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玛瑙螺引起的“怪病”

1999-06-07陈茂梁

大众医学 1999年4期
关键词:鼠类怪病玛瑙

陈茂梁

1997年11月上旬,浙江省温州市几家主要医院急诊室,几乎同时接待了一些特殊病人。他们大多自诉头痛难忍,全身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几乎不能抚摸,连遇风吹也感到刺痛、麻木、烧灼。有的病人还有恶心、呕吐,颈部像“落枕”一样难过,发作时大汗淋漓。

由于这些病人起病急,病情特殊,医生一时不能作出诊断,所以群众称之为“怪病”。随着病人越来越多,“怪病”引起了温州市卫生部门领导和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专家组进行调查,结果查明是吃玛瑙螺引起的“怪病”。

“怪病”现原形

经过医学专家的努力和通力合作,“怪病”原来是广州血管圆线虫病。这还是浙江省首次发现!

广州血管圆线虫病,是由广州血管圆线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在脑部而引起的,属于人鼠共患病。医生如果检查病人的脑脊液,可发现有大量嗜酸细胞,有时还可以查到幼虫。

广州血管圆线虫的成虫寄生在鼠类右心及肺动脉内,雌虫产的虫卵随血液流窜到肺部,在肺泡内孵出幼虫,此幼虫称第一期幼虫。幼虫穿过肺泡沿气管上移至鼠的咽部,被咽下到胃肠道,随鼠粪排出体外,可在外界存活2~3个星期(在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在此期间内,幼虫如被螺类等软体动物吞食,或幼虫主动侵入螺类体内,可进一步发育,蜕皮两次,成为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可长期生存在这些软体动物体内,对人或鼠类都具有感染性。人吃生的或半生的螺类肉时,第三期幼虫即被吞入胃肠内,穿透胃肠壁进入血管或淋巴管,即随血流到达全身,但主要聚集在脑内,常见于小脑、脑桥及延髓部,亦可游窜于颈部。第三期幼虫再蜕皮两次,发育成第五期幼虫。

幼虫在人体内或脑部发育、蜕皮,可引起病人剧烈头痛、颈项强直、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这种疼痛服止痛片无效,个别病人还出现感觉与精神异常。

三类“窝藏犯”

当家鼠或野鼠吞进第三期幼虫时,幼虫在其脑部发育为第五期幼虫后再钻进血管,最后随血流到达右心和肺动脉,约经半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产卵孵出幼虫,鼠又排出病原体,开始又一轮的从螺类感染到人或鼠类感染。鼠类是广州血管圆线虫的“大本营”,也是第一类“窝藏犯”。

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螺类,如被鱼、虾、蟹、蛙吞进体内,第三期幼虫则可转移到鱼、虾、蟹、蛙等肌肉内,长期存在,对人或鼠类仍具有感染性。鱼、虾、蟹、蛙、蟾蜍是广州血管圆线虫的“二传手”;螺蛳、蜗牛等软体动物是其“过渡阵地”。上述两种宿主分别是该虫的第二类和第三类“窝藏犯”。

祸起“玛瑙螺”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螺类养殖业发展迅速。一些酒店、菜馆和大排档纷纷推出以螺类为原料的新菜肴。温州有人喜食生螺肉,经营者便投其所好,从广州运来一批“玛瑙螺”投放市场。一些人生食其肉一段时间后,导致本文开头的“怪病”接踵而至。

医学专家们在开展病因调查中,先后在福寿螺、褐黄胸鼠等动物体内找到了广州血管圆线虫。过去曾有人报告在一个玛瑙螺内查到9万多条第三期幼虫。 世界上已查明有60多种螺类等软体动物有广州血管圆线虫寄生。虾、蟹、蛙、大蜗牛、蛞蝓等体内也都能查到幼虫。因此,生吃螺肉、蟹、蛙等,易患广州血管圆线虫病。

有专家认为,广州血管圆线虫可能源自非洲,后随着鼠类、螺类等向外扩展,而使其流行区域逐渐扩大,现在广泛存在于亚洲太平洋中部、东南亚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27个国家。因此,到日本、夏威夷、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旅游者,不要贪鲜吃生螺肉。1984年秋,曾发现从上海、深圳、常州运到辽宁城乡的大批玛瑙螺,其广州血管圆线虫感染率为17.2%。这不仅应当引起卫生防疫部门注意,我们的读者朋友也切莫掉以轻心。

目前,广州血管圆线虫病在上述流行区域有时散在发病,有时呈暴发流行。我们应提高警惕,以免因“不识庐山真面目”而误诊。

猜你喜欢

鼠类怪病玛瑙
怪病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一种怪病
大自然的神奇馈赠——玛瑙天珠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奢华万乘国 齐地玛瑙红——齐国玛瑙器艺术欣赏
乐显扬治怪病
RNA干扰沉默STAT3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我得了一种怪病
玛瑙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