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状元之家

1999-06-05汪渔志华

东西南北 1999年9期
关键词:南门徐克专业

汪渔 志华

兔年正月初一的早晨,一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急促地响起来。黎学书夫妇赶紧开门,只见一群人正往他们家的门上挂匾。黎学书一看,见匾联上赫然写着:

父毕业母毕业父母大专毕业兄大学弟大学兄弟皆上大学

横批:状元之家

黎学书被乡邻们这种别具一格的拜年方式感动得热泪盈眶。

1998年,黎学书通过近17年的艰苦自学,终于获得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科专业毕业证书,丈夫徐克涛武汉大学建筑专业函授专科毕业证书;而在此之前,他们的大儿子徐彪和小儿子徐飞分别被哈尔滨工业学院和沈阳药科大学录取!

唿喇喇,像鸡窝里接连飞出了一群金凤凰,难怪乡亲们用这种热烈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祝贺。

背起儿子上学的学生

黎学书的丈夫徐克涛家住重庆市开县南门镇四新村,这个村海拔高达800余米。半坡村贫瘠的土地上从来就没有生长出什么像样的庄稼。黎学书和丈夫开玩笑说:“你家这个半坡村怎么半点也不像人家那个半坡村,能挖出一件两件氏族公社时候的宝贝呢?”

不曾想,一台收音机让黎学书的生活发生了转机。

黎学书结婚时,公婆赠给她一台长江牌直流电半导体收音机。黎学书特别爱听。所谓近山识鸟语,近水知鱼性,收听中央台的时候一多,她喜欢上了李明主持的《对农村广播》这个节目,节目里总爱讲怎么种庄稼。黎学书现学现用,效果总是立竿见影。她心里忍不住就嘀咕,科学知识还真管用呢!当《对农村广播》播送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函授中专班的招生通知时,黎学书连忙丢下锄头,一路小跑到了乡政府的咨询处。

报名时,当工作人员写下了她的名字时,看到这位满头大汗的小个子农妇肩上扛着一个儿子,背上还背着一个儿子,不禁一阵感动。

入学考试时,这个工作人员又见黎学书满头大汗地赶往考场,仍然是肩上扛着一个儿子,背上背着一个儿子,打心眼里钦佩她的坚强毅力。

不久,黎学书被学校录取了。功夫不负苦心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考试时,黎学书的化学基础竟然得了100.5分,植物及植物生理考了106分!于是,她被推荐为万县地区分校的“优秀学员”。

见妻子对学习痴迷,丈夫徐克涛终于忍无可忍了。

黎学书不仅坚持每个星期去上一次学,而且每天早晨还准时收听广播,家务活自然就干得少了,有时能凑合就凑合。这很让徐克涛生气。1984年,村里遇到了罕见的干旱,秧苗迟迟插不下去。过不多久,好不容易下了一场喜雨,喜得乡亲们人人忙着下地种田。徐克涛早晨起床时就吩咐黎学书割草喂牛备犁,自己去放水灌田。可等到徐克涛忙完活回到家中,黎学书仍在稳如泰山地听教学广播!饥肠辘辘的徐克涛忍不住拎起那个他认为是罪魁祸首的半导体收音机,“啪”地一声把它摔得四分五裂。

丈夫的盛怒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黎学书太爱学习了,她无法割舍进行了一半的学业。但从此黎学书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把学习时间更多地转移到了晚间。白天,她和别人一样下地干活,到了晚上,她喂完猪,吃过饭,哄睡孩子后,才拿起书本学习。

4年下来,被戏称为“化学班”的乡农广校的学员由开班时的50人减少到毕业时5个人。1987年,黎学书有幸成为“化学班”5名毕业生中的一员。但是,她是唯一的女学员,也是唯一的农民学员。

小偷熬不过黎学书

黎学书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张家雪梨不挂果,李家小麦不扬花,王家红苕不结瓜……”一遇到问题都来找她,纷纷向她请教。请教者一多,黎学书便招架不住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她才发觉接触面越大,未知领域的空白便越广!

黎学书又捧起了“农业技术推广”大专函授班的课本。这一次的学习,对于黎学书来说,已不再是兴趣使然,而是使命的使然。

函授班由四川国际科技与经济管理交流培训中心同四川农业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但学习结束后只发结业证不发毕业证。等到熬完上千个日日夜夜苦学下来,黎学书捧着一张结业证总觉得只吃了个“半饱”。很快,她就打定主意: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夺取“农科”专业的专科毕业证书。

农科专业有15门课程,她考了近10年,其间该有多少艰辛啊!

