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海撷珍

1998-08-20

中国青年 1998年4期
关键词:金庸

新闻

《严歌苓将返黄土高原写作》:“如果我能选择,一定选择舞蹈而非写作。”这句话自美国华文文学界炙手可热的中国旅美作家严歌苓口中道出来,令人大吃一惊。严歌苓是当前美国华文作家中少数在创作上质量兼俱的作者,她处理中国移民题材的东西文化差异问题,文字细腻、内容深刻。她最新的写作计划是明年去河南农村种庄稼。她将亲自下田耕作,与村民同步生活。对于走回黄土高原之举,严歌苓笑说“都是被陈凯歌煽动的”;不过,严肃的动机则是“我必须温习自己的语言”。(原载《世界时报》)

辨别

《<大英百科全书>姓“英”吗?》:被西方学界奉为百科全书的“范本”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aeiaBritannica),因为有Britannic(不列颠的、英国的)这个定语,中国就有人称为“大英百科全书”,一些人就以为是一部英国出版的百科全书。从这部书出版历史的前期情况来说,确是如此;从20世纪的情况来说,就不是这样了。简单地说,就是《不列颠百科全书》本来姓“英”,后来就姓“美”了,虽然用的还是老书名。(原载《新闻出版报》,王樵裕/文)

趋势

《俄政坛著书成风》:叶利钦为了打击国家政权机关的贪污腐化行为,曾发布过一道总统令:各级官员公开申报自己及家庭成员的财产。然而,当官员们的财产申报单公诸于众后,人们惊异地发现,许多官员竟成了作家一—上上下下许多政府官员都在著书立说,而且稿酬远远高于工资,为官倒成了副业。据悉,目前活跃在俄政坛上的几乎所有有影响的人物都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他们只需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轶事回忆一下,一本书便可写出,而且不愁销路。这些书的实际价值却有待后人评价。(原载《中国青年报》,李庆义/文)

倒好

《失去光泽的“茅盾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历经两年之久的酝酿后,终于在1997年岁末揭晓。对于从洋洋112部作品中“脱颖而出”的4部折桂大作,一些作家以为,除《白鹿原》系众望所归外,其他3部差强人意,与茅盾文学奖挂钩实在很勉强。人民出版社某编辑认为,《战争和人》与茅盾文学奖还有距离,而《骚动的秋》能出版就不错了,从思想深度到艺术水准只能归类于三四流。有迹象表明,评选结果反映的问题,已经不是单单的门户之间的事情,而是掺杂进了一些不正常的操作因素。(原载《新民晚报》,黄鸣钧/文)

诉讼

《作家出版社不战而屈人之兵顾工夫妇携孙子悄然撤诉<英儿>一案五万了断案情判决疑问多多》:两年前顾工夫妇携孙儿顾木耳一纸状纸递到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状告作家出版社“侵犯著作权”,出版了顾城和谢烨的作品合集《墓床》,要求出版社赔偿其“损失”合计10万元。近日法庭向作家出版社下达了民事裁决书,称原告撤诉另据报道,长达:年之久的《英儿》一案已于日前在深圳了断:深圳中法一审判决被告深圳青年杂志社和广东省期刊实业公司连带向原告赔偿人民币5万元;两被告在报刊上公开赔礼道歉,驳回原告其他诉求。实际上对这起悬案不得已的结论,对于双方都不是一个满意的结局。(原载《文艺报》,耐芯芜/文)

新书

○《情有可原》:这本科幻小说是当代第一部描写地球人联合行动,远征太空的长篇作品。小说中波澜壮阔的场面,显示了中国人的博大胸怀,在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宇宙的神奇描述上,体现了庄子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精髓之处。(原载《精品购物指南》)

○《希腊神话故事》:本书故事神性与人性交融的叙述方式,使我们更能感知诸神身上的人间气息,同时那种贯穿于神话中间的“万物有灵”论,也使我们在忙碌奔波的滚滚红尘中,增加一份对诗意世界的向往。(小宁/文)

○《胡风书话》: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胡风的名字在读者心目中被涂上各种油彩:孤冷、狂傲、凶恶甚至狰狞。有谁知道,他真实具有的是深刻的思想和一颗诚挚而温存的心?这本书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胡风。(田登/文)

○《影碟圣经》:随着vCD走入千家万户,购买精彩的影碟随之成为当务之急。以前人们获得信息,多从报刊杂志上,现在有了这本书,会让你对1990年至1996年的1400余部中外大片有个全面的了解。(于凡/文)

○《水浒与武打艺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刘欢的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唱遍大江南北之际,这本书也应运而生了。对中国古典作品中的武打场面描写进行纵向考察时,对《水浒传》武打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也做了探究。(林子/文)(以上原载《中国文化报》)

