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上团岗

1998-08-20朱红

中国青年 1998年4期
关键词:武义武义县团县委

朱红

四上团岗,并非每个人都会有此幸遇。

第一次上团岗是1984年底的事。读大一时,我被推选做了一回团支部书记。那会儿,新“官”上任几把火,开展了许多团日活动。记得有一次到孤儿院送温暖,大伙儿面对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俨然是一个个年轻的“妈妈”和“爸爸”,又是洗又是抱,不少还带了小礼品。最后一个5岁孩子还哭闹着“要跟妈妈回家”,以致这位“妈妈”被同学们喊了好几年。这次活动获得了团中央组织部“最佳团日活动优胜奖”。当盖有团中央组织部大印的获奖证书寄来时,我心里着实兴奋了好几天,仿佛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第二次上团岗是1987年,我被分配到温州市第十五中学,担任了校团委书记。学校地处温州龙湾开发区,环境十分艰苦和恶劣。刚走进校园时,眼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场面。这儿没有歌舞厅,没有电影院,没有公园,没有商场,甚至连吃也只有豆芽、咸菜。然而,大家挖野菜做汤,打野兔烧烤,在草地上跳舞,在树林里追逐。真是“苦行僧”苦出了滋味,以至10年后的今天,大家回味起来还津津乐道。为了丰富文娱生活,每年元旦总要组织一次文艺汇演。节目则由大伙分头组织,自编自导自演。由于音响设备非常落后,我们就注重在道具和演技上花力气。记得我根据电视小品《拔牙》编了段哑剧,指导两个高二学生表演,这是我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一次过“导演”瘾,居然还得了个二等奖。

那两年的生活是开心的,大家工作非常辛苦却相处融洽。恰是这样的生活,磨练出了一批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开发区青年。当时的《温州日报》以“这里有群‘娃娃教师”为题好好夸了我们一番。我对共青团的情感也与日俱增。

1989年,我调回父母身边工作,进了武义县二轻局。因我以前曾发表过不少文章,所以局领导就把我安排在局办做秘书。这对我是个新领域。我废寝忘食地学业务、学经济。约半年吧,我对经济工作开始入门,发表了一些经济方面的调研文章。这时,武义团县委又找上我,要我任武义县二轻局团委书记,负责二轻系统20多家企业的共青团工作。又是一个新起的炉灶,这就是我第三次上团岗。办公室的繁杂工作,加上各企业地理位置又分散,这么多企业要跑一圈也得两三天,要开展团的工作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制订了三个制度来促进和保证团工作的开展:一是每月团干活动日制度,二是工作月报制度,三是团工作年度量化考核制度。有制度保证工作就顺畅了,“团日活动接力”“双增双节大赛”“五小”发明等工作迅速展开。局团委两度被团省委授予“先进团委”称号,我也被选为团县委常委,后又当选为金华团市委委员,直到1993年被指派到泉溪镇担任党委委员、副镇长。

当我第三次告别共青团岗位时,心想“好事不过三”,此生能三上团岗也算好事占全,青春无悔了。

然而,1995年11月底,县委又决定派我到团县委担任书记。武义团县委是全国青年科技星火示范活动的先进示范县,面对昔日辉煌,我更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到团县委做的头一桩事是“96新春支教特别行动”。因我在乡镇工作时发现农村孩子课外读物几乎是个空白,于是发动各线团干通过一切渠道,上省城、进院校、跑厂矿、走机关,像武训办义学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把农村孩子的渴望唠叨给大家。与其说是我们的诚挚之情感动了上帝,还不如说是农村孩子的企盼感染了善良的人们。元旦刚过居然就有了好兆头。当我带着满载杭州人民爱心的近3万册图书从青少年活动中心出发时,尽管天气很冷,可心里那热乎劲就甭提了。回到武义虽已深夜11点,可为了及时把书送到孩子们手中,我们又连夜赶往乡镇学校。就这样,两个月里我们把14万册图书送到农村,给孩子们捎去了全社会的拳拳爱心和精神食粮。

提起青少年宫,城市孩子或许不会有多少特别的期盼。可在武义,自1983年着手筹划青少年宫,由于资金困难,孩子们已整整企盼了十多年。所以每当人们一提起这事,我这个团县委书记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团县委一班人终于下了死决心:“不建成青少年宫誓不罢休!”然而要筹集300多万元资金谈何容易。

为解决青少年宫资金问题,我们一边大胆解放思想,采用BOT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一边发动团员青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了省下万余元的绿化费,我们又冒着春雨,踩着泥浆,肩挑背扛,拉开战场。半年多里,我每天至少要上两次工地,有时早上5点就去了,有时晚上11点还没离开。节假日也几乎全泡在了青少年宫工地。由于大家的努力,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众手共托青少年宫,14年梦想终于成真。1997年国庆前夕,在青少年朋友的欢呼声中,青少年宫终于开宫了。同志们一个个衣带渐宽,然而疲倦的面容下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是的,起五更、宿半夜的日子没有白过,肩挑背扛的汗水没有白流。实干才能兴团,爱拼总会赢,这是共青团惟一的本钱。两年里我们的年度考核名列全县前茅,还有两所希望小学也相继完工,并荣获团省委“先进团委”称号。团县委的埋头苦干作风为武义团员青年做出了活生生的表率。

今天,我又离开了团的岗位。回想自己一次次走上团岗,又一次次地告别,思绪万千。偶尔翻出一本本大红荣誉证书,禁不住感叹,在组织和同志们的呵护下,我不正是伴着团歌回旋和团旗招展走过了这十来年么!

四上团岗,此生幸事。

(作者为浙江省武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武义武义县团县委
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
浙江省武义县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父亲
通海团县委开展“青年之声”团支部授牌活动
武义 山水如画温泉城
武义:力促工业垃圾妥善处置
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细化的初探
浙江省武义县1992-2008年性病疫情分析