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九”全国太极拳赛看推手
1999-06-13文/张全亮
文/张全亮
今年5月中旬,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委托翁福祺、高壮飞和笔者等三位常务副会长,带着观摩学习的任务。随北京队到杭州参加了5月18日至20日在浙江大学举行的“99”全国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我们观摩了太极推手的全过程。并和部分推手运动员进行了交谈,听了部分旁观人员的观感。现将此行见闻和感想做一概述。
一、推手比赛与观众
太极推手是一项韵味、刺激兼备,又极富艺术性和哲理性的内家拳术。太极推手功夫历来秘不外传,在武术界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表演太极推手历来极有吸引力,深受群众喜爱。过去笔者每次观看名家推手,在场观众感到惊奇振奋,掌声不断,体会明家说手,或听述太极先辈推手的轶事,总是感到那么神奇有味。太极推手既是一项深奥莫测的人体文化艺术,又是一种令人心悦诚服的搏击技巧。搭手时,温文尔雅,谦恭礼让,但犯者立扑,且跌翻绝妙。
作为全国太极推手锦标赛,理应是高手云集,推手技术高超,观者踊跃,起码太极拳爱好者应当光临,但遗憾的是,偌大的浙江大学体育馆看台空空,除了参赛的运动员和服务人员外,几乎没有观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恐怕是以往的太极推手比赛已经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们曾和杭州太极拳界的几位朋友谈及此事,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那样的推手有什么意思,在家门口我们都不去看它,你们千里迢迢来杭州看推手比赛,不是上当吗?”“太极推手照这样发展下去算完了,一点前途也没有了。”
回到北京,我们把推手比赛的录像带放给太极拳同行们看,他们也说:“这哪叫推手啊,看这个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看摔跤呢”。一位没有看过太极推手的朋友,看了录像以后说:“哟,这就是太极推手啊?这谁不会,我看有劲就行。”“不是说太极推手很神吗?我看还不如摔跤好看呢。”
总之,这次推手锦标赛,也和以往的一些推手比赛一样,让人看着没有味道,外行人看了觉得不如看摔跤、柔道、拳击过瘾,内行人看了觉得与传统太极推手的要求大相径庭,因而没有共鸣,认为它不是太极推手,而是一种不伦不类的较力运动。自然慢慢地失去了观众。中国的太极推手在外国人眼里更神秘。 如果叫他们看到这样的推手,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那将不但失掉了中国的观众,还会失掉外国的爱好者,岂不伤了国内外习练太极拳者之心,也会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蒙尘垢辱。希望这一严酷现实能尽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太极推手不能轻视基础训练
推手,顾名思义,是具有太极特点的推手。其含义首先应该是具备一定的太极拳素质,也就是说推手运动员应该有一定太极拳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学练太极推手;其次,学练推手应该严格按传统的训练方法和要求进行,如按单手打轮、双手打轮、四正、四隅、定步、活步、乱采花等程序进行认真训练,最后进行太极推手比赛时应表现出沾粘连随引进落空,合力发人等推手的特点。但是现在参加太极推手比赛的运动员,不少人没有一定的太极拳基础,有的根本没练过太极拳,也没有经过严格太极推手的传统基本方法训练。有的是练柔道的,有的是练摔跤的,有的是练举重的。而锦标赛规定,凡是参加推手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得先打太极拳套路,成绩达到8分以上者才可参加推手的比赛。这无疑是对的,但是落实很难。有的运动员临阵磨枪,闯关上阵,因学练太极拳套路时间较短,上场遗忘,便看着别人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惹得全场哄堂大笑,连裁判员也抑制不住地笑了起来。类似情况先后出现过几次,赛后问及此事,一位运动员毫不掩饰地说:“我才练了十天(太极拳),一上场就忘了。”但是尽管如此,也都超过了8分,获准参加了太极推手比赛。从推手比赛情况看,不少人没有经过严格的太极推手传统的基本功训练。比赛规则规定,双方运动员上场推手先左右各打三个轮,以示这是太极推手。但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单从这三个轮上看,一曰互顶不让。轮是在顶牛中非常吃力的情况下完成的。二曰没有进退,传统太极推手打轮,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都要求你进我退,我进你退,进则弓步退则坐步,进退要求沾粘连随,不丢不顶。但是场上推手的运动员,不少都是弓步顶牛,三轮以后双方你推我搡,你搂我抱,你抗我顶,太极推手所禁忌的“顶偏丢抗”的各种毛病,都在不少运动员身上表现了出来。三曰歪头晃膀,完全没有中正安舒圆转自如的太极推手的特色。如有的运动员推手时表现异常勇猛,如同拼命一般,赛后太极名家高壮飞先生问:“你的推手是跟谁练的?”那个运动员也毫不掩饰地说:“我没练过推手,我是练柔道的。”这次我来是想体会一下太极推手的味道。”高壮飞先生毫不保守地讲了一些推手要领和发劲的方法,那个运动员惊奇地说:“哟,推手还有这么多学问呢,我还真没听说过,有机会我跟您学学行吗?”
