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现代化
1999-06-05蔡翔
蔡翔
到过美国的人,都会说美国的现代化程度极高。而我感兴趣的,不仅是她的城市,还有她的乡村。从美国的西部到东部,一眼望去,尽是平坦整齐的田野,绿草如茵,美丽如画。尤其在美国的中、西部,整片整片的荒地撂在那里,四周都用铁丝网围着,大概是某家某户的土地标识,也算是一景。我在中国农民的队伍里混过一阵,见着荒地就有些心疼,常发议论说,应该组织3亿中国农民来帮助美国人开垦荒野,也让咱们发扬一把国际主义精神。当然,这是开玩笑。
美国是个得天独厚的国家,地理环境,自然条件,都无可挑剔。用“地大物博”4个字来形容美国,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美国的地肥,不过想一想,人家才使唤了二三百年,咱们中国的地都已种了五千多年,能不瘦吗?世界上就一个美国,美国的现代化是很难学的,已经有人计算过,如果让全世界50多亿人都过上美国中产阶级那种标准生活,比如汽车、别墅等等,所消耗的能源需要20个地球。在宇宙尚未开发之前,咱们也只有干瞪眼的份,看样子的确得另找出路。
美国是个能源消耗极大的国家,这里面当然存在极大的消费成分。美国政府好像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最近也在强调勤俭治国的方针。比如说,美国的高速公路专门辟有快车道,那是为4人以上的汽车准备的。洛杉矶市政府还曾经号召市民尽量合伙用一辆车,但收效甚微。一方面老美大手大脚惯了,另一方面多年来强调个人主义,一下子“集体”起来也有点不习惯。
但是美国又是个最善于保护本国资源的国家。它的森林、湖泊、河流乃至地下的石油都保护得好好的。80年代中东危机,美国人有点着急,想想,说咱们用点自己的东西吧。咬着牙,准备动用科罗拉多的石油资源。听说这里要打井了,科罗拉多的首府丹佛就热闹起来。银行、房地产、各类公司一起上马,也有点我们这里经济过热的劲头。但是等着等着,说那里警报解除了,石油还照旧供应。这里说,那就把咱们的东西还放在那里吧,井不打了,撤。上面说一声撤,下面惨了,房子都盖好了,给谁住呀?房地产老板大出血,大拍卖,用咱们的话说,是跌到肉里了。这就便宜了我的一位朋友,三层楼的联体别墅,还带装修,有小花园,社区有个小湖,湖里有野天鹅,绿化50%以上,才花了4万多美金就搞到手。
美国的空气当然很好,有很高的绿化率,有许多树,有许多小松鼠,也不怕人。那是因为美国没有污染,美国的污染都到第三世界去了。说美国是个强权国家,的确是有道理。全世界都成了美国的加工区。日本人给美国生产家用电器,东南亚给美国生产服装……。所以在美国购买东西得小心,一不留神就可能买个“中国制造”。买烟美国小掌柜送个一次性打火机,翻过来一看,印着“MADE IN TRANCE”。那么,美国人在忙什么呢?忙高科技,忙军事工业,忙着办银行,搞资本全球化。说白了,也就是金融投机倒把,然后把整捆的票子搬回家。
事实上就是这样,美国消耗的是全世界的能源,美国的现代化是建立在全世界人民的劳动基础上。美国老爱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倒不是他们学雷锋比我们学得好,实在也有本国的利益在内。所以美国的现代化是很难学的。
(张晓利摘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