史册。1960年全国个人赛,稚气未脱年仅15岁的少年胡荣华首次参赛,第一轮与“棋坛神童”李义庭战成平手。次轮与“杀象能手”孟立国展开激烈对攻,以精彩的车炮联攻将其降伏。关键的第三轮与“神州第一人”杨官展开开、中、残的全面较量,经过近80回合顽强拼搏,自始至终压得“第一国手”未能翻身。决定命运的第十轮决战打响后,他设计谋巧妙地将“老仙人”刘忆慈诱入阵中,抢出主力,仅30余回合即一战成功。至此,中国象棋的“胡荣华时代”开始了。

许银川涉足全国个人赛的时期,是群雄割据的年代。“东方电脑”柳大华、“燕赵骄子”李来群、“羊城少帅”吕钦、“江南才子”徐天红、“东北虎”赵国荣像走马灯似的轮流坐庄。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欲获冠军,其难度胜过30年前的数倍。好个小银川,经过1989年的第一次洗礼,翌年年仅15岁即跻身大师行列,1991年勇夺第三,在中国象棋高度发达的今天,其意义除名次之外,已超过了当年的同龄人胡荣华。1992年最后一轮受到胡荣华的磨难冲击冠军未果。1993年青岛会战,他敢为天下先,与群雄逐鹿,最后一战使河北阎文清像当年的刘忆慈一样成为伴月之星,“天之骄子”横空出世。胡荣华、许银川一对旷世的天才,两次震惊了中国棋坛。

有的人在棋盘面前修炼了一生,仍默默无闻,胡荣华、许银川缘何能以小小的年龄就雄霸棋坛呢?

美丽的童年良好的早期教育

胡荣华、许银川都是在父亲的启蒙下学会下棋的,正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的启蒙使他们对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浓厚的兴趣正是孕育天才的基本条件。《路,从这里开始……》中,胡荣华这样谈他的父亲:“我学象棋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应该算是我的父亲,尽管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他的水平是很低的,但他却使我对象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每天晚上,父亲总是把我和姐姐叫到桌前,教我们下棋。”许银川在《父亲,送我上路》中为我们讲述了启蒙教练——父亲的故事:“父亲自小酷爱象棋,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懂事开始便学会了下象棋。由于父亲的倾囊而授,我的棋艺突飞猛进。记得夺了冠军回来,直把父亲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泪水顺着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庞流下来。”同是父亲的故事,不同的是胡老先生无心插柳,而许老师却在雕刻美丽;同是父亲将他们的天才心智能源打开,将他们的艺术细胞唤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丽的童年时光,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为天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路遇伯乐命运的垂青

胡荣华的早期教练徐大庆先生是上海声名卓著的象棋名手,正像胡荣华说的那样,是他棋坛生涯中影响较大的一位老师,正是这位“伯乐”先生不仅热情地指导胡荣华下棋,并且想方设法把他带到重大的棋赛上经风雨、见世面,并带着胡荣华投名师、访高友,使少年胡荣华进入了象棋领域的新天地。许银川的启蒙老师除父亲之外还有汕头市的象棋教练章汉强。小银川学会下象棋不久,父亲即带他到县市遍访高手,后来干脆吃住在章汉强家里,章老师言传身教,许银川心领神会,仅几个月的时间,他的棋艺大长,之后进入省队参加系统训练。广东队领队容坚行更是独具慧眼,在人才济济的广东队里,让刚在1988年全国少年赛夺冠的许银川代表广东队参加1989年的全国象棋团体赛,在大风大浪里锻炼。天才型棋手的艺术生涯中如果没有“伯乐”提供高质量的给养,为他们尽早提供磨炼摔打的机会,小马驹奔驰原野是很难想像的。