在整个推手比赛过程中,只有以江苏队丁汉杰为代表的少数运动员在发人时体现了太极推手要求的一些巧劲、妙劲,受到了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赛后我们在与他的接触中,发现他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太极推手的真谛。其他不少运动员多是习惯生推、硬抡、强别、死缠等招法,虽然能使对方倒地或出线,但让人看了极不舒服,而且更多地是失去了太极拳的意蕴。
三、太极推手的发展与传统
太极推手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与其它搏击形式,如散打、自由搏击、摔跤、柔道、拳击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显著的区别和特点。所谓相同之处即都是按照各自不同的规范要求,通过人体自身发挥出来的招法、技巧、劲力、速度战胜对方。但同是击、拿、发、摔,太极拳所表现出来的巧妙性、艺术性、趣味性、合理性,是让人心悦诚服地感受到,这却是其它搏击技术所无的。
传统太极推手的特点,可以粗略归纳为五点。
第一,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在推手比赛时,无论对方如何进退,自己的意念要始终如一,像一贴膏药一样贴在对方身上。把自己变成对方身体的一部分,彼动我随,骨肉同行,气血同运。影之随影,阴阳一体。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使对方感觉不即不离,甩之不掉,挥之不出,令其性急、心烦,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第二,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在推手比赛时,二人搭手不用拙力。对方进攻,我不生顶硬抗,也不软弱逃脱,而是柔化避锋,顺力相助。使对方感到前进无阻力,而且有落井下石之感。亦如同推空按水,欲推无着,欲罢不能,无能为力。
第三,引进落空,合力发人。推手时让对方感到自己无处不是轴,无出不生勾,无出不翻板,无处不机关,扶之则倾,按之则翻,触之则发。练到高级阶段使对方感到不动则已,动则如临深渊,如踩毒蛇。有倾心吐肺,失魂落魄之感,乘势而攻,微动即倾,甚至看一眼,吼一声都会使对方倾倒。
第四,轻灵巧妙,用意不用力。与人交手,化、打、拿、发,都是先在心,后在身,意想、神领、形随,轻灵巧妙不用拙力。太极拳是实用意念拳,势势处处要做到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身助神,以神领形,神形一致,内外如一,动之至微,发之至骤。
第五,中正安舒,圆转自如。太极拳行功走架和推手,势势处处都要做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竖腰立顶,不偏不倚,泰然自若。与人交手,要处处体现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既不咬牙切齿,也不怒发冲冠,更不气喘吁吁,亦不硬打硬上。上面概述的传统太极推手的五个特点不一定全面,但是可以做为推手运动员靠近传统,攀登高峰的阶梯。
四、太极推手发展之我见
如何把太极推手引向正确发展轨道,我认为应从下列诸方面统一思想认识。
第一、要贯彻以理、以技、以太极之巧力服人的原则,抛弃以蛮力、拙力服人的思想。
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为什么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以力服人的指导思想长期在一些运动员和教练员头脑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结果。有些运动员、教练员不注重用传统的太极拳理论和训练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在选拔运动员,培养运动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着偏见,所以使太极推手的发展渐渐地偏离了正确轨道。
太极拳论曰:“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推手的真谛、精髓、特色。是太极推手运动发展的正确轨道。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包括指导思想,训练方法,裁判规则等保证太极推手运动朝着宁输力,不输理的原则、轨道正确发展。据现在太极推手的状况,其发展速度,与其快一些,不如慢一些,先慢而后必快矣。如离开以理服人这个原则,去专门挑选力大的运动员,去使用各种现代方法强化力的训练,强调招法训练,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太极拳的宗旨,把太极推手引向了死胡同。
