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只手的本领大?
1999-06-07邓敏
邓敏
如果你注意观察,常常会看到一些年幼的孩子左脚穿着右脚鞋,右脚穿着左脚鞋。帮他纠正了,下次可能还会这样。但是这种情形到了小学就几乎再也看不到了。这里有个左右概念的认知问题。
芳芳是某重点幼儿园大班的女孩,6岁零3个月了,智力健康、社会化状况在班中均属上等水平。我对她进行了时间为8分钟左右的概念认知实验,分为三部分。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趣又值得思考。
A部分中,我与芳芳坐在同一方向,芳芳能够准确无误毫不迟疑地判别摆放在面前桌子上的物体孰左孰右。
B部分中,我与芳芳面对面相向而坐,我要芳芳指点出自己的左右腿、左右手臂时,准确无误,但要芳芳指出我的左右手臂、左右腿时,结果与实际相反。结论是芳芳对于对侧物体左右分析判断仍依照自身,而不能以他人身体为基准辨别左右。
C部分中,我与芳芳同向而坐,我取出彩色图书,就某页上几幅人物手执物体的图画提问,详尽记录如下:
图一上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男孩左手执黄色气球,女孩左手执红色气球,男孩面向读者,女孩背侧向读者。
“女孩用哪只手拿红色气球?”芳芳想了想,迟疑地答:“用右手拿。”
“男孩用哪只手拿黄色气球?”答:“左手。”思考时间较长,但回答肯定。
图二,一个女孩面向读者,左手执蓝色鞋子,右手抱住黑色鞋子在胸前。
“女孩拿蓝色鞋子的是哪只手?”迟疑片刻答:“右手。”
“为什么是右手呢?”立即改口:“用左手。”
“那又为什么是左手呢?”“喔,右手。”又是立即改口。
“一会儿左手,一会儿右手,到底是哪只手呢?老师都糊涂了。”答:“右手。”回答得比较迟疑。
“你为什么觉得它是右手呢?”答:“因为如果左手拿鞋子,她拿不住,要掉下来,右手才能拿住。”
图三,一男孩面向读者,右手指黑板。
“小男孩用哪只手指黑板?”答:“右手。”回答迅速果断。
“为什么?”“你也用右手指,”此时笔者右手握笔,指点着书上的图画,她接着又说:“我们老师上课都用右手指黑板。”
图四,一个男孩面向读者,左手高举起面包,右手将面包塞入口中。
“这个男孩用哪只手举起面包呢?”答:“右手”,但是思考了片刻。
“为什么说是右手呢?”“右手举面包才能举起来,左手举就会掉下来。”
请注意在C部分中加下划线的芳芳的回答,这个回答说明芳芳在辨别左右手时,依据了自身的习惯动作和存储在记忆中的经验,以双手的不同能力来判断左右。尽管这只是一个孩子的情况,并不足以代表全部,而且孩子左右概念的认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成熟,但是从中折射出的却是我们对于左右手功能的固定性认知对孩子的影响。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成人的日常行为早已不知不觉地显示了左右手功能的固定性。大多数人右手是当然的行为支柱,给孩子留下个右手比左手本领大,右手能做的事比左手多,右手能做到的左手做不到的印象。多数成人也因自己习惯使用右手就要求孩子用右手去做,诸如拿勺子、用筷子、写字、画画、拎东西等事情。我曾经问过一个家长:“你准备教孩子拿筷子的时候,会让他用哪只手?”“当然是右手。”“为什么?”“大家差不多都是用右手呀!”
对大多数习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左手确实明显地不如右手灵活、有力、反应快,右手能做的事情左手做起来十分困难。而生活中许多事情是需要双手共同承担的,更重要的是双手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相对应的大脑半球的发展。成人完全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右手的能力,单注重右手的发展,这样既可以给初学行为活动的幼儿以更大的选择余地,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开发。成人更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去使用左手。比如在乘公共汽车时,有意让幼儿用左手拉住扶手;平常用左手拿一些东西。在日常教学和家庭活动中贯穿一些训练左手精细动作,加强左右手配合的活动。这样有可能促进幼儿左右手的同时发展,促进左右大脑的同时发育。再让他们判断左右方位时,他们就不会再以两只手的不同能力来进行辨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