青出于蓝

有名师指点,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的一生中仅靠天赋的某些优势并不能造就英雄,没有名师的指点,没有前人的心血,只靠自身的苦苦探索是难以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的。胡荣华、许银川进入省队集训都是在十二三岁。尤其是胡荣华经过短短三年多高质量的训练,居然击败杨官等超一流高手而登上冠军宝座,得益于何顺安、徐天利、朱剑秋、陈奇等师长的辛勤培育。当时的上海市集训队训练水平无疑等同于小型的全国高级别的邀请赛,胡荣华在这样良好的训练环境中茁壮成长,如鱼得水,令人羡慕不已。对一个天才棋童来说的确是常人难以得到的机遇,而胡荣华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殷切希望,很快具备了与一流高手相抗衡的能力。正是何顺安、徐天利等胸怀宽阔的大家们的无私培育,才能有胡荣华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样的道理,没有岭南诸家大师杨官、蔡福如、吕钦及其他集训队员的指导,许银川仅靠埋头打谱和悟性在中国象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18岁即“一览众山小”是根本不可能的,叱咤风云的艺术大师们在自己苦苦求索的同时,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园丁之歌”,才使我们的天才脱颖而出。

天才出于勤奋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所创造积累的文化财富给人以智慧,而人的智慧是智商的体现,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无生而知之者”,人的客观天分和主观努力关键在于后者,它是促使事物产生质变的根本动因。胡荣华、许银川这两个天才型的象棋大家,也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通一员,绝非超然物外的神,他们也是从“马走日,象走田,车行直线炮隔山”起步的。他们拥有能帮助自己发掘天赋的环境及明理的父母,他们遇到了具有睿智透视力的“伯乐”,他们有尽力辅助他们使之发挥天赋潜能、且引导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挥特殊才能的名师,他们更有与众不同的勤学苦练、勇攀高峰的精神与毅力。他们在踏上人生之路时,为自己立下志向并为此奋斗不止。少年胡荣华嘴里含着饭仍在想棋,许银川12岁即远离父亲求学,象棋艺术的天才自孩提时代开始,就在奋斗的过程中留给了我们一串串生动的故事,虽然在浩翰的象棋文化海洋中只是一些小小的贝壳,但意味隽永,富于哲理,发人深省,使后人获得有益的启迪。这对于那些自恃才智天赋,不愿艰苦学习的人也是一个警告。

出众的身心素质

象棋竞赛与其它竞技性体育项目一样,消耗着大量的脑力与体力。一个棋手天赋再高,如果体力跟不上去,也很难正常发挥水平。只有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可能在长时间的比赛中精力充沛地展示自己的技术水平。胡荣华50多岁高龄还能重掌帅印也是这位天才型棋手创造的另一大奇迹,四十年的枰场厮杀,靠的是一个坚强的体魄,这与他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密不可分。许银川更是深深懂得这一点,大学学习生活之余,长跑、踢足球,使原来较单薄的身体充满朝气与活力,为1996、1998两年再度登顶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胡、许拥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这表现在比赛过程中是处变不惊,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是积分领先还是落后,“攻心为上”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尤其是胡荣华表演得更是淋漓尽致。对弈心理学的灵活运用是衡量一个优秀棋手盘外智商的另一大尺度,更是天才型棋手优秀心理素质的充分体现,胡荣华的诡道奇兵,许银川的少年老成、以正制胜,无论正与奇,他们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这正是他们区别于常人的不同之处。

坚韧不拔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胡荣华少年一举成名后,尽管经历了多次暴风骤雨的考验,却雄霸了棋坛二十年。1980年乐山失利后,连续三年未能收复失地,1982年至1983年,胡荣华谢绝了一切邀请,专心致志,深山练剑,于1983年全国个人赛上又以崭新的姿态从容谈兵,待重拾旧山河后,领奖台上的胡荣华眼含晶莹的泪花,这里面凝聚了他奋斗的艰辛,体现着他对事业无限的忠诚与热爱。许银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胡荣华将这笔精神财富传给了许银川,1992年全国个人赛最后一轮,两个棋坛天才的超级对话,使许银川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半醒状态的“天外来客”彻底明白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来年即大魁天下。可见,离开了对磨难的体验,一切人生哲学都是不完全的和没有感召力的。