第二、要在明师指导下,苦练基本功。
太极拳十三势歌曰::“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练太极拳,练太极推手必须有明师指导,所谓明师应该是深谙太极拳之理论、规矩,有深厚的太极拳功底,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明师指导可以不走弯路,不误入歧途。但有明师指导还必须要认真刻苦地练习基本功。过去讲:“太极拳十年不出门”,就是说太极拳不是一般的拳术,或一般的搏击技术,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有明师指导下通过十数年太极纯功的练习,才能悟出太极拳的奥妙,掌握太极拳的技击技巧。如同盖楼房一样,不打好深厚坚实的基础,急于求成,必将根基不牢。太极推手也是如此,不练好基本功,总以“一力降十会”的常理去指导太极推手高深玄妙的反常态技艺,那就会南辕北辙永远也掌握不了太极拳的精髓,不能真正进入太极推手的玄妙境界。
太极拳基本功分知己和知彼两步功夫,知己的功夫就是盘架子。通过盘架子达到一举动周身轻灵,内外三合,中正安舒,虚实分清,知彼的功夫就是推手。通过推手练习能达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能引进落空,合力发人的目的。
拳论曰:“每练数年不能运化者,必由腰腿求之”,“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这些古老的太极拳精微要旨,都是从不同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练习太极推手,欲进入神妙莫测的高级艺术境界,不苦练基本功是不行的。
第三、要下大功夫研究太极拳理论。
我们强调以理服人,强调输力不输理,这个“理”就是太极之理,即阴阳之理,对立统一之理。太极之理包含着很深的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力学原理等等。太极之理的精华全部包括在古太极拳理论文章和歌诀之中,这些理论和歌诀都是太极先辈在长期的生死搏斗中用生命和鲜血总结出来的,是在比较各门格斗技艺,深究阴阳哲理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是经过数代武林先贤,太极名家实践、体悟、验证,不断补充、完善、发展起来的。是指导太极拳修炼的精要和指南,舍此太极推手就会陷于盲目。所以每个有志于太极拳事业的运动员、教练员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要努力学习研究太极拳理论、歌诀,以为指导、规范来纠正自己动作、方法和意念。坚持下去就会体悟到太极推手的精微奥妙,就会领略到“古人穷毕生精力难尽其妙”的迷人境界和无限风光,就会走上太极拳的光明大道。
第四、要重新制定裁判规则,改变裁判方法。
裁判规则既要体现对运动员水平和搏击胜负的客观公正的评判,又要有着引导强化运动员朝着竞技的正确方向发展的作用。
现在的裁判规则和裁判方法,多重外形,不重神意、内劲。对推手比蹇多重倒地和出线,不重劲法。
要想把推手引向正确轨道,除了上面三点建议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在裁判规则和裁判方法上予以改革,为了强化太极推手的特点,强化太极推手运动员努力提高推手技艺,裁判员发现推手运动员用拙力推人、摔人应给以警告或罚分,推手运动员凡是用拙力把对方摔倒或逼出界外,一律不给判分,并要给以警告或罚分,凡是运动员在推手比赛时表现的太极特色明显,或化解、摔发用意不用力,能充分体现太极特点的可酌情给以加分鼓励。
另外推手比赛,可设定单手打轮和双手打轮四正、四隅推手比赛和活步乱采花推手比赛,太极散打比赛、太极理论考试等,以更好地挖掘传统,发扬传统。
第五、要从少儿抓起。
掌握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内在规律比掌握其他武术运动和散打招数要难得多,要想培养出一个好的太极推手运动员,必须在名师指导下经过十数年的苦练、研磨。鉴于这种情况,我建议从儿童抓起,各地可组建专门学校或专业训练班,专门对儿童进行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散打和太极理论的训练,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