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要命抢救赶早
1999-06-07茅志成
茅志成
凶猛的洪水还在不断上涨,高温已持续了三天,在江堤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的人们还在烈日下扛包堵洞,抗洪抢险。突然,有几个年轻抢险队员疲惫不堪,步态蹒跚,直呼头昏、头痛,接着便四肢抽搐,躺倒在地。“不好!有人中暑啦!”一个巡回医疗队队员高声喊叫着。立刻,有人将中暑队员转移到临时遮阳棚下,用凉水给他们擦身,喂药和防暑汤。但是,还有两名中暑队员出现了神志恍惚、胡言乱语,体温迅速升至40℃以上,全身皮肤滚烫。医疗队确定这是重症中暑,生命危急!抗洪指挥部立即下令用专车把他们送医院抢救。
这是去年抗洪抢险前线真实的一幕。青年人体质好,对高温的耐受性强,不容易发生中暑。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参加激烈竞赛、夏季演习、旅游登山、抗灾救援等高温环境下剧烈活动,一旦中暑,症状可十分严重,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热(日)射病,伴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波及神经、循环、呼吸、消化、血液、泌尿等系统的重要脏器,病情凶险,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或留下很多后遗症。因此,发现中暑时要及时抢救。
对轻中度中暑者,应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解松或脱去工作服。降温时不要引起寒战,以病人感到凉爽舒适为宜,并喂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等。有条件时,可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液和氯化钾,病人多在几十分钟或数小时内恢复。肌肉痛性痉挛的不需要按摩,否则疼痛加重,除了补充钠、氯外,尚需适当补充其他电解质,如钙、镁等。
对重症中暑者,抢救意义并不只限于“保命”,还应着眼于以后的健康,否则即便救活了人,却留有痴呆、失语、运动失调等脑损伤的后遗症。从这个意义出发,抢救时第一要迅速降温,第二要及时配合其他治疗。
降温是急救的根本,必须争取时间尽快施行。凉水、井水、冰水浴是降低体温最有效的措施,但必须不断摩擦四肢皮肤,以保持皮肤血管扩张而促进散热,这样也可促进外部已冷却的血液流回过热的体内,减轻细胞受损程度。在降温过程中,中暑者如出现寒颤,则必须以药物控制,因肌肉活动可使产热增加而抵消降温效果。如果手头有冰,可在病人头部放冰帽,再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放冰袋;或全身敷以冷水浸透的毛巾,不断洒凉水,用毛巾摩擦皮肤,再配合电扇吹风,不失为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在降温的同时,仍可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在送医院途中,尽可能打开车门,以利空气流通,同时不断往患者身上泼水,这样可充分蒸发散热,达到降温目的。有条件时,亦可采用冰水灌肠或输注凉生理盐水降温。在采用上述物理降温方法的同时,还可配合应用药物,如氯丙嗪等。
这几名抢险队员经过医院紧张的救治,经历了脑水肿、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种致命性并发症,最后战胜了死亡,恢复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