谦虚的品质高尚的情操

象棋是人类智慧的体操,谦虚是天才型棋手最大的美德。胡、许之所以少年得志,也是他们勤学苦练,不耻下问的结果。至今,人们还传颂着胡荣华当年向王嘉良写信拜师求艺的故事。许银川每当获胜时,总是先检讨自己的不足,指出对手如果按正确的着法走自己则凶多吉少,正是这种虚怀若谷的高尚品德,视“天下人皆为我师”的人生哲学观,才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取得了成功。棋手最大的天敌就是骄傲。艺无止境,世上无常胜将军,那些只取得一点点成功,便把自己视为天下第一而趾高气昂者,只能半途而废。

时运相伴把握机遇

胡荣华、许银川都有同感,即取得冠军后仍谦虚地说,并不具备冠军水平而是运气使然。仔细琢磨确有几分道理。1960年和1993年的全国个人赛,尽管胡荣华和许银川都具备了问鼎的实力,但在众人眼里尚显稚嫩。大哥大们都想在小孩儿身上捞分,遇到水平稍低的人也不轻信自己会栽到小家伙儿手里,所以,对手都是带着强烈的获胜愿望来拼命的,这同时也为胡、许获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相信看过1960年全国赛胡荣华与王嘉良对局的人们都会认识到这一点的,王嘉良以凶猛的弃车攻杀手段屠杀了胡荣华这只“小羊羔”,也正是王嘉良的高足赵国荣用小匕首“短腿车”在1993年全国个人赛第四轮插入了许银川这只小鹿的哽嗓咽喉。两个天才都未能在两代冠军的主考官面前幸免遇难。而历史又是惊人的相似,胡荣华却杀败了杨官,许银川击溃了胡荣华,而其他冤死在胡荣华与许银川手中的当局者临场又怎能清醒地与我们的天才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地一较长短呢?当胡、许露出冠军相时,“屈死的冤魂”再大呼不止已经晚了,雏鹰已经飞上蓝天,实力乎?运气乎?

实力也好,运气也罢,关键在于少年英雄把握住了机遇,因势利导将不利因素化为了有利的因素。读过胡荣华巧胜刘忆慈、许银川勇擒阎文清作品的人,有谁敢说当年的全国个人赛冠军就不会是刘忆慈、阎文清的呢?只不过幸运垂青于善于把握机遇的人。

博采众长善于创新

中国象棋的发展经过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与当代史几个历史阶段。胡荣华是我国当代象棋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他之所以能完成十连霸的伟业,得益于在学习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国象棋进行了历史性的创新。许银川成长的年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许银川在兼收并蓄诸家之长的基础上,广闻博见,在象棋开局变例的深度上进行了精益求精的探索,创造性地完善了象棋理论的深度。象棋的发展会随着时空以及接受意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之中虽有某些相对稳定的普遍性因素,但我们应该以运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物质运动的哲学观点去把握其哲理精髓。以胡荣华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大师们建立了当代象棋理论各分支流派体系,无疑使人们对象棋获得了更深广的理解和认识。而以许银川为代表的今朝风流人物凭借他们高超的创造力把握了各分支变例的哲理内涵,而且又能以个性鲜明的形式把它进一步表现出来。这是今后天才产生的重要条件。

愿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棋坛胡、许式的天才人物早日出现!□

猜你喜欢

棋坛个人赛中国象棋
花言巧语
欣慰
马踏连营
历届全国个人赛男子冠亚军经典对决谱(Ⅱ)
历届全国个人赛男子冠亚军经典对决谱
大博士回答
为业余棋手诊脉
赵鑫鑫先负王天一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
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