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汉评说四方女子
1999-06-05丁从洪烛李元胜老利
丁从 洪烛 李元胜 老利
北京女人
北京女人都性冷淡。当我把想到的这句形容北京女人的话告诉一个北京女人的时候,她“哇”一声大叫起来,随后说:“真棒!可我不是!”也许她的反应才更准确的是北京女人的感觉,看着别人都“冷”,把自己摘出去。的确,说性冷淡这话伤人,北京有几百万的女人,这样说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可问的不是感觉么?我就是这感觉。这是从满大街走着的北京女人的脸上读出来的。
当我当兵卫国再回到北京的时候,也是到了该找媳妇的年龄。先我一年回到北京的战友,大有过来人的自信,对我谆谆而言:如今的好姑娘都已名花有主了,你要是把自个儿当个“牛粪”,没准儿可能有枝儿鲜花插在你身上,如果你把你自己当人,你也就是个扫大街的“角儿”,回收点儿弃之不用残次品吧!
但我不认命,不愿意扫马路,于是乎拿出军人的勇气,见着姑娘先作英雄状,二作殷勤状,三作绅士状,四作博学状,五作勤恳状,六作劳作状,七作幽默状,八作豪爽状,九作憨厚状,十作傻冒状,等把自己折腾个五迷三道,白话得口干舌燥,再看看北京小姐,还是10年前的老样子,目光抬高一寸,焦距无限远。在我情深意长的时候,她在欣赏那天边的一缕白云。我百思不得其解,她们凭什么呀?!可在一次相对象之后,让我彻底服气。
那时一位对我颇为关心的大姐,在介绍3位都不成功之后,咬着后槽牙说:“你这事大姐我管定了!”于是在一个星期的紧张联系之后,我们见面了。在街心公园里,我极熟练地把10状做完,还真得她一笑:“你挺逗的,明儿早起到三不老胡同东口等我。右手前儿有个卖豆浆油条的,你买两份等我。我爱喝甜浆。哎!记着,是右手边儿,也就是出胡同口南边儿。今儿晚了,回吧!”嗬!这口儿,那叫一个正!这谱儿,那叫一个大!我立马晕菜,我感觉我见到的是大清朝的正宫娘娘。
第二天还不敢不去,这是人家给的恩典呀!踏踏实实伺候了几天,可真有点儿受不了了。心想她就真是朵儿鲜花,我这牛粪也不当了!
上海女人
80年代,我在武汉读大学,班上有个女生是上海来的。学校里的上海人凤毛鳞角正如熊猫成为国宝,她也艳压群芳地成了校花。报到的时候,她就比一般女生多带了一只箱子——纯粹是用来装四季时装的,大概是担心武汉的服饰落伍,选购不到称心如意的。于是她每天上课都像变魔术一样换穿一套时装,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星期下来也不见有重复的,让大家都看呆了。上海女子堪称绝佳的衣服架子,无论什么款式、颜色的衣裳,穿上身就有非同寻常的效果。因为我见过别的女生借她的衣服去约会(她这方面颇乐于助人),反倒被洋装反衬得像乡下地主的小老婆。这只能说明上海女子的气质不俗,衣遂人愿。每次坐进阶梯教室,我都不由自主往门口偷瞟两眼,除了等待老师大驾光临,就是为了欣赏那上海女生的“时装表演”(不亚于法国名模走在T型台上):她的高跟鞋钉着铁掌,走在水泥地上铿锵作响——仿佛在为她的步伐打拍子,她却带着一脸公主的表情,目不斜视,如入无人之境。她举手投足都流露出一份高贵:仿佛不是世界在检阅她,而是她在检阅世界。当然,这种先天性的骄傲也容易招致同性之间的嫉妒。有人背后议论:她天天换衣服,不嫌麻烦呀,臭美什么?她无形中也被视为潜在的情敌。实际上这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位上海女生,恰恰是同学中最用功的一个,她以“无心儿女情长”为理由拒绝了许多男生的求爱(诚实地说,也包括我),直到毕业也未找男朋友;可是她改变不了自己——哪怕上晚自习都要挑选一袭合体的衣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衣裳就是她的心情,而心情对于她似乎比生命还要重要。她所谓的“时装表演”并不是针对观众的,纯粹是自我的表演。这是典型的上海女子的审美观:不是美给别人看的,而是美给自己看的。
男人还是喜欢上海女子的:她们婚姻前很浪漫(很会谈恋爱),婚后又很现实(很会过日子),你可以通过同一个人认识到女性美的两种阶段,堪称两种风景。她们会打扮自己,同时也乐于将这种爱美的思想灌输给男友——做她们的男友必须西装革履的,否则走在大街上太不般配。她们是一所教育你成绅士的学校。你除了会献花之外,还要会做饭——结婚不出一年,你将成为小有水平的厨师。上海女子以善理财著称,你也换来了一位控制细水长流的会计。她们喜欢将丈夫当作亲爱的家产来管理的,并为自己培养的结果而沾沾自喜。当然这一切或许会使你有点累——但上海女子是那种使你累而又心甘情愿的女人,有时候她们一个妩媚的微笑就会令你觉得有所回报了。