人物

○金庸等8位作家—香港首届艺展局文学奖得主。坊间都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坊间还说“没有香港,就没有金庸”。于是,第一届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奖成就奖惟一得主,非他莫属。金庸获奖后称赞文学奖评审团比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开放”,因为社科院一些人对金庸说,香港文学都是通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金庸说,现在艺展局肯定通俗文学的地位,说明某些人的“看不懂才是好的”文学理念不再适用。(原载《文学报》,江迅/文)

○提起蔡朝东,许多人会记得他那轰动全国的演讲—《理解万岁》和《民魂万岁》。90年代,蔡朝东以一个宣传干部的强烈责任感,再次推出了他的第三个报告《创业万岁》,一时间,全国连讲300场,社会反响强烈。1996年,中国青年杂志社与云南省委宜传部、团中央宣传部共同录制、发行了此报告的录像带,最近,云南人民出版社又编辑出版了《创业万岁》一书。○李安定—新华社资深记者,业内人士往往称其为“中国第一汽车记者”,其新著《家庭轿车诱惑中国》中,有作者参与的中国汽车历次重大决策的内幕,有实地国外汽车产业及汽车文化的经历,有10年来中国汽车所引发的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的过程以及对其的思考。汽车—家庭—社会—文化,被一支笔挑穿了。(阳吟/文)

数据

《图书订货会图书订货册数排行榜》:《毒品预防教育》1.80元,3935000册;《新华字典》7.50元,1080000册;《现代汉语词典》55.00元,1020000册;《强国之路20年》3.60元,880000册;《中华活页文选》0.90元,380000套;《牛津高级英汉双解》88.00元,310000册;《现代汉语小词典》13.00元,280000册;《学习十五大党章问答》10.00元,200000册;《老照片》(五)6.50元,180000册……(原载《新闻出版报》)

影响

○《王朔作品美国上市》:中国作家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PlayinyforThrells),李锐的《旧址》(SilcerCity),最近被汉学家、并有“萧红专家”之称的葛浩文翻译成英文本问世。葛浩文将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誉为“90年代最具有娱乐价值”的“冷硬派”;《纽约时报》书评还将王朔与《第五号屠宰场》的冯内斯特等黑色反战作家并列。至于李锐的《旧址》,在英文本出版前,已有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译成瑞典文出版。(原载《青年参考》,子贵/文)

○《老舍名著<二马>再现荧屏》:依照时下流行的取名儿方式,《二马》应该叫做《中国人在伦敦》,但老舍没这么叫,他就取名儿《二马》—老马和小马—地道、朴素!老舍借着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嘻笑怒骂之间,不仅强烈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暮气、懒惰、不思进取得事事顺人,同时也谴责了英国社会中的文化偏见,表达了青年老舍朴素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张:除非靠自己的努力变得强大,别人永远看不起你!老舍这部惟一的海外生活作品将被拍成电视剧于1998年上半年面世。(原载《北京经济报》平文/文)

秘闻

○《<狂人日记>不是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创作于1918年4月,最初发表于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第4卷第5期上。而陈衡哲(笔名莎菲)女士的白话小说《一日》,发表于1917年6月出版的《留美学生季报》第2卷第4期上,比《狂人日记》的发表时间早了近1年。胡适说:“当我们还在讨论新文学的时候,莎菲却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一日》便是文学革命讨论初期中的最早作品。”(转载于《上海文化报》)

○《<克林顿背后>揭开竞选神秘面纱》:《克林顿背后》的作者曾是克林顿的竞选顾问。作为一名职业政治家,他在书中对美国公众价值观、“美国梦”的剖析相当深刻,他对美国历任总统的评述也相当独特。作者那犀利的文笔,竟没有回避引起他个人仕途终结的“丑闻”—在他活跃于克林顿背后的同时,曾一度与妓女有染,甚至鬼使神差般地把克林顿的通话话筒送到那个“女郎”耳边。“丑闻”曝光以后,他离开了白宫,写成了此书。(原载于《文汇报》,苏贻鸣/文)

经典

○《傅雷家书》:近读傅雷先生的这本书,这位大翻译家的品德、学识,无一不跃然纸上,读后自然让人钦敬。除此而外,让人另有感触的是,倘若没有这些信件存在,我们想了解这位学者的心迹,谁知会从哪里获得呢?这时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感激这些信件。(原载《光明日报》,柳萌/文)

猜你喜欢

金庸
金庸拜师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金庸族亲图谱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金庸:好为人徒
金庸的财富江湖
Critic Explores the Depth of Louis Cha's Kungfu Novels
Louis Cha's Middle School Years in Qu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