有一次黎学书报了《作物栽培学》,可左等右等快到春节了书还没有到。黎学书打听到邻乡有位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有这本书,决定踏雪翻山去借。

一出门,她就知道自己错了:齐脚踝深的雪不但掩没了山路,自己的关节炎也发作了!等她走到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界岭时,关节炎痛得让她无法走路。寸步难行的黎学书急得哭了起来……陷在雪里整整4个小时,她快冻成一个雪人。终于,她盼到了一个救星,待那人走近一看,是一个陌生的男人。黎学书犹豫着,眼睁睁地看着那男人渐行渐远。绝望中她终于哭腔哭调地喊了一声:“大哥,你能不能背我一程?”说罢,她竟忍不住泪如雨下……

等她赶到那个乡政府,才知道那名大学生早已随父亲去了乡下。黎学书傻眼了。回到家里,黎学书在床上躺了两天两夜。春节后,她再次去借来了书。

但不知咋的,这《作物栽培学》还当真与黎学书较起了劲,第一年考试,她只考了44分,第二年又考,只有58分,到了第三年,她才总算过了关,得了68分。

笔者采访的时候,黎学书搬出了大大小小20本共计10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其中《作物栽培学》就占去了至少30万字。

有一年,黎学书发现屋后连续三天出现了一堆烟头,并没有在意。当邻居家的腊肉接连被盗后,黎学书终于醒悟:小偷窥视自己家的腊肉已久,只因自己夜夜点灯到深夜,才没敢下手。黎学书庆幸地说:“我夜夜熬到凌晨两点,小偷要是能熬过我,那才怪呢!”

1998年,黎学书终于获得了农科专业的大专文凭。她是农科专业在开县开考以来的第4位毕业生,也是这个专业的第一位女毕业生。

学习,不仅仅改

写了自己的命运

学到的知识不应用于实践就像支票没有兑现成现金。黎学书深知这个道理。她将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

1994年,南门镇(1993年建制调整后南门改乡为镇)搞旱育秧试点,别人都不敢搞,黎学书却带头搞,并一举获得了成功,被乡邻奉为“样本”;

1997年,南门镇搞30亩先旱后水“两段育秧”,黎学书开了第一炮,又一举获得丰收;1998年,南门镇搞30亩旱育多蘖壮秧,黎学书蹲点示范,她搞的春播现场获全县一等奖;

1998年7月,村里水稻虫害猖獗,黎学书最先在南门镇向群众发出警报,结果,该镇虫口夺粮避免粮食损失达100万公斤!

不仅如此,1994——1998年5年间,她先后试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或预防病虫害所带来的全镇粮食增产总量达500万公斤以上!

由于她的突出贡献,黎学书多次被镇、县等有关部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两次当选为县科协代表大会代表,1998年被重庆万州区评为“十大巾帼英雄”。她还被开县南门镇破例聘为正式农技干部。

从农民到经理

黎学书取得的成就,让丈夫徐克涛坐不住了。那天,收音机里说清华大学在成都设了函授站,函授站开设了“土建专业”的课程,砖瓦匠徐克涛一听到土建专业,就像妻子当年听到“农广校”招生的消息一样兴奋,连夜写好信寄去报了名。

结果,3年函授学习下来,高中学历的徐克涛也骄傲地获取了中专文凭。可是,这时候妻子却在攻读大专了。

徐克涛暗暗铆足了劲,决心和妻子比试比试。

他终于又打听到武汉大学开设了土建专业专科函授班,不容分说,他赶紧交钱报了名。

1998年,就在妻子准备照片要办毕业证时,徐克涛稍晚也得到了准备照片即将办毕业证的通知。

两口子暗中较劲忙自学,这个家庭便开始上演这样一出人间喜剧。

有一阵子电影《少林寺》很红火,左邻右舍不惜买票乘车去县城看电影,急得影迷徐克涛心里直像猫爪抓。但他看看黎学书,发现她正捧着书纹丝不动,便叹了一口气,坐了下来,捧着书也纹丝不动。

黎学书在当地出了名,大家纷纷请她当“庄稼医生”,妻子一出门,徐克涛也跟着出门,打听哪里有土建工程,以便现学现用过一下技术瘾。

徐克涛最终也是学有所用,当上了土建工程承包人。他按图施工或自己设计,共完成了20余处土建工程。

当妻子成为农技干部的时候,徐克涛被一家建筑公司聘为经理。

父母的言传身教

自幼受到父母爱学习熏陶的两个儿子果真争气。父母为了学习各居一室,比弟弟大3岁的徐彪便带着弟弟徐飞在另一间屋里玩,从来不去找父母的麻烦。

徐彪不到9岁,便在离家15里的东阳小学读寄学,后来学校办了幼儿班,哥哥便把弟弟带到幼儿班跟着自己读寄学。

家里买了电视机后,父母看完新闻联播便分头去学习,他们哥俩便也分头去学习,哪怕是星期天也不轻易打开电视。

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开县第一中学,弟弟不甘落后,紧跟其后也考进了这个中学。哥哥和弟弟都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东北哈尔滨和沈阳的两所著名本科院校,成为四新村近30年来的仅有的两名大学生。

在学校里,哥哥任学生会宣传部长,捧回了“社会活动”积极分子证书回家过年;弟弟也不示弱,在校乒乓球大赛中获奖,捧着奖学金回家……

现在,黎学书44岁,徐克涛46岁,都是人到中年。但夫妻俩表示:顽强的自学已使他们迈上了人生的新起点,两个念本科的儿子又都走在了自己的前头,这学习的“车”还真的刹不住,他们要更上一层楼!

(邱剑峰摘自《恋爱·婚姻·家庭》)

猜你喜欢

南门徐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南门小巷
《沧海一声笑》的背后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一双特别的鞋子
做生肖鸡
紧张的亲子手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