重庆女人
“少不入川”之说,自古就有。为什么年少时不能入川?因为四川女子美且拴心有术,让少年入川,等于是送预备上门女婿上路。
依我看,这川女之中,重庆女子又更为危险。因为受各自地域文化影响,成都女子内向含蓄,重庆女子泼辣开放。性格有别,容貌也有别。重庆山高路不平,重庆女子身处此环境,自然矫健挺拔。重庆雾浓云厚,酷夏也少有日光直射,生活在重庆,等于一年365天,天天经受超级桑拿,肤色自然水灵灵。这些天生的条件又增加了重庆女子的危险性。
我有位朋友,湖北作家,多年前不幸进川开会,认识了一位重庆女子,他本来就危在旦夕的婚姻立即 告破,此君拍卖了心爱的摩托车就朝重庆跑,几经周折,他成了那位重庆女子的妹夫。他即是古训的当代验证。
从地域文化的传承来看,重庆人身居峡谷之间、大河之畔,城市均系最早的码头扩展而成,所以地域文化从来就少精致缠绵,多粗犷豪迈。参考重庆历史上由于重大战乱造成的数次文化断裂,我从来都认为重庆文化是一种少年期的文化,粗糙而野气。重庆女子生于斯地,长于斯地,性格中自然有一种山野之气。
重庆女子斗嘴,手舞足蹈,妙语连篇,攻击性强,明枪明剑,让旁观者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我有次出差,在苏州一园林中与友人闲坐喝茶,听旁边有两女子似在开怀畅谈,声音温婉圆润,雅致之极,好奇之下问友人她们聊些什么。友人极尴尬,小声说别提,她俩斗嘴,内容非常不雅,令人难以启齿。我才知道重庆之外的女子,即使吵架也要顾及声音的美感。要是强制重庆女子来个吵架规则,吵架必须保证声音委婉好听,其结果绝对是绝大多数女子从此闭嘴,而坚持下来的最后也会气闷晕倒。
上海的情歌,绵绵软软,好听。重庆女子的土情歌,如川江夺峡谷而下,呼天抢地,令人目瞪口呆,难以从容。重庆有个歌手,在中央电视台的歌手大赛中,唱过一次这类情歌,评委们听得全忘了身处何处,自然都给了最高分。不过,那首歌没流行,因为,太难听。大家爱唱的爱情,是浅浅的痛,淡淡的悔,成熟的现代人不会像重庆女子的土情歌那样呼天抢地。
在家庭生活中,重庆女子奉行铁腕主义,她们的精明干练和泼辣劲儿特别有大观园里的王熙凤的神韵,如果统计一下实际情况,肯定被我言中,重庆家庭中绝大多数是主妇一言堂制,小事可稍稍民主,大事当绝对集中。所以,要到重庆经商,必须先明此道。不信打开重庆电视翻翻重庆报纸,广告词几乎清一色地在向重庆主妇们讨好献媚。重庆女子操纵家庭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重庆的家庭主妇,一半以上是王熙凤的重庆版,另一小半则是英国铁娘子的中国版和阿庆嫂的当代版。
广州女人
我们很容易在广州的人群中分辨出广州女人和此外的广州女人。因为广州西关努力保持的生活环境和传统风尚使那里的女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如果按老中青三段划分,广州女人中的老年群体是一些身体瘦小皱纹很多、高龄少病而两眼奇亮的妇女,她们身上的衣服素静,手上或者耳朵上玉器或金饰引人注目,似乎在固执地证明着什么。
广州女人的中年群体是一些身材走样、失去腰身且浓妆艳抹眼神浅淡的妇女。她们穿的衣服以舒服为准,虽看得出一种打扮上的精心,但这种精心体现出不和谐的色彩或式样,给它们的主人帮倒忙。中年广州女人的生命热情是值得肯定的。她们的流俗也是社会变迁与机会错过带来的,她们受到中、低层次的教育,又有不小的家庭负累。她们是一些在年轻时没办法打扮的姑娘,她们勤恳、善良、坚毅,从容地对待着命运,她们是好母亲是好妻子,她们不容易。
青年群体的广州女人是些身材偏瘦、曲线优美、面貌平常中带着小优点、与世无争、注重物质,对传统家庭生活婚嫁送迎很是沉迷,是一些乖孩子、好孩子,对友谊和亲情有着更主动的尊重。
在描述完3种广州女人后,还要说说外地广州的女人,那些拥有广州户口的吃香的喝辣的的“北妹”,她们是广州的女人中的鲜活补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有着最好的身材与气质,也有着平均起来最高的学历,她们在广州积极、主动地赢取着自己的一切,她们是好生活主义者,也大多过着相对自由的生活:她们对爱情的理解与婚姻的挂钩不是那么强的。
在概念意义上的广州女人,是内敛、规矩,对家庭生活及自己在其中的义务非常明白,但对权利则相对模糊。
(王秋